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内容摘要:

医巫闾山、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辽阳广佑寺、葫芦岛兴城 10 等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精品旅游区。 提升现有产品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趣味性、参与性,增强吸引力。 积极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引导新业态。 大力推动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扩大休闲旅游市 场,发展度假休闲、体育探险、科技、教育等专项旅游产品。 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促进不同类型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促进“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 按照“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方针,加强三大市场建设,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旅游市场格局。 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加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创新市场促销方式和方法,大力提高市场促销质量。 按照“一级日韩市场、二级台港澳市场、三级东南亚、俄罗斯、北美、欧洲市场 ”入境旅游客源的市场划分,实行“扩大一级市场、大力挖掘二级市场,积极提升三级市场”的方针,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 一是建立良好的旅游高层沟通往来机制;二是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进行大众化宣传促销;三是在双方旅游业界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培育长期合作业者,建立旅游高层、旅游业者和旅游媒体三个层次的信息资源库。 加强推陈出新:一是不断推出新产品;二是对老产品进行主题整合创新;三是扩大市场的覆盖面,按地域进行省际 11 联动促销。 经过五年的努力,建立入境市场三个层次牢固畅通的合作渠道,力争一级市场增长率不低于 15%,二级市场占全省 入境游客的三分之一;选择具有开发潜力和牵动力的三级客源市场进行重点培育,使之提升为二级市场。 加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重点开拓东北、华北客源市场,大力开发华东、华南客源市场,积极培育中西部客源市场,形成近、中、远多层面的国内客源市场开发格局。 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政企联手、上下联动的促销机制,旅游宣传要与重大外宣、招商、对外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等活动有机结合,统筹安排。 加强旅游区域联合,打破行政区划,扩大地区间、省区间的旅游合作领域。 进一步搞好沈阳中部城市群旅游联合、东北“ 4+1”(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加鞍山)旅游联合、辽西五城市与河北秦皇岛、内蒙古赤峰旅游联合;积极推进辽宁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无障碍旅游区建设,以及辽宁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环渤海地区无障碍旅游区建设。 进一步扩大市地间、省区间旅游合作领域,形成实现旅游资源互补、宣传促销联动、线路组合互利、客源组织共享等方面多赢局面,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规范发展出境游市场。 选择境外信誉好、实力强的旅行社与省内组团社进行合作,实行强强联合,保证出境旅游质量, 促进出境游市场良性发展。 旅游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共同营 12 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新闻、广播、电视部门要加大旅游工作宣传力度,增设旅游栏目。 加强媒体和公共场所旅游公益形象广告宣传,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工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旅游强省”的总体目标,将开展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使辽宁的红色旅游区(点)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将开展红色旅游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红色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辽宁东、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使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 1)开发六个主题系列红色旅游产品。 一是以反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的东北抗联系列,主题是“抗日烽火,林海雪原”。 二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奋斗历程的“辽沈战役”系列,主题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三是抗美援朝系列,主题是“保家卫国”。 四是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系列,主题是“伟人风范”。 五是反映爱国将领张学良在中国革命史上的贡献系列,主题“爱国将领张学良”。 六是反映各个革命历史时期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系列,主题是“浩气长存”。 六个主题系列中的“辽沈战役”、“抗美援朝”、“雷锋精神”和沈阳“九 • 一八”历史博物馆 红色旅游产品以及红色旅游文化纪念活动,是全国红色旅游产品中独具特色的一流品牌,具有重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 13 ( 2)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培育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项目。 充分挖掘我省工业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建设航空、蒸汽机车、汽车、船舶、机床、重大技术装备、冶金、炼油、矿业等等各类特色工业及其工业遗产旅游项目,重点搞好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城市工业博览园建设;发挥旅游产业接续作用,引导资源枯竭地区大型工业企业搞好产业转型。 积极鼓励新建大型工业旅游项目,通过统筹 规划,安排旅游参观通道等拓展旅游功能。 积极发展农业、林业、水利、牧业、渔业等旅游项目。 促进不同类型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以旅助农。 重点搞好城市郊区休闲度假、滨海山林游览观光、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风情游等乡村特色旅游。 发挥旅游扶贫功能,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积极创办旅游示范区、民俗旅游村、农家乐旅游点,扶持和发展农民旅馆、农村特色餐饮和特色旅游商品,推进农村旅游产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科学整合节庆会展资源 突出沈阳、大连两地会展业在全省 以致东北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他们创办国际、国内大型商品展销会、经贸洽谈会,促进全省旅游会展经济快速发展。 科学整合、有效利用我省各类节庆、会展资源,办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继续办好中国辽宁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沈阳国际冰雪节、 14 大连国际服装节、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节、本溪枫叶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锦州国际民间艺术节、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盘锦红海滩观赏会,以及山会、海会、庙会等大型旅游活动。 (二)壮大旅游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