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本科试点专业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与探索内容摘要:

存档资料有 9 项。 其中有:学生开题报告( 70 份,电子版)、开题报告评定记录( 70 份,原始记录)、学生中期工作总结报告( 70份,电子版)、学生毕业论文( 70 份, 其中优秀论文 9 篇,电子版和论文复印件)、学生毕业设计各阶段成绩表(电子版)、毕业论文初评意见表( 70 份,原始记录)、毕业答辩学生随机抽签产生分组顺序表(原始记录,电子版)、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表(电子版)、参加答辩学生的“论文答辩评分记录卡”( 37 份,原始记录)、参加答辩学生的答辩评定记录( 37 份,原始记录)等。 3. 成绩与特色总结 最具特色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关键 远程论文指导要素是传统意义上的论文指导要素和远程教学要素的总和,因此指导教师是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之关键。 本次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一点是在教师队伍的组织上采用 了高校强强联合,汇集高校精华的组织策略。 目的在于将高校毕业设计指导的成功经验与远程教学规律相结合,应用于电大远程论文指导,探索、总结出适合电大的远程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组织模式。 此次指导教师组具有技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等特点。 指导教师组组长由中国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钟玉琢教授亲自担任,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教授梁允荣,北京理工大学网络学院院长李小平参加。 在钟玉琢教授的主持下,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进行研讨,将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两所重点高校的成功经验汇集在一起,制定了地税分校工作指导 计划和工作策略。 教师组还具有以下特点:从学科研究上分为: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多个方向,目的在于满足 70 名学生选择题目广泛性的需要;从学术水平上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三个层次,目的在于适应电大计算机论文的指导特点 —— 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需要;从年龄上分为:老、中、青三个层次,目的在于总结学习高校老教授指导经验,培养青年教师。 实践表明远程毕业论文指导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同时也需要严密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为此教师队伍中高校教师与北京电大教师人员之比为 2: 1,高校主要教师负责论文的质量,电大教师负责教学组织和管理。 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且更深的感受到了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 尤其是在“非典”特殊时期,教师组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利用地税局视频会议系统、电子邮件和电话与学生交互进行远程指导,“非典”刚过,为了验收学生调试的系统、指导论文写作、指导答辩,采用分小组指导形式,钟玉琢教授不辞辛苦到昌平、海淀给学生现场 指导;李小平教授奔赴大兴分局给学生现场指导,保证毕业设计工作按计划进行。 5 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是突出成果 本次论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70 篇论文在选题上都能够从实际出发,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90%的论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其中 40 篇论文是结合地税系统的实际工作需要,即将被应用在地税的网络建设上。 本次论文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涉及面广,应用计算机新(前沿)技术环境。 选题大部分涉及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多个领域(的综合)。 在开发技术上普遍应用 、 C、JSP、网络流媒体技术、网络视频技术、 Domino/Notes 平台、群件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 SQL sever 2020 、 oracl数据库)等较新开发技术和平台。 中央电大计算机主任徐孝凯教授评价说:“北京电大本界学员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适应新的计算机开发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