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重要新闻科技工作科技工作简要报道简要报道术语词典内容摘要:

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要紧密结合,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三类创新都是相当重要的,这三类企业创新也是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构成企业生存发展的、完整的创新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转变经营理念,逐步实现家庭式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建立适 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作者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市委政研室 ) 科技工作 11 1 月 5 日,大连理工大学与辽阳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会堂签订了《激光氩弧自动焊接技术在制药装备制造过程的应用及焊工技术培训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 这也是今年我市企业与高校签订的第一个合作协议。 据了解,1999年,市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签订了为期10年的全面科技合作的协议。 重点推进我市石化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目前我市已有30多家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的相关院系有科技合作项目。 我市每年还选 送年轻干部到大连理工大学进修。 副市长陈强希望大连理工大学扩大与我市的科技合作领域,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我市经济发展,尤其要加大对石化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实现高校科技优势与我市资源优势互补。 通过校企合作,尽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达到双赢。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林安西教授表示今后要着眼于长远加强与辽阳的科技合作,及时向辽阳推介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一方面鼓励学校拔尖人才为辽阳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辽阳在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为辽阳提高综合实力助一臂之力。 (辽阳电视台 熊钰 逄阳 ) 科技创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添活力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大力推广作物新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去年,市、县、乡三级农业技 术推广部门在全市重点推广了五项实用农业技术。 一是专用玉米配套技术。 按 照市场需求,他们在全市推广了东丹 60、丹科 215 214高油 647等粮用蛋白型、饲用淀粉型和粮饲兼用型玉米 18万亩,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二是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 他们通过印发操作规程,进行技术指导,在全市推广无公害政府推进校企 合作实现双赢 科技工作 12 水稻种植面积 30万亩,提高了水稻 的品质和质量。 三是间套复种技术。 去年全市推广玉米套种香菇,瓜稻复种,西甜瓜复种大葱、白菜、萝卜,玉米间种大豆、芸豆等技术,全市间套复种面积达到 25万亩,充分利用了有限自然资源、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益。 四是水稻无纺布育苗技术。 去年全市推广无纺布育苗 万亩,增加 效益 840 万元。 五是水稻抛秧栽植技术。 去年全市水稻抛秧面积达到 ,降低成 本 增 加 产 量 , 共 增 加 效 益。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全市建立了六个示范基地收到良好的效果。 灯塔市三家子农场引进沈农 606超级稻,采用无纺布育苗、大垅双行等技术,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 200 亩超级稻亩产仍达到 650公斤。 祁家镇方双村玉米套种香菇示范基地,每亩纯收入达到 7000至 1万元。 沙岭镇后青村 200亩瓜稻复种示范基地,亩纯收入达到 4000至 5000元。 小屯镇下平洲 村山野菜示范基地亩效益也在 2020元以上。 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一年来,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共举办培训班 40多次,培训人员2万人,开展科技下乡 10余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 10万份,开展技术咨询万余人次,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辽阳日报 刘学科 ) 辽阳高新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 去年,辽阳高新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取得显著成效。 该区先后与北京、上海等地的专业招商部门及德国企业对 华投资联合体等中介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境外招商代表。 认真组织参加广东、福建项目洽谈会、沈阳经济圈在南方四省七市进行的招商活动和第四届辽宁台湾周活动。 举办了高新区新工业园及项目推介招商会,取得较好效果。 去年,高新区实际引进域外资金 ,超额完成年初市政府下达的经济指标。 在此期间,区招商局认真做好前来宏伟区实地考察的国内外客商的接待、咨询、答疑工作,先后接待境内外客商 80余人次。 并积极做好项目建设跟踪工作,及时掌握项目进度。 区经济发展局积极主动深 科技工作 13 入企业,研究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去年,高新区共实施 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 36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 10亿元,其中年产 12万吨粉沫喷涂铝型材,年产500万套服装等 18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新增产值 亿元;年产 15万吨工业用铝型材、年产 重质芳烃分离、年产 5000吨大口径高性能管件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重点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忠旺集团销售收入超过 70亿元。 (辽阳日报 陈伶伶 ) *** *** *** *** 2020 年 12 月 30 日下午,弓长岭区隆重举行 2020 辽宁辽阳弓长岭重点项目推介会。 会上有 8 个重点项目签约,实现引资额 34700万元,为弓长岭区明年开好局,起好步,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应邀参加 2020 辽宁辽阳弓长岭区重点项目推介会的专家、学者,驻辽宁(东北)办事处的领导和国内外知名商会会长聚集一堂,共同谋发展,话友谊,为弓长岭区的这片投资热土献计献策。 弓长岭区旅游资源丰富。 素以“两库、两泉、两地”著称。 汤河、 窝两大水库坐落南北。 汤河地区冷、热双泉相距不过 300 米,并涌而出,堪称奇观。 