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创作纪录片之可行性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了好幾個片段,讓影像更為豐富。 不過,經過日據時代的統治、現代化和外來宗教的影響,瑞岩部落所留存的傳統歌舞並不多;有一部分是新 的創作,由於並沒有所謂真正最古老的祭儀,只在某些特殊場合才會出現這些儀式性的歌舞。 飲酒問題(裝台灣啤酒的箱子,黃色的很明顯)、部落生存的苦楚(一位民眾坐在一群大石上)、依靠勞動力賺取少許工資、青苔的聯想:長期溼度夠才能產生。 用 Avid 的軟體剪接。 在最後剪接的時候,曾經想在非線性剪輯裡做效果,完全用黑白來呈現,但怕調子太沉悶。 另外,影像和旁白間有些落差,訪問中有些很抽象的內容,難以用影像表達最後只好捨棄。 最可惜的是,起源聖地的影像資料太少,因為部落怕隨便帶外人進去會觸犯傳統信仰,加上 921 地震之後損害嚴重 ,所以也無法著墨太多。 15 第七節、非線性剪接--從摸索中克服困難 第一次使用 Avid 非線性剪接軟體,並沒有太多的練習時間。 先學會如何將素材匯入到電腦裡,每次拍攝回來,就依照內容做大概的分類,製作一個個的分鏡;事後覺得這些努力真的值得,因為大幅縮短剪接的時間。 到最後剪接階段,請朋友花半天教導,並且幫忙剪第一、二段,我在旁學習。 後面的剪接、旁白、效果和配樂,就全部自行處理。 以前在辦公室看同事用 Digital Betacam 剪接,步驟非常複雜,某處的變動,經常會影響到其他部分,非線性則省了許多麻煩的步驟。 自 從小型數位攝影機與數位非線性剪輯軟體普及化後,紀錄片 的 製作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只要有基本的裝備,幾乎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一部紀錄片。 這次投入這部片子,從攝製、剪接過程中學到很多,能讓創作者有所成長。 這一套剪接軟體的優點,是在完成後可回錄到 DVCam,再拿到 DVD 燒錄器上輸出,以獲得最佳的品質。 但是,剪接完成後卻發現影音不同步現象,也找不出什麼問題。 在無計可施情形下,只好經過兩次轉檔、燒錄出 DVD,雖然品質還是可以,但總不是原先的設計;幸好這個問題最後也解決了。 小型數位攝影機與非線性剪輯軟體普及後,紀錄片 攝 製 更容易。 16 第六章、腳本 一、序曲 瑞岩部落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的山脊平台上,前臨北港溪、仰望白狗南山,離著名的旅遊聖地清境農場不遠,周圍層巒疊翠、視野遼闊、景致秀麗。 在人類學的分類上,這裡的原住民屬於泰雅族塞考列克亞族,在他們口述歷史中,附近有祖先從裂岩裡蹦出來的起源聖地,也有族群繁衍之後外移的分散聖石,而要保護這兩個祖靈聖地,也就成為部落子孫的宿命。 到了日本據台初期,瑞岩部落頭目的次女亞威伊˙泰目,嫁給霧社事件主角佐塚愛祐,這一層因為外來統治而產生的異族姻親關係,使當時瑞岩的地位凌駕其他部落 之上。 由於瑞岩的地位重要,除了日本學者的人類學研究之外,台灣光復後不久的 1949年,也有陳紹馨等 10 位台大人類學專家、學者,到瑞岩進行 12 天的集體調查研究,這也是國人在台灣進行人類學研究的開端。 他們所寫的「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 也是臺灣第一本田野調查報告 ,報告中的系譜,更是研究瑞岩部落的基本資料。 