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株系红茎跳舞草与绿茎跳舞草生物学特性分析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取两种不同的跳舞材料, 用观察 测量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 它们的外观特征,光合作用 ,及其 研究 分析 它们的敏感程度和抗性。 实验方法 跳舞草植株的观察 观察成片的跳舞草绿秆植株和跳舞草红秆植株,看它们在相同条件下跳动的次数和快慢,并记录。 跳舞草叶片的测量 从同一个地方的植株上随机采取跳舞草的叶 片, 红秆绿秆, 各 30 片,一一量出顶叶的长,顶叶的宽,侧叶的长,叶柄的长。 见附表 1 附表 2 跳舞草光合作用的测定 用光合作用测量仪分别测量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 从同一个地方跳舞草植株 6 上随机选取跳舞草叶片,红秆老叶新叶各 2 片,绿秆老叶新叶各 2 片。 测量结果;变异 红秆 老叶的净光合速率 (μ mol CO2 m2 s1)为 ,气孔导度 (mol H2O m2 s1)为 ,胞间 CO2浓度 (μ mol CO2 mol1)为。 新叶 净光合速率 (μ mol CO2 m2 s1)为 ,气孔导度 (mol H2O m2 s1)为 ,胞间 CO2浓度 (μmol CO2 mol1)为。 绿秆老叶 的净光合速率 (μ mol CO2 m2 s1)为 ,气孔导度 (mol H2O m2 s1)为 ,胞间 CO2浓度 (μ mol CO2 mol1)为。 新叶 净光合速率 (μ mol CO2 m2 s1)为 ,气孔导度 (mol H2O m2 s1)为,胞间 CO2浓度 (μ mol CO2 mol1)为。 3 对跳舞草敏 感程度的调查 4 对跳舞草抗性的调查 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环境条件下栽培的两种跳舞草进行观测,观察跳舞草小叶片在一定的时间内打开合拢的次数。 病害调查 跳舞草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环境引起的,病害主要在叶片上出现,当 生长环境过于阴湿,通风不良,叶片就容易产生炭疽病和黑斑病。 炭疽病的症状表现为:植株叶片甚至茎上都会出现枯黄色的病斑,并且逐渐干枯。 黑斑病的症状表现为:最初叶面会产生红绿色的小点,随后逐渐扩展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会逐渐干裂破碎,病叶也会枯萎脱落。 炭疽病和黑斑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 治疗,当发生这两种症状时,应及时将病叶摘除 [10],在用多菌灵处理。 虫害调查 跳舞草的虫害主要是红蜘蛛 [10], 还有另外的食叶害虫,尚未见虫子。 5 结果与分析 敏感程度的分析比较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变异的红秆跳舞草 植株系 比绿秆跳舞草 植株系 更敏感, 7 变异红秆的跳舞草 植株系 在无风无雨的条件下, 从早上 8 点开始, 直到太阳落山。 只要外界有声音,如:小鸟的叫声,小虫子的叫声,走路的脚步声,机动车的声音 和其它声音等 ,整株的小叶片都在跳动, 平均 3 分钟内可以跳动 4~ 5 次,跳动的幅度很大。 而绿秆 植株系 的跳舞草, 在 早上 8 点到 8 点半这段时间里 ,只有在有优美的音乐声中才会翩翩起舞,平均 3 分钟内跳动 3~ 4 次,而且跳动的幅度比红秆的小许多, 一株最多只有一半的小叶片在跳动。 在 8 点半以后由于温度升高, 平均 3 分钟内可以跳动 3~ 4 次。 抗性的分析比较 跳舞草 变异植株系 茎秆和叶缘均为红褐色,植株越老茎秆颜色越明显。 经过观察表明,该 植 株系抗性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冬季户外种植的植株不出现低温冷害现象,叶子不枯萎,落叶少;夏季阳光下栽培不出现烧叶现象,病虫害 较绿秆植株系 少。 生长势强,生长繁茂。 该株系的发现对跳舞草户外北 方 推广 栽培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 形态特性分析比 较 通过观察 测量 发现, 原有绿秆跳舞草和变异红秆跳舞草叶子大小相当,见附表 1 附表 2。 但是变异植株的叶柄明显比原有的要长,见附表 3 附表 4。 从整株看分枝方式为单轴分枝, 侧枝在主秆上呈 1∕ 5~ 1∕ 7 的互生方式生长。 光合作用的分析比较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实验分别测量了红秆和绿秆跳舞草嫩叶 和老叶的 光合作用 ,从实验结果看出,变异的红秆跳舞草的老叶 和绿秆跳舞草 老叶相比,净光和速率平均值 高 % ,气孔导度平均值 高% ,蒸腾速率平均值 高 %。 说明 红秆老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强于绿秆 的老叶 ,红秆老叶的细胞更活跃产生的有机物也多,从而导致 红秆植株敏感程度强。 同时也是红秆植株长的更壮的原因之一。 胞间 CO2 浓度平均值低% ,说明绿秆的老叶呼吸作用强于红秆老叶 ,在光合作用中。 变异的红秆跳舞草的嫩叶和绿秆跳舞草嫩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