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思考(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了一个键,导致课件运行走向不符合教学过程,又恰好设计课 件的计算机老师不在场,急得那位老师满头大汗,台下学生则乱作一团。 长此下去,首先会使教师认为课件制作是计算机老师的事,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自觉性减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行将会受到阻力;其次,由于计算机教师只熟悉本专业业务,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等不甚了解,因而实际制作出的课件总是难称任课老师的意,课件的水平降低,也容易引起计算机教师与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及对学校的不满情绪,不利于校园和谐人际氛围的形成,更不利于计算机教师与任课教师(脚本创作人员)很好的磨合、协商和改进。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需要广大教师的参与,教 学课件的制作并不是计算机教师一个人的事,教材的收集、脚本的编写,课件的成形和使用,都要任课教师来完成。 任课教师只有将先进的教学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融入课件之中,合力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课件应用得灵活自如,课件效果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误区的原因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认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但毕竟还处于摸索阶段。 观念上相对滞后,技术培训没跟上及上级相关行政部门的一些欠妥的评价措施,造成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解、误区。 ( 一)、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主要是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缺乏科学的认识。 从教育行政方面来看,只强调对校园网的建设,而忽视应用的效果和投入的效益;从教师方面来看,主要看能否取得领导和老师的好评,而忽视学生的接受效果和实际感受。 (二)、课堂评价标准上的原因 各级领导和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把课堂中是否应用了现代教学技术作为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导致了逢课必用多媒体而不考虑具体情景。 (三)、传统教学观念上的原因 重视 “ 教 ” 法,忽视 “ 学 ” 法,在许多教育行政和教师中还是普遍存在,以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来设计课件,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也就难免要发生。 (四)、师资培训上的原因 领导、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有误区,教师培训滞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40岁以上的领导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是很难达到教学上的要求,虽然有的人也参加了信息技术的考试,可其中的水分实在是太大了。 三、走出误区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教育改革,观念先导。 一堂好课与其说是把好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 教学。 要首先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 可以邀请专家作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教育的讲座;开展教育技术在职培训的可行性调查研究;让教师结合实际,比较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在功能上的巨大差异,促使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