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钱包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内容摘要:

威士领头的CEPS的距离。 (关于CEPS标准的描述,请见后文。 )1999年它与Europay国际组织签署了一项协议,来设计并增强不同国家的电子钱包计划之间的互操作性,按照这一协议,它们将联合开发并测试一种新的基于Proton的电子钱包应用,该电子钱包应用将与CEPS兼容,并以Clip的品牌名称提供给Europay的成员银行。 三、Visa Cash Visa Cash电子钱包在下列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德国、香港、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挪威、波多黎各、俄罗斯、西班牙、台湾、英国、美国。 Visa Cash电子钱包卡有三种存在方式:一次性Visa Cash电子钱包卡、可充值的专用Visa Cash电子钱包卡,或者以作为一个电子钱包应用与其它应用共存于同一张银行卡上的形式存在。 Visa Cash同样很重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1999年它 在英国利兹也进行了通过GSM网络,向Visa Cash电子钱包充值的试验。 Visa Cash也在美国的政府智能卡项目中得到应用,Visa Cash是美国一般事物管理局GSA组织的多应用双界面智能卡项目中的一个应用。 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在试验将Visa Cash用于公共交通电子车票中,在西班牙的这项试验是Visa Cash首次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应用,Visa Cash电子钱包在西班牙已在许多场合得到应用,如停车、打电话等。 这一项电子车票领域的拓展大大开拓了电子钱包在西班牙的应用,已拥 有5千万张电子钱包卡的西班牙是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电子钱包应用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电子钱包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下 ) 作者: fondcard 来源:中国一卡通网 20201213 16:41:12 关键词: 电子钱包 [5 篇 ] 智能卡 [69 篇 ] 摘 要: 使用智能卡作为电子钱包,是智能卡被广泛寄予的厚望。 也有人把电子钱包叫做储值卡或预付费卡,它使用方便,无需携带现金和零钱,通常用于小额消费,如快餐店、加油站、公共交通(地铁、轻轨、公共汽车)、泊车、道路通行以及一些无人值守的环境,如自动售货机、公用电话等。 在使用上,相比信用卡,电子钱包更快捷方便,一般无需签字或使用个人密码(PIN)。 发 展 趋 势 一、 走向统一 除了上面描述的几种开放式电子钱包标准,在一些国家内部,还使用着区域性的电子钱包标准,这些区域性的电子钱包标准,大多是上述这三种开放式电子钱包标准的变种。 从技术和交易处理的角度,现在全球正在逐渐形成两大阵营:一是基于MULTOS操作系统的Master/Mondex标准,一是以威士领头的公共电子钱包规范CEPS。 威士通过CEPS,使电子钱包在走向统一的方向上取得很大的进展。 自从1999年3月CEPS规范发布,已经有200多个金融组织签订了许可协议,这些组织来自30 多个国家地区,代表着远远超过1亿张电子钱包卡的发行量。 这也意味着世界上90%的电子钱包将最终能够互相通用,包括现在德国的7000万张GeldKarte电子钱包卡和4000万张基于Proton的电子钱包卡。 第一个基于CEPS规范的电子钱包预计将在2020年在欧洲率先得到应用。 现在互操作性在电子钱包项目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荷兰是全球最先大规模应用电子钱包的国家,它已经有两种电子钱包系统Chipper和Chipknip,而且都较为成功。 但这两种电子钱包相互之间却不通用,这不仅给银行造成重复投 资,也给商户和消费者带来混乱。 发行这两种电子钱包的各家银行在1999年第二季度达成了一致意见,将在一年内将全国17万台EFTPOS全部升级,两种电子钱包在荷兰任何一台EFTPOS上都能用。 将来会在继续保留本土这两种电子钱包的基础上,推广CEPS电子钱包。 二、一卡多用/多功能卡 现在,我们钱包中的各种卡片已经很多了,有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有商场的消费积分卡,有电话卡,有出差旅行的酒店打折卡,有航空公司的里程积累卡,有进入公司大门的门禁卡,有去医院看病使用的医疗卡,有驾车违章时使用的违 章罚款卡,有去加油站使用的加油卡,等等。 上面列出的有些卡片甚至不止一种,还有新的卡片不断的出现,我们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它们都说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有些甚至还说能够替我们省钱,它们说的的确也是实话,但我们钱包中的卡片现在也太多了。 真的这么多张卡片都是必须的吗。 它们的功能难道不能统一到一张卡上去吗。 其实答案是可以的。 每张卡片的发行者都是在分析了市场需求之后才发行卡片的,可以说每张卡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 但现在技术的进步已经完全可以使得一张卡可以包含多种功能。 电子钱包卡也是一样。 智能卡按照功能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作为具有支付功能的支付介质,二是用以提高工作效率的个人信息载体。 前者包括各种信用卡、借记卡、电子钱包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