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内容摘要:

显示出了独立董事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敢于向新闻 界披露真实情况,他还实事求是地对董事长违背《公司法》的行为做出批评,并提出了辞职请求,这充分显示了独立董事对董事会事务的客观、公正态度和监督作用。 然而,独立董事在我国毕竟还属于新生事物,如何运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也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去年 2 月 16 日,乐山电力的独董程厚博、刘文波聘请中介机构就公司的关联交易和负债进行专项审计;之后不到两个月,新疆屯河的独董魏杰、牛新化和杜厚文提出辞呈; 6 月,伊利股份的独董俞伯伟、郭晓川、王斌对公司国债投资提出质疑;刚进入 7 月,华冠科技的独董高雅清就公司的三项议案提出反 对意见。 然而,这些独董们的行动最后均无果而终,有些还为此黯然出局。 独董们的独立性受到挑战,权利没有法律保障。 由此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仍不完善。 (一)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问题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专业技能可以为股东的利益提供较好的服务,有着公司业务相同背景的独立董事能更有效地履行职责。 对 2020 年底进入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职业背景的分析显示,经济学家约占 25%,技术专家约占 26%,会计专业人员约占 12%, [10]具有公司经营管理经验的比例较小。 经济学家和专家注重声誉 ,独立性和职业道德较高,但缺乏足够的时间和企业管理知识,很难对企业深入了解以及对经理层的经营有效监督。 [10] 同上。 《指导意见》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也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 [11]尚没有具体的细则与之配套。 这就直接导致了实践中上市公司在选择独立董事时一味追求名人效应,似乎聘请了名人作为独董,企业的身价也就随之提升了。 从而忽视了公司本身的客观需要以及所聘的独立董事的相关知识及经验背景,使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从一开始就存在了其自身先天的不足。 同时也忽略了对其所选的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要求。 (二)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存在问题 《指导 意见》第 4 条第 1 款第 (1)项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 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 ”其对独立董事的选择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尚未有具体的选聘程序与之配套,这就直接导致了实践中上市公司在选择独立董事时,因没有相应的法定程序供其遵循,从而造成选聘独立董事时诸多操作上的困难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 在“一股独大”治理结构的情况下,公司对独立董事的选择,实质上成了大股东对独立董事的选择,中小股东在这方面的发言权流于形式。 这些独董往往与董事会中的某一个高级 管理者关系良好,他们到上市公司来担任董事是尽朋友之谊,或者仅仅在公司挂个名,这样的独董客观上就成了“人情董事”、“挂名董事”,起不到实际作用。 即使有些独董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因受到大股东的制约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其独立性大打折扣,无法达到最初目的。 那么独董致力于维护自己的职责又会怎么样呢。 Tejade( 1997)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企业的独立董事经常批评企业内部的经理层,那么这 [11] 参见《指导意见》第 2 条、第 3 条。 些独立董事在任期满后常常会被解聘;相反,那些对企业内部经理层不进行挑剔的独立董事将会连任。 [12] (三)独立董事的权利 和义务问题 由于缺乏相应法律规定,独董们的权利范围不够明确。 西方企业董事会下设审计、薪酬、提名、投资决策等多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担任,他们的联合工作使监督和约束成为可能。 而我国的独立董事虽然拥有决策和建议的权利,但未形成科学的工作分工和机制。 《指导意见》除了简单规定独董不得连续 3 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 (即亲自履行义务 )外, [13]未对其他任何义务和责任做出明确规定,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 何况我国《公司法》中对董事的义务和责任规定本身就失之简略,比如赔偿责任方面,仅在第一百一十八条概括地规定董事 应当对董事会的决议承担责任,并且只在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时,参与决议的董事才对公司负赔偿责任。 独立董事的工作内容和保护重点与内部董事是不一样的,而且相当程度上的关联交易仅侵害少数股东的利益而不会对公司造成损害或者至少不会造成公司的严重损失。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即使《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这一简单的责任规定也对独立董事不适用,从而造成了在立法上独立董事义务的不明确和责任的空白。 (四)独立董事的报酬问题 许多学者都认为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动力来源于声誉机制。 因为独立董 事大多数是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他们视荣誉、声望为生命。 一旦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表现出其应有的独立性,有效地对公司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