大汤河综合景观带与冷热泉区 相连,由南至北贯穿全境,全长 1 公里。 冷热地现象神奇无比,炎热夏季冰冷异常,温度在零下 10 摄氏度以下,寒冷冬天不积冰雪,热气缭绕,为大自然千古未解之谜。 2020 年全区接待游客 55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实现 亿元。 在重点项目洽谈活动中,弓长岭区政府重点围绕冷、热泉综合开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与会的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弓长岭冷、热泉综合开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许多投资者和客商都为弓长岭这片神奇的土地产生浓厚的投资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合作,投资建设这片美丽的热土。 副市长陈强到会并讲话。 ( 辽阳日报 由胜春 李锡伟 ) 弓长岭八个重点项目 签约实现引资额三亿元 科技工作 14 太子河区狠抓项目建设促经济快速发展 太子河区紧紧咬住项目建设不放松,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取得了可喜成绩。 2020年,全区新上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 49项,其中投资 202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 23项,开工率达 100%,完成投资 8. 5 亿元,完成当年投资计划的 96%。 竣工投产项目达到 44项,竣工投产率为 90%,这 44个项目新增产值 9000万元,利税 800万元,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2020年年初,太子河区委、区政府就提出“辽宁大振兴,辽阳要崛起,太子河要争先”的口号,以及借助本地区优势,全力打好“三张牌 ”战略。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目前,辽宁兴哲板材集团 40万吨冷轧一期、辽阳大型钢管厂 10 万吨中直缝钢管生产线、辽阳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新厂区建设和辽阳强龙玻璃有限公司扩建等一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使这个区逐步形成了钢管加工、三行业、机械制造和出口行业四大支柱产业结构。 为了使新上的项目尽早开工、投产,区委、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积极为项目单位筹集资金。 先后赴韩国、浙江、山东等地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成效显著;以开发区为窗口和平台,积极组织参与境内外招商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为企业积 极争取国债资金,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投入;动员整合民间资金、外流游动资金到家乡建设项目。 这个区在做好项目的审批和申报工作的同时,分别对全区续建,新开工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随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继续实行全区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重点项目帮扶制度,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成立“项目年”领导小组,按季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多次深入到各乡、镇、街及项目单位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这个区从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资金筹措到开工建设实行了一条龙跟踪服务措施,使这个区 2020 年的项目建设工作 科技工作 15 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辽阳日报 陈伶伶 )2020年,我市各级科协组织切实履行作为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职责,充分发挥覆盖面广、组织网络健全的独特优势,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中小学为重点,以各种科普教育阵地为依托,创新活动形式,扩大宣传途径,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为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协创出的科普品牌。 为使这一品牌叫得更响,使广大农民朋友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市科协在第十七届“科普之冬”活动启动仪式上聘请了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的 5位专家、教授为我市“农民科 技增收工程”的科技顾问。 在“科普之冬”活动期间,全市各级科协及有关部门共开展大型科普活动 20余次,参加活动的农民达 5万余人,在活动中推广新品种 21项、新技术 13项、实用技术 41项, 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各级科协通过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科普展板、免费为社区居民订阅《百姓科学报》和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广泛宣传科学知识,不断引导社区居民增强科学意识,破除愚昧落后习俗,使科教进社区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此外,市科协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为了 培养青少年动手动脑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培育其创新精神,他们精心组织青少年的科技创新作品参加国家、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获国家级奖励 7件,省级奖励 268件。 市科协也因此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辽阳日报 单喜鹏)我市将公开征集评选 2020 年自然科学学术成果 从即日起至 3月 10日,我市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评选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以鼓励科技人员集中精力搞科研,为实现科技大发展做贡献。 的组成部分。 该 项奖励的学术成果内容主要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交叉边缘科学等学科领域。 我市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技工作 16 委员会通过资格审查、初评、交叉复评、终审等四个程序,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刘岚晰 单喜鹏 )我市 12 种新产品荣获省优秀新产品奖 1 月 9 日,省政府办公厅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奖励辽宁省优秀新产品的通知》(辽政办发 [2020]1 号)中公布了荣获第六届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获奖项目名单。 其 中,我市 12 种新产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 1 项) 产品名称 生产企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