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播电视专业领域的液晶监视器内容摘要:

( 2) 刷新频率 CRT 的 图像是由一个个 受 电子束 轰 击而发光的荧光 点组成, 其 刷新率是由行频和当时的分辨率决定的,行频越高,同一分辨率下的刷新率就越高;行频一定 时 ,分辨率越高则它所能达到的刷新率越低。 一般来讲, CRT 的刷新率要达到 75HZ 以上,才 不会 感觉 到 屏幕的闪烁。 对于 LCD 来说则不存在刷新率的问题,因为 LCD 中每个像素都在持续不断地 透 光,直到不 透 光的电压 指令 被送到控制器中,一般性能优秀的 LCD 像素 反映速度 均低于 45ms,屏幕更新频率 只 需大于 (以 45ms 计算)就可以让 LCD 不发生闪烁,所以画面也不会有 不断充放电 而引起的闪烁现象。 ( 3) 扫描转换 CRT 扫 描行数与输入视频信号相同。 相反地, LCD 显示器有“固定的”的行数,或固定的垂直像素数。 由于这个原因,需要有两个转换过程来使视频信号与 LCD 显示器的垂直像素数匹配。 一般称为隔行 /逐行( I/P)转换和扫描转换。 另外, LCD 面板不提供隔行显示- 图像必须作为逐行帧显示。 隔行视频信号必须首先转换为逐行信号,这称为 I/P( Interlaceto –Progressive)隔行 /逐行转换。 这些信号的行数必须用上或下变换,使之与 LCD 显示器的垂直像素数匹配,这称为扫描转换。 在这些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算法以保证图像 的质量是关键。 ( 4) 可视角度 纯平 CRT 显示器的视角能达到 180 度,从屏幕前的任意一个方向都能清楚地看到所显示的内容。 LCD 则不同, 它 属于背光型显示器件,其发出的光由液晶模块后的背光灯提供,导致 LCD 只有一个最佳的欣赏角度 ——正视。 当你从其他角度观看时,由于背光可以穿透旁边的像素而进入人眼,就会造成颜色的失真。 LCD 的可视角度根据工艺先进与否而有所不同 : TN+Film(TN+视角扩大膜 )技术 可视角度 140 度 、 IPS (板内切换 or SuperTFT)技术 视角扩大到 170 度 、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区域垂直排列 )技术 可视角度 为 160 度。 ( 5) 分辨率 分辨率指的是屏幕上水平和垂直方向所能够显示的点数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同一屏幕内能够容纳的信息就越多。 对于一台能够支持 1280x1024 分辨率的 CRT 来说,无论是 320x240 还是 1280x1024 分辨率,都能较完美地表现出来 (因电子束可以做弹性调整 )。 但 其 最大分辨率未必是最合适的分辨率。 对 LCD 来说则不然。 LCD 的最大分辨率就是它的真实分辨率,也就是最佳分辨率。 液晶显示器是把显卡输出的信号处理为带具体 “地址 ”信息的显示信号,任何一个像素的色彩和亮度信息都跟屏幕上的像素点直接对应,只有在显示跟该液晶显示板的分辨率完全一样的画面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旦所设定的分辨率小于真实分辨率,将有两种显示方式。 一是居中显示,只有 LCD 中间 所设定分辨率的像 点会显示图象,其他没有用到的点不会发光,保持黑暗背景,看起来画面是居中缩小的。 另一种是扩展显示,这种方式会使用到屏幕上每一个像素,但由于像素很容易发生扭曲 ,所以会对显示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 6) 点距和可视面积 LCD 的点距跟 CRT 显示器的点距有些不同, CRT 的 中间点距 (或 栅距 )跟两侧的点距 (或 栅距 )不一样。 CRT显示器标称的都是显示器最小的 (也就是中心的 )点距 ,而 LCD 整个屏幕任何一处 的 点距都一样。 可视面积指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来显示图像的那部分屏幕的面积。 因为 CRT 显示器的尺寸实际上是其显像管的尺寸, 由于 显像管的边框占了一部分空间 , 可以用来显示图像的部分根本达不到这个尺寸,但对于 LCD来说,标称的尺寸大小基本上就是可视面积的大小,被边框占 用的空间 很 小,这也是为什么 LCD 看起来要比同样尺寸 CRT 更大一些的原因。 ( 7) 亮度与对比度 LCD 显示功能主要是 靠 背光的光源,这个光源的亮度决定整台 LCD 的画面亮度及色彩的饱和度。 理论上来说,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是越高越好,亮度的测量单位为 cd/m2(每公尺平方烛光 ), 目前还没有一套公正的标准值来衡量亮度与对比的反差值, 但其实际效果要逊于 CRT。 而 对比度是直接体现该液晶显示器能否体现丰富色阶的参数,对比度越高,还原的画面层次感就越好,在观看亮度很高的 画面 时,黑暗部位的细节也可以清晰体现。 ( 8) 最大显示色彩 数 可显示的色彩从理论上讲跟电视机一样为无限。 而大多数 LCD 采用模拟接口,多了两道数模 /模数( AD/DA)转换,信号有一定衰减,转换的取样位数必须考虑成本,高端 LCD 利用 FRC(Fra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