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讨论稿!内容摘要:

治经济学。 这部由四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所组成的庞大讲稿,构成了斯密学术思想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 斯密原来计划要分别地研究和写出‚道德哲学‛这一学科的全部内容,以揭示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及其生活的终极目的、过程和形态,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即使他到了晚年,眼看已不可能实现其全部写作计划,他仍坚持想写出所谓的‚道德哲学‛的实用部分,即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部分,斯密在临终前几个月,为《道德情操论》第六版写的新增前言《告读者》中写道:‚在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中, 我曾说过,我将在另一本论著中努力说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不仅涉及正义,而且涉及警察,国家岁入,军备,以及其它任何成为法律对象的东西。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我已部分地履行了这一诺言,至少在警察,国家岁入和军备问题上。 我长期以来所计划的关于法学理论的部分……虽然我年事已高,很难指望如愿以偿地完成这个大事业,但我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计划……因而我把 30 多年前写的这段话未加改动地放在这里。 ‛斯密的这一段话清楚地表明:他把《国富论》看作是自己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思想的继续发挥。 因此,我们不能先 入为主的认为这两部著作之间存在什么根本矛盾。 认为《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是矛盾的说法也是对斯密思想的误解。 其实,所谓的‚斯密问题‛是子虚乌有的伪命题,认真的研读这两部杰作就不难读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在人的个性自由的理想假定中,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来对人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的,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谈到本性贪婪和自私的地主的行为动机时说;‚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虽然他们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 ⑥ 在《国 富论》中,斯密又谈到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行为动机。 他说:‚把资本用来支持产业的人,既以牟取利润为唯一目的,他自然总会努力使他用其资本所支持的产业的 ⑤ 小罗伯特 B埃克伦德等:经济理论和方法史 [M],杨玉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82. ⑥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0, 229230. 经济伦理学讨论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قشض 4 生产物能具有最大价值,换言之,能交换最大数量的货币或其它货物。 ‛ ⑦ 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心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设的‚经济人‛。 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把这种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动机称为‚自爱‛。 ⑧ 他指出,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等;这些动机都是人的本性或本能,人们自爱的本性 是与同情心相伴随的, ⑨ 然而,人在本能上又是自利的,总是在自爱心的引导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妨碍同情心的充分发挥,他在《道德情操论》中写道:‚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 斯密的《情操论》中虽然突出的是人性中的‚同情‛或利他的一面,但人性中的‚同情‛或利他的这一面只是‚确实‛存在的‚宁爱自己‛、‚热爱自己远胜于热爱别人‛ ⑩ 的那一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的折射。 斯密《情操论》中所张扬的这种‚道德人‛也是具有自利动机和要求的经济人 ,而且这种‚自爱‛、‚自利‛的人性还是每个人生来具有的、首先的和主要的。 同样,斯密在《国富论》中虽然强调了人性的自利,但他并不否定人性利他的一面,他肯定了利己心的社会作用,‚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 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 11自利的屠夫、酿酒家、烙面包师就是斯密笔下的‚经济人‛。 经济人的本意(主观)是利己,而实际上(客观)也利他,这里的经济人也是既有利己心又有利他心的双面人。 从上可 以看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论证出发点是相同的、一致的,即都是从人的自利本性出发的。 ‚虽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在论述的语气、论及范围的宽狭和着重点上虽有不同,但对自利行为动机的论述,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 ‛ 12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客体 —— 斯密体系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国富论》奠定的经济学体系,而是包含着斯密的经济思想和伦理思想在内的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