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重庆经济影响内容摘要:

更加注重统筹各方面因素和政策目标的协调,防止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在政策调控方向上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动向。 间进一步变窄,更加注重调控力度与节奏。 在 全球货币政策开始从适度偏紧调整为中性或中性偏 7 松 的背景下 ,我国 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效果将进一步变窄。 尽管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但基础尚不稳固,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高,货币投放过多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信贷需求依然旺盛,投资存在反弹压力,通货膨胀压力居高不下,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仍然需要坚持,但采用 利 率 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受到 一定 限制。 加息后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将迫使央行扩大基础货币投放,从而削弱加息的紧缩作用,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也很难奏效。 同时在外需放缓的 情况下,加息不利于国内产业投资增长,央行对利率工具的使用将会更加谨慎。 预计央行将会 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坚持有保 有压。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更加注重对地区、对行业的信贷规模总量 控制,并搭配使用规模更大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但在具体实施上更加注重调整的力度和节奏,特别是对房地产开发及住房消费贷款管理将更加严格。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对银行信贷的风险监控管理将进一步加强,对购房者实施差别利 率,重点支持借款人购买首套中小户型自住住房的贷款需求,提高第二套以上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等,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增强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8 作用。 尽管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在目前 外部环境更趋恶化、国内通胀压力加大、经济过热风险依然存在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力度有限的 国际国内新形势下,财政政策将会更加注重“相机”而为。 在保证财政支出总量适度增长的前提下,重点加大财政对交通、电力、供水、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居民的医疗、社会保障支出、 强化财政的公共职能。 可能协同采用如不再安排预算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当年平衡,将政府建设投资全部转为预算内资金安排,以及出台严厉政策控制地方财政实际上的赤字规模,对政府负债经营城市建设的做法加以规范管理等措施,抑制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需求膨胀的带动作用。 同时为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今年可能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将把从量征收资源税改成从价征收,以提高对资源税的调控力度;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鼓励向着高科技、高附加值、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投入,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产业导向 作用。 3. 加强对“热钱”的监管,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自去年年底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引导下,我国商品房价格增幅出现理性回落,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同时,股市受次贷危机及国内非流通股减持等政策因素影响,股市快速膨胀的势头得以遏制。 但另一方面, 9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效应影响的不断扩大,必将进一步强化国际资本在中国等新兴“安全市场”的逐利行为,在中美利率倒挂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明确的情况下,国际游资将大量流入我国房地产行业和股市,可能将会助推资产价格非理性上涨,增大经济过热的风险,削弱前期宏 观调控的效果。 同时,一旦游资获利出境,必将带来的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和房地产业的衰退。 近几个月来我国外汇储备剧增,其中就有大量热钱因素所致,目前政府已在着力加强对热钱的流入流出监管,尤其是资本流入控制: 一是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的监控,加强对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检查,加强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管理,严格控制短期外债规模,控制短期外债的结汇。 二是重点加强对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房市的监测监控。 摸清境外资金流入国内股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