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马哲试卷2--a-b内容摘要:

( ) A.否认事物的运动 B.找到运动的量度 C.区别不同质的事物 D.把握事物的多样性 E.批判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6.辩证法所讲的“发展”是指 ( ) A.一切形 式的运动变化 B. 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C.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F. 事物数量的增加 47.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下列区别 ( )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C.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F.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48.认识的客体具有 ( ) A.客观性 B.对象性 C.能动性 D.社会性 E.历史性 49.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 )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庸俗唯物论的错误 D.实际工作中经验主义的错误 E.实际工作中教条主义的错误 50.生产资料包括的两大项内容是指 ( ) A.劳动资料 B.运输设备 C.动力系统 D.劳动对象 E.信息系统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51.简述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 基本形态。 52.简述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53.简述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基本内容。 54.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坚持辩证否定观有何意义。 四、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计 20 分) 55.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我们的指导意义。 56.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来说明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 重庆大学试卷( B 卷) 考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闭 卷) 专 业: 年 级: 姓名 本试题满分为: 100 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1分,共 4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是 ( ) 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可知论观点 3.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 A. 世界归根结底是精神的产物 B. 世界上的事物是“感觉的复合 ” C. 世界上的事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 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 关系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7.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 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 ( )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7 B.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 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 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 能办到”。 这是 ( ) A. 主张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D. 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表 现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 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 D. 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1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香蕉、橘子等的关系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