田径竞赛规则:一、运动会,办事机构及工作人员1、运动会分哪些类别(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② 如成绩仍相等,全部比赛中试跳次数少者 名次列前。 ③ 如成绩还相等,涉及第 1名时,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失去了继续试跳权利的最低高度上,每人再试跳 1次。 如有关运动员都跳过或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则将横杆提升或降低(跳高升或降 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他们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 1次,直到决出名次。 其他名次成绩相等则并列。 田赛远度各项目,如成绩相等,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也相等,则以第 3较优成绩判定名次。 判定标枪比赛的成绩与名次 全能项目积分相等,则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为优胜:如仍不能决定,则以任何 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 全能比赛的成绩与名次 19.各项决赛录取几名。 怎样计分。 答:一般情况下,各项决赛均可录取 8( 6)名。 若录取 8名,按 1 计分;录取 6 名时,则以 1计分。 20.为什么情况下所创成绩才算破纪录。 答:径赛项目,一个赛次中同一组运动员一人或多人超原纪录,均可承认为破纪录,其中最好成绩视为新纪录。 在其后的其他组或后继赛次的运动员的成绩应超过当时的新纪录,方可承认为破纪录。 田赛远度项目,同一轮次中多名运 动员的成绩超原纪录,均可承认为破纪录,其中最好成绩视为新纪录。 在其后轮次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须超过当时的新纪录,方可承认为破纪录。 田赛高度项目的一次比赛中,多名运动员超过原纪录的高度,均承认为破纪录,并将其中的最好成绩视为新纪录。 在此之后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须超过新纪录方可被承认为创纪录。 21.哪种条件下所创成绩不承认其纪录。 答: ⑴ 完全在运动场内,男女混合参加比赛中所创个人成绩; ⑵ 接力赛跑第一棒的成绩; ⑶ 分道跑部分分道跑的规定分道距离内,踏上或越过左侧分道者; ⑷ 径赛计时没有 3 名计时员所计取的成绩,田赛各项目没有 3名裁判员使用经校验的量具或经批准的测量仪器所创成绩; ⑸ 径赛项目,运动员未走或跑完规定的全程距离,所创造的前某一段较短距离的成绩; ⑹ 有风速规定的项目,风速超过 2米 /秒,全能超过 4米 /秒所创的成绩。 22.对某项成绩或执行问题提抗议何时向何人提出。 答:应在该项成绩正式宣告后的 30分钟内,向仲裁组提出,如无仲裁组,则向总裁判提出。 四、径赛 (一)赛前控制中心(检录组) 1.赛前控制中心裁判员编制、分工与职责。 答:( 1)编制 67 人。 ( 2)分工与职责。 准时召集运动员点名;检查运动员、号码、服装、商标、钉鞋、提包等物品;将运动员按预选路线带至起点。 (见编号 08) (二)赛后控制中心 1.赛后控制中心裁判员编制、分工与职责。 答:( 1)编制 57 人。 ( 2)分工与职责。 对结束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管理,协助发奖;兴奋剂检查和新闻采访中心进行工作,蔬散运动员。 2.赛后控制中心工作程序。 (见编号 09) (三)宣告组 答: 宣告该单元比赛的项目、组别、时间和比赛场地。 介绍该组运动员的道次、号码、姓名、单位。 收到成绩后,及时核对,适时宣告。 适时宣告取得后继赛次运动员的号码、姓名、单位。 宣告发奖仪式及获得金、银、铜牌运动员。 宣告破纪录运动员。 (四)发令组 1.发令组裁判员编制、分工与职责。 答:( 1)编制 24 人。 ( 2)分工与职责发令员 1人,判定运动员起跑是否犯规;警告或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召回发令员 12人,如发现运动员起跑犯规召回重新起跑。 助理发令员 12人。 ① 接收运动员和检录单。 ② 组织运动员上道。 ③ 发令员发出 “ 各就位 ” 时,检 查运动员。 ④ 接力赛跑发、收接力棒。 2.发令台应放在什么位置。 答:应符合三点要求: ① 有助于自身全面观察。 ② 有助于终点、计时和风速测量裁判员观察。 ③ 梯形起跑时,如无扩音设备,发令员的位置应与各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直道比赛,发令员在起跑线的延长线上。 3.起跑发令用几个口令。 答: 400 米及 400 米以下各项径赛, “ 各就位 ” 、 “ 预备 ” 和鸣枪。 400米以上的各项赛跑, “ 各就位 ” 鸣枪。 4.哪些径赛项目必须使用起跑器和蹲踞式起跑。 答: 400 米及 400 米以下各项 径赛必须使用起跑器和蹲踞式起跑。 5.起跑犯规几次取消其比赛资格。 答:单项 2次起跑犯规全能运动中 3次起跑犯规负,取消其比赛资格。 6.起点裁判工作程序 (见编号 10) (五)终点组 终点组裁判员编制、分工与职责。 答:( 1)编制 10人。 ( 2)分工与职责。 ① 观察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或号码。 ② 翻牌报圈、记总圈和脱圈。 如何判定分道跑的名次。 答:( 1)按道次分工:即固定。田径竞赛规则:一、运动会,办事机构及工作人员1、运动会分哪些类别(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