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儿歌与认字内容摘要:

面是画,下面是字,有的书上每一页可能只有一两个字,如太阳、月亮、天、地、花、草、树木、猫、狗等。 我们当时并没想到要教她认字,而只是教她看 画。 一开始我们给她看的书大多不是故事书,而往往就是这种常识性的小画书,很简单,一幅画,一两个、两三个字。 但画面是彩色的,对孩子的视觉有较强烈的刺激。 书很简单,不费我们多少脑筋,比我们自己挖空心思编故事轻松多了。 我们就常常给她讲许多与之相关的事情,也就是延伸、联想到其他内容。 她就当故事来听。 我们把这叫做 “ 讲画 ”。 通常是,我们给她讲完每一页上面的画,总要指着下面的字告诉南南。 比如,我们指着画说,这是太阳,你看,它是红红的,圆圆的,然后告诉她: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每天有白天和夜晚,就是因为太阳白天 出来照射,晚上照不到了天就黑了等等一类的常识。 这样的解释很直观,让孩子看得见,想得明白,她就会有所思,并能够容易理解。 相当于给她上科普课,讲自然知识。 孩子不觉得枯燥,还觉得有意思,就很愿意听。 但我们并没停留于讲常识。 讲完常识后,我们就指着下面的文字说,这就是 “ 太 — 阳 ”。 这样,孩子对文字的 “ 太阳 ” 也就有了初步印象。 渐渐地,她就把这两者联系到一起,下面的文字和上面的图画就结合起来了。 认字在不经意间就慢慢开始了。 所谓 “ 讲画 ” ,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一幅简单的图画编成故事来讲。 最好与孩子见过的东西或事物发生联系。 比如书上画着小白兔,我们就对她说,这就是你幼儿园学的儿歌里唱的那种小白兔,你看它是不是长着白白的毛呀,这就是 “ 小白兔,白又白 ” 的意思,小白兔的毛是干什么用的呢。 南南就摇头:不知道。 我们就告诉她,小白兔的毛呀,就像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用来保暖的,可暖和了,这下你知道了,小白兔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你看它的耳朵是不是竖在两边呀,对了, “ 两只耳朵竖起来 ” 嘛;它爱吃什么呀。 “ 爱吃萝卜 ,爱吃菜 ”。 这下,南南抢着说。 脸上表情特别生动,她觉得找到了共鸣。 原来,平常唱的儿歌真的在书里能得到印证呢。 “ 对了。 ” 我们也不失时机地及时鼓励: “ 南南真聪明。 把学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