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资源诅咒内容摘要:

2020 2020 发展经济学论文 第 5 页 共 8 页 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 人均 GDP 是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质量指标。 我们引入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所研究的产业结构变化理论,用国际上流行的按人均 GDP 水平分组方法,观察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研究山西省产业结构现阶段应达到的水平和问题所在。 库兹涅茨计算表 第 1组 第 2组 第 3组 第 4组 第 5组 第 6组 第 7组 第 8组 人均 GDP(美元 ) 1382.0 农业比重 /% 工业比重 /% 服务业比重 /% 注:摘自《现代产业经济辞典》 2020 年山西省人均 GDP 为人民币 14106 元,折合 1389 美元,与表中第 8 组水平十分接近。 山西省 2020 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为 %、 %和 %。 根据经济发展一般性规律,总体来讲山西省的第一产业效率偏低,第三产业份额相对不足。 因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第二产业的高投资(包括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高回报挤出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来看,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看,以轻重工业为例,国有控股企业轻重工业比重为 %和 %;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轻重工业比重为%和 %。 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的产值比重主要分布于煤炭采选、石油加工、电力、金属冶炼等行业.受山西省自然资源条件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引进外商投资的行业依然摆脱不了 “ 轻工业轻,重工业重 ” 的状况。 “ 原料趋向型 ” 产品比重过大,“ 消费趋向型 ” 产品比重较小。 不同经济组织产业结构趋同,没有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 但是也许中国山西的例子并不是像 Sachs and Warner 的理论解释的那样,这里或许与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特殊性有关,这会在后面加以讨论. (2) 从 James A. Robinson 的理论的角度来说,政客倾向于对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导致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将来大打折扣.有资料显示我国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存在严重的过度开采,应该说山西的煤炭输出为我国的资源供给支持国家建设贡献巨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央提出要 “ 尽快地把山西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能源基地 ” ,大规模能源基地建设由此展开。 经过几十年来的过度开采,目前山西省存在着大量的采空区,尽管目前到底已造成多少采空区仍是一个有争 议的数字,但即使根据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李连济的保守估计,山西现在起将面临近 万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治理任务。 不少中小煤矿,特别是小煤矿,年实际生产煤炭数字通常都远远大于该煤矿的设计能力,而煤矿的实际回采率都远远低于法定回采率。 07年 5月 15日山西省遥感中心公布了由于过度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山西 ,占全省 20 年 GDP 总和的 %。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不可避免地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破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山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为:采煤漏水造成人畜吃水困难,损失 亿元;采煤漏水使水浇地变为旱地,损失 亿元;矿井水排放造成经济损失 亿元;水利工程被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亿元;为弥补水资源破坏而需新增的水利建设投资为 亿元。 大规模开发煤炭正使得污染越来越威胁着所有山西人的生存安全。 山西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省份之一与世界级的能源消耗污染区。 早在 1999 年时,山西全省人均排污量是全国平均值的 倍。 其中烟尘排放量是全国平均值的 7倍,二氧化碳和悬浮物排放量为全国的 倍。 省会太原的空气质量指数发展经济学论文 第 6 页 共 8 页 为四级,在被监测的全国 43 个大城市中排 倒数第一,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厂商们有通过过度开采而市场获利的动机,地方政府也有收取采矿价款而增加财政收入的动机,因此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做法是在亡羊补牢. (3)从 James A. Robinson 的理论的角度来说,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