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100条养生知识,祝你健康内容摘要:

43 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 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 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 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 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 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 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 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 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 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 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 此可于舌上察知。 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 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 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 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 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 四、在 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51 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 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 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2 修行要诀: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无他秘密。 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 此是唯一条件。 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 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 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 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 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53 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 到底怎么回事。 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 ……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 越怕死,越死得快。 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 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 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 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 为什么。 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 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 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 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 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 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 修道的附带现象。 54 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 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 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医也是这样。 还有,他们的心量也是斤斤计较,试问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医人呢。 56 别贪那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 一个贪字就含着祸。 贪,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脏病。 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现。 57 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58 人在气不 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 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59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 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60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 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 61 运动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 62 运动的作用有二: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