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育的唤醒功能及其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内容摘要:

级社会性情感,情感教育的目 的才会达成,情感教育唤醒功能的功效才算真正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唤醒功能就是在情感教育活动中,对情感的启迪激发、引导输入,并维持定型为高级社会性情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情感教育唤醒功能的发挥是个由浅入深、渐次发动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由外及内、逐渐外显的状态。 情感教育唤醒功能是情感教育其他功能实现的条件与基础,贯穿于情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三 、 情感教育唤醒功能在高校德 育中的作用 8 众所周知, 高校德 育是以人格的塑造、品格的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如何成人的教育,是用人性战胜兽性,温暖祛散冷漠,真情 融化无情的教育。 而情感教育唤醒功能则是指教育者运用情感的启迪激发、输入引导、维持定型的心理功能影响教育对象,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乐于求知、勇于向上、追求人格完善的一种身心状态的心理活动。 因此, 情感教育唤醒功能在高校德 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情感教育唤醒功能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前提 社会化,是指个体接受其所属社会的文化、规范,成为该社会的有效成员,并形成独特自我的过程。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经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 即真正意义上的人。 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社 会化的过程。 其中,个体情感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动机系统,同时更是其重要因子。 个体情感 社会化,也正是 情感教育的首要目标。 情感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它与特定时代的社会条件与教育条件紧密相联。 英国的沙甫利兹提出,人的社会性情感是人的一种最自然的情感,有德的性情是通过教育和实践养成的。 我们认为,个体情感社会化的主要标志在于,情感以一定的社会原则为基准,不断走向丰富化、高层化。 情感社会化的达成并非自在的,它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情感教育为依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推动个体情感社会化的情感教育,主要是在家庭、社会生活中自然地 、潜移默化地 进行,其潜存的状态也时常为人们的意识所忽略。 唤醒功能就是要唤醒 情感教育明 9 确方向,使其在促使个体情感社会化上,则向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状态趋动,其教育效果也会因之而逐步提高。 (二) 情感教育唤醒功能是个体生存的内在动力 情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表现形式。 从进化角度看,情感是人类力求应付和控制生存环境的生理衍生物,是为增强人类生存能力而出现的心理现象。 健康的情感可以提高个体的生存质量,而情感的压抑、畸变,会妨碍个体的和谐生存。 现代情商理论直接把情商 —— 情感智力的高低视为一种生存能力、技巧。 情绪心理学家利珀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两个伟大时代:使用工具时代、技术 — 科学或知识 — 教育时代,这两个时代总的说来都低估了生活中的情绪方面。 特别是在第二个时代中,其重点一直放在以客观为基础的知识的价值上。 现在应该发展人类的第三个时代,社会以及它的教 育者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细微的情绪反应上。 诚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了物质的极大繁荣,另一方面也使人类陷入了道德滑坡、情感冷漠的生存危机之中。 立于世纪的转折点,人类愈益清楚地意识到,科技越发展就越需要人的高情感作平衡。 情感发展、情感教育也因之被视为基本的生存课题。 ‚我们所面临的‘新世代’,从伦理的角度向我们的情感素质的培养(包括对自身的修养和下一代的教养 )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能不能正视它们,并采取明慧的情感姿态解决它们,将决定着我们以及下一代能否愉快、幸福地生存。 ‛ 3 情感教育唤醒功能在个体生存方面的 作用表现为,它能唤醒人们 3 金马:情感智慧论,北京出版社, 1989: 28 10 对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热爱,这有助于个体生存所必需的情感、心理以及受它们所影响的身体方面的健康。 对于后者,巴甫洛夫指出:‚愉快可以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健康。 ‛ 4此外,情感教育唤醒功能可以唤醒个体了解、调控自身的情感意识,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以在愈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取得成功。 传统中,人们一直以为智力水平的高低对个人的成就起决定作用,当代情商理论却告诉我们,控制情感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等情商因 素亦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的研究表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与成就密切相关。 实验证明,许多事业成功者,其智力未必超群,但他们大都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感。 个体生存的需要呼唤着人的情感的社会化。 人是一种类存在物,每个个体的生存,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 自身若能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对他人拥有‚同情心‛,无疑为个体的生存之路提供了一张有效的‚通行证‛。 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 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如何交往,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