這些深居山林的傳說,對於瑞岩踏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並沒有多少幫助, 她和其他原住民部落一樣,仍是處於弱勢的一方。 1999 年的 921 地震,給部落帶來房屋、學校損毀等災情,危及了族人生命財產的安全;又因為腹地狹 小,地質條件脆弱,而被判定必須遷村。 為了家屋重建,部落民眾曾經意見紛歧,後來終於凝聚共識而定案,遷村似乎前景在望。 但卻因為承包商拒絕履行合約、鄉公所執行公共工程延宕,而使得家屋仍停留在圖面設計階段。 921 世紀大震是瑞岩的危機;但因為遷村後預期會改善生活環境,也被大家認為是個轉機,只是機會如流水難以掌握,碰到石頭阻礙,又激起水花。 樂天知命的部落族人,對未來雖然無奈,仍然抱持相當樂觀的願景和期待。 陽光的移動代表著時光的流逝,兩千多個日子過去了,瑞岩部落猶如震災後的孤兒,缺乏長期的關照和外來的協助。 整個遷 村案,宛如一條漫長的歸鄉路。 二、歸鄉與傳說 從台北到瑞岩部落,比到日本的時間還要久,大約要五個多鐘頭。 從南投縣埔里鎮走 14 甲線省道前往仁愛鄉,經過霧社後轉入僅容錯車的山路,就是力行產業道路,也是瑞岩的命脈。 這條霧社和梨山之間的產業道路,沿著北港溪上游開闢,沿途風景秀麗,冬天櫻花盛開;不過,由於過度開發所帶來的破壞, 也處處可見。 經過力行產業道路 18 公里處的岔路,再左彎經瑞岩支線 3 公里,才 17 到瑞岩部落。 部落族人遠離塵囂,只能依靠土地生活,順著河流望過去,兩岸較平坦的可耕地,種滿了高麗菜、豌豆、生薑、茶葉 和香菇等經濟作物。 現代化的科技引入山區,使用噴灌系統以節省人力;大量使用肥料和殺蟲劑來增加產量,卻反而過度利用土地。 近年來,高山蔬菜價格穩定,這麼大面積的種植,似乎是部落財富的象徵,可是大面積耕作需充足資金和理財能力,部落族人無法經營這種資本密集的農場;所以有些人寧願出租土地,然後自己受雇當工人,這樣至少會有一些收入;不會因為天災、市場價格波動、或者受中間商剝削,而致血本無歸。 有土地、卻沒有實際耕作,是山地保留地反應出的現象。 有些勤勞的地主到外地打工,籌募子女的教育經費,定力不夠的染上飲酒習慣,這在傳統 的 Gaga 信仰裡是不被允許的。 這些現象說明了部落居民面對自然和經濟的壓力,有著無解的的苦處。 交通問題更難。 建於山區的力行產業道路,維修不易,每逢天災,就柔腸寸斷,切斷了瑞岩與外界的聯絡管道。 2020 年 7 月 2 號敏督利颱風帶來的災情,經過緊急搶通之後, 9 個多月過去了,還沒有動工修復。 顛簸的路面、滑動的山壁,讓路過的原住民險象環生,這樣的路途,就像是瑞岩部落遷村案一樣,無法預期又充滿了危機感; 新部落住宅區至今還是空蕩蕩的一片,只有望樓等公共設施點綴其中。 不過,即使是在這種失望相隨的挫折中,碰到國曆除夕夜 ,樂天知命的民族性,讓部落民眾暫時拋開煩惱,闔家團圓吃年夜飯。 「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傳統公有共享的文化,熱絡的招待素不相識的客人,這種熱情讓外來的客人受寵若驚。 馬路旁的聖誕樹閃閃發亮,小朋友們高興的玩著鞭炮。 團圓飯之後就是跨年晚會,年輕人幫忙搬椅子、整理會場。 久未見面的朋友、部落族人自行表演的節目,引出歡樂的歌舞, 會場的氣氛逐漸 High 了起來,讓村民暫時忘掉還未完成的遷村計劃。 晚會的壓軸戲是「裂岩傳說」樂舞,內容是敘述部落祖先「石生傳說」、「繁衍後代」的故事,演出者舉手投足間連結了部落的 Gaga 傳統,也反映瑞岩部落深層的個性。 