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争论的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摘要:
也表明,只要存在对外经济往来,外部冲击和波动就会通过各种隐蔽的渠道传导到国内 (如国际贸易中的“早收迟付”, leads and lags),人为的过度控制也是徒劳的。 当然,这种暂时的调整并非要退出经济全球化进程,更非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争取机会提高国内经济实力,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和民族经济问题 应 该说,跨国公司进行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动的必然 趋 势,是资本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一般表现。 正是这种资本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所缺少的资 金、先进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为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赶超战略奠定了基础。 有人指责跨国公司凭借其经济规模和实力,迫使所在国给予各种优惠,但类似的情况在跨国公司的母国也同样出现。 关于民族工业的讨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已变得毫无意义。 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比发展中国家受到较小的冲击,原因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跨国公司离开母国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其所要得到的好处,发达国家也并非像有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只依靠 一 两家跨国公司而生存。 不可否认,很多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诸国,在引进国际直接投资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并不能否认其 经济增长。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在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从长远看,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有利的。 国际经济秩序问题 国际经济秩序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规则,主要是市场经济规则。 一般而言,规则本身具有某种“非中性”,即在同一规则下不同国家的损益情况不同,谁掌握了国际规则的制订权,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李晓等, 1999)。 而历史和现实经验也表明,国际规则的制订最终取决于各国的经济实力。 有观点认为,当前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发 展中国家贸易地位低下,只能生产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可利用其经济优势和国际经济规则对发展中国家肆意剥削。 其实,目前的国际经济格局正是与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密不可分的,是各国比较优势最大发挥的结果,是历史所形成的。 试想,发达国家生产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尽管存在这种可能,但在比较劣势下,过高的生产成本必将造成世界整体福利的巨大损失。 同时,由于成本的绝对劣势,发达国家已放弃了某些产品的生产而完全依赖进口 (如石油等 ),进口品的替代弹性几乎为零,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主动。 目前,国际经济秩序中确实存在着政治化等非经济倾向,应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警觉。 从根本上说,这种非经济倾向也是不利于发达国家的。 当然,发展中国家不应一味抱怨其在参与国际事务中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有时也应从自身寻找原因。 毕竟,内因是最主要的,内部经济运行机制的严重滞后和落后的经济现状不可能成为在国际经济中提出更高要求的理由,更何况,只有提高经济实力才是提高一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最好办法。 三、对中国的启示 在明确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成因及争论的根源等问题之后,不难得出一些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有益的启示,这在我国即将加入 WTO 的背景下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观念上必须更新,认识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既然市场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在国内实行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但我国却从未真正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长期被排斥在WTO 之外。 由于改革涉及到内部利益格局的调整,所以,害怕竞争,压制竞争,阻碍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不合理现象屡有发生,统一的国内市场尚未形成,经济市场化进程还相当缓慢。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内改革的滞后才影 响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加入 WTO 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和主动参 4 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此,深化改革,彻底实现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经济全球化首先要求国内市场化,通过竞争使国内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国和区域的规模效益和分工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以最有利的态势参与国际竞争。 世界银行也指出:国内竞争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黄卫平, 2020)。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间的竞争本质上已经成为制度的竞争,尤其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各国正在进行一场制度变 革的竞争。 中国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制度变革的竞争压力,必须改变原有的以引进技术、资金等为核心的开放理念,充分理解和重视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外开放的制度内涵 (李晓等, 1999)。 经济全球化背景。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争论的根源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关推荐
栖 霞 金矿带 马家窑含金矿脉 胶东群地层 7 6 ~ ~ 石英脉型 牟 乳 金矿带 金牛山、邓格庄含金矿脉 花岗岩 胶东群地层 29 3 2 ~ ~ ~ 石英脉型 资 料来源:山东地质六队, 1988,陈光远, 1989;张时淦, 1990。 分析样品:黄铁矿。 从表 1 可总结如下几点:①整个胶东金矿石δ S34‰ 值为 - ,平均 ; 胶东群地层δ S34‰ 值为 - ,平均 ;花岗岩δ
可以说,辛亥革命前,社会上各类人群出于各自的需要和目标,齐刷刷地将利剑挥向传统的服饰制度,口诛笔伐,共同发出了要求服饰改革的呼声。 而此时的清王朝在中外势力的围攻下,苟延残喘,奋力作着最后的殊死挣扎,在服饰这一环节上始终不肯放松。 只是在剪发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势下,清廷资政院开明派与守旧派官僚,经过激烈舌战,终于 1910 年 12 月 14 日通过剪发议案。 这是辛亥革命前,在服饰改革问题上
人走一段陌生的林间小路弯转曲折,第一次走过的时候好奇紧张还夹杂着兴奋,回味所见所闻,几乎没有印象。 第二次走过似曾相识;第三次再走过,虽然是当初的好奇紧张兴奋已过,但会对走过的环境印象加深,也会对前次看到的景致有所印证。 要想对经过的一草一木都熟透在心,那就不是经过一次两次的问题了。 对临碑帖亦是如此,有个反复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玩味书体的整体气息和字和字之间的连接与穿插关系,也就是达到
出,方案 1 的净现值是 1 422 838 元,大于方案 2 的净现值 1 100 376元,应选择方案 支出,则方案 1 的净现值就是 1 052 068 元( 1 422 838370 770),小于方案 2 的净现值,应选择方案 ,给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 三、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思考 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新兴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理论 研究较为滞后,实务方面更是进展缓慢
男孩中一种常见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改变,除了通过上 述的组织工作, 从男孩特有的心理上去解决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去解决。 而微声唱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所谓微声唱法就是要求男孩发出有呼吸支撑的,自己刚刚能听到的、轻而小的“微 声”,也就是要求男孩用轻、但在焦点的声音歌唱。 用这种方法练习时,下巴放松了,喉咙打开了,紧张的肌肉和神经得到了自如的调节,声音里还能很自然地混入假声成份
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民提高了经济收入。 同时,旅游业的 “出、住、行、游、购、娱 ”等的发展也带来了其它行业的繁荣,促进了整个风景区的经济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