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你的大学四年内容摘要:

也许是最好的机会,这也使我进一步增加了坚强面对失败的勇气。 到后来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便成了我的一种常态,在失败面前,我会不断激发自己的斗志,就像高尔基在《海燕》中所说的那样:让暴风雨 (失败 )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个人可以从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腐朽的土壤可以生长鲜活的植物。 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炼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进而创 造更多的机会。 只有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失败和考验,我们才能成熟、收获。 而那些失败和挫折,都将成为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值得我们在记忆深处永远收藏。 应相信自己和别人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困境,相信自己能够创造财富和成就,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是光明灿烂的。 另外,我们一定要深入社会,了解别人。 一个人最可怕的黑暗是内心的黑暗,一个人最可怕的封闭是灵魂的封闭,一个人最绝望的状态是失去对别人的信任。 只有我们主动地去了解别人,和别人交朋友,我们才会有更光明的生活 和更多的机会。 我这里有两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第一句是: Don’t wait to be loved to love。 第二句是: Don’t wait to have a good job to start to work。 这两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我们要有自信,相信我们能够爱别人,相信我们能够把工作做好;二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一定是主动的道德,只有我们爱了别人,别人才会爱我们;只有我们做出了好工作,我们才会拥有好工作。 三是世界是美好的,我们要对世界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爱了别人,别人必然会爱我们,我们做好了工作 ,一定会被别人所承认。 有人说,我爱了别人,别人不爱我,我做好了工作,别人不理我怎么办。 这依然是你的心态不对。 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当时的回报,这是一种自私,是一种没有远见的心态。 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是没有人会喜欢的。 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生活中好多事情,是你的心态正确了,事情才能做正确,生活才能向好的方向改变。 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浮躁,是因为我们的心浮躁,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平庸,是我们的心平庸。 只要改变了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不一样。 我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 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 loser。 高考考了 3 年才考上,我是个 loser;进了大学没有一个女孩爱上过我,我是个loser;大学三年级得了肺结核,我是个 loser;在北大教了 7年书没有什么成就,我还是个 loser;在北大 10 年没参加过任何活动、任何团体,我是个 loser;被北大开除出来无处安身,我更是个 loser。 在 30 岁以前,我几乎从来没有尝到过成功的喜悦。 我的自信心被现实不断地摧毁。 后来我到外语培训部去上课,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上课水平,终于逐渐在课上、在学生的眼神中找回了一点儿自信。 当我对培训越来越有兴趣的时候,我就下决心做自己的学校。 在做学校的过程中,在和别人打交 道的过程中,不断地失败,不断地成功,又不断地失败,再不断地成功。 在这种过程中建立了我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 我的好朋 友王强对我有一句评价,说:俞敏洪像芦苇一样刚强。 意思是我的性格尽管柔韧,但却不容易屈服。 后来我发现,我周围许多中国的成功人士的个性里,都有着非常柔和非常刚的两面性。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少一点胆怯,多一点勇气;少一点自卑,多一点自信;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 多相信世界一点,多相信别人一点,对自己没有什么坏处。 当然,相信别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力,判断所交往的朋友对自己有无好处,所处的环境对自己有无好处。 但我们必须对这个世界表示信任,否则我们寸步难行。 让自信的阳光普照年轻的心田 文 亦夫 (北京大学理科出身,出版有多部长篇小说及中短篇小说、散文等,并在多部电影、专题片及音乐电视中担任编剧、总撰稿及策划。 自 2020 年起旅居日本东京,在写作之余以教授中文和为华文报纸写稿为生 ) 大学 4 年,于漫长的人生而言,虽短暂却极其重要,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还不够普及的中国,尤其是对于那些藉此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农家子弟。 20 多年前我从西北一个偏僻的农村考上北大时,连县城也只去过很少的几趟。 远离家乡的首都带给一个农家少年的,无所适从远远要大于新鲜刺激。 原来似乎清晰而简单的人生计划,一瞬间如同 透过了万花筒,变得纷繁多姿而又捉摸不定。 大学时期是人生思辨能力的成熟和定型期,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和如此多头的诱惑,要不走向迷失甚至造成人格缺陷,并非一件水到渠成的易事。 作为一名从农村出来的曾经的大学生,我的 4 年求学经历的点滴体会,希望能对刚入校不久的新生,尤其是对刚刚步入繁华都市的农家弟子,能有些微的参考价值。 在我看来,与大学 4 年所学的专业知识相比,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生成健康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要远为重要和具有实际价值。 而要形成客观理性的判断力,学会尊重与自尊,变得磊落而坦然,对未来的人生充 满热情和憧憬,这一切都需要自信心来支撑。 而一个人自信心最初的养成,是在一次次地被认可、被肯定中获得的。 它就如同一株脆弱的嫩芽,来自环境的鼓励会像甘露一样滋润它,使其茁壮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相反,一次次的挫折则会使它早夭,成为心理上永远挥之不去的一片阴影。 从中学进入大学,生活一下子多了许多自主的选择。 除了专业课之外,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形形色色的报告会和演讲、范围极广的选修课,加上班级、系及学校里临时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既给同学们提供了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环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个展现才华、 炫示自我的舞台。 刚刚大开眼界的新生们往往会热情洋溢地广泛涉猎,甚至盲目参与。 我们班当年有一个来自南方农村的同学,从大一起,参加过的培训班或学生社团包括吉他、围棋、国标舞、校园广播站、西洋绘画鉴赏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可结果不但全部无果而终,更为严重的是,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的挫败,使他的自信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进而影响到学业和性格。 他从一个热情外向的人变得萎靡不振,似乎对什么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不要广泛涉猎,而是不主张盲目地挑战自我。 人的性格类型、成长环境、人生经验各有不 同,注定了动静之分、文武之别,在性格和思维逐渐定型和成熟的大学阶段,我主张顺应自己性格特点和能力长处,选择性地参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