Pinsbkan 是塞考列克亞族傳說裡的起源聖地,就位在北港溪支流布布爾溪上游的深山裡,是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 分散傳說中的 Pinsgayan 分散聖石,則是在部落下方約一公里的北港溪畔平台上。 每逢部落人口繁衍,糧食和獵物不足,部分族人就在這個地方道別,外出發展。 每年瑞岩國小的畢業生,照例都要到分散聖石旁舉行儀式,因為當地沒有國中,瑞岩國小畢業之後,就像以前部落族人分散一樣,要外出求學,而另一方面也舉行成年禮,授與佩刀與花環,代表學生成長,邁入下一個階段。 更重要的是外出的 子孫,不要忘記部落的傳統。 不過日本文獻卻記載 Pinsgayan 是起源聖地、也是分散地。 那是怕祖靈及起源聖地 18 被破壞,就騙日本人說起源聖地就是分散聖地;不過部落老人用母語把實情流傳下來。 可是不了解其中因由者,都誤引日據時代的資料,把兩個地點給搞混了。 三、原鄉部落史 清晨的曙光,灑在山脊上的瑞岩部落,山谷裡的北港溪,是部落生命的母河,祖先幾次的遷徙,都沒有離開北港溪上游這塊屬於他們的根據地,事實上,遷村這件事,對於瑞岩而言並不陌生。 塞考列克亞族有好幾個部落,其中最主要的是「邁西多邦」和「帖比倫」。 他們經過 起源和分散之後分居北港溪兩側。 「帖比倫」部落原來位在北港溪和帖比倫溪旁,叫做「母屋耀」的大平台上,「母屋耀」在泰雅語裡面就是「家」的意思。 「邁西多邦」部落原來住在北港溪支流瑞岩溪的台地「葛列對」,後來遷移到「邁西多邦」;這也是長久以來對瑞岩部落的稱呼。 這兩個部落在日本統治之後,分別被逼迫遷居不同地點 , 最後則都搬遷到現在的瑞岩,並且共用「邁西多邦」的部落名稱。 這兩個系出同源的部落,分別照顧起源和分散兩個聖地,好像是塞考列克的左、右護法,在 30 多年之間,各有 5 次的搬家紀錄,到瑞岩之後又住在一起,這在台灣原 住民的歷史上也是少見的事情。 不過,後面幾次的遷徙,竟然和部落女婿佐塚愛佑脫離不了關係,因為它執行日本的理蕃政策,強迫部落遷移,以便統治。 佐塚愛佑 24 歲來台,先學習泰雅語,接著參加「五年理蕃計劃」;被派到「邁西多邦」來執行日本的統治權。 塞考列克族人遲至 1905 年才和日本人接觸,因為日本強權壓制,曾經突襲日人的隘勇分遣所。 日本人就延長北港溪隘勇線,出動軍警制壓,把各部落遷到容易統治的地方,瑞岩也就屈服在日本高壓統治下。 鄧相陽訪問:「當時的理蕃政策是輸誠、繳械、歸順,但對原住民而言是相當痛府的事,因為以狩 獵為主的民族生活的來源,今天日本人來沒收槍械,之後很痛苦,並且要原住民歸順; 但是原住民沒有歸順兩字,叫做和解,部落間有糾紛時就埋石頭,和解就沒問題。 」 鄧相陽訪問:「但是他們覺得,日本人為什麼不是和解,而是用歸順,而且他們的土地等等,都被日本統治者侵占,所以對原住民而言,都是相當痛苦的事。 」 除了高壓統治之外,日本政府還密令駐在所警察進行「和親政策」。 當時總頭目泰目.畢荷,就在無可奈何的情形下,把次女亞威伊.泰目嫁給白狗 隘勇監督所 主管佐塚愛佑。 同樣的「和親政策」,也出現「馬列巴」、「巴蘭」、「荷歌」、「 馬赫坡」等其他部落,還包括莫那魯道的妹妹,也是嫁給日本警察。 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佐塚愛佑強迫瑞岩拋棄傳統的 Gaga,對部落文化傷害很大。 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佐塚愛佑在瑞岩的十七、八年中,將理蕃政策推動的相當成功。 19 包括不能黥面、改種。独立创作纪录片之可行性研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