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健康及公共卫生冲击(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輕度污染 1011,000 中度污染 超過 1,000 嚴重污染 水的需求量 個人 • 飲水 34公升 /人 /天 • 煮飯、打掃 23公升 /人 /天 • 個人衛生 67公升 /人 /天 • 洗衣服 46公升 /人 /天 • 總計 1520公升 /人 /天 其它:衛生設備、灌溉、社區服務、畜養家畜(牛: 30公升/天;小家畜:5公升/ 5天) 水的需求量 醫療機構 4060公升/人/天 水供應愈充足,消耗量愈多 水的儲存 在水源和供應處之間要有儲水站(加蓋) 3,000加侖與 5加侖可摺疊的容器 水的分配 簡單、安全,但要管制 離居住處 ≦ 100公尺 供水站附近要容易接近 公平是很重要的 可分配每個家庭 1020公升的容器來裝家庭用水 水的分配 每個出水口/水龍頭不要超過 200~250位災民使用 水源、儲水站和供水站要有水管相連,且有單獨水閥 廢水可用來灌溉或沖廁所 排泄物的處理 排泄物是重要的傳染病媒介 (病毒、細菌、原蟲、寄生蟲 ) 疾病、宿主、傳染途徑的控制 人類排泄物比動物危險,糞便又比尿危險 廁所系統的選擇 —立即考量 時間因素 —先行動後補強 臨時廁所:淺壕溝或坑洞 選擇了處理系統的考慮因子: • 災民的衛生習慣 • 環境因素:水、雨量、排水 … 廁所的乾淨與方便性將決定廁所是否被使用 立即的行動 第一群災民到達時,立即建立適當的處理系統 清除地面排泄物 下風處遠離水源,離住家不遠處 、隱私處、淺壕溝 宣導不要隨地大小便 可使用 200公升的油桶 長期觀點 專家的建議 土壤的滲透性、是否有水、文化因素 兩種基本廁所種類 • 乾式壕溝、坑洞 • 溼式:沖水 海邊與乾熱地區的黑岩石 廁所的形態和考量 (1) 三種基本形態 • 家庭用 • 家庭用;中央處理 • 公共 最好每戶都有自己的廁所 公共廁所的清潔 廁所的形態和考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