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语言学内容摘要:
句法手段的类别。 答:句法手段主要包括 虚词、语类选择、语序、语调四个小类。 虚词就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类选择是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1. 解释 语法范畴 ,常见的词法范畴有哪些。 答: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可以分为 词法范畴 和 句法范畴 两大类。 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 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 词法范畴又分为 体词属性范畴 和 谓词属性范畴 两类。 常见的体词属性范畴有:( 1)性;( 2)数;( 3)格;( 4)有定和无定。 常见的谓词属性范畴有:( 1)时;( 2)体;( 3)态;( 4)人称。 22. 解释 词类 答:词类就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3. 解释 词组。 答: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4. 解释 向心词组。 答: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 语功能的词组。 25. 解释 离心词组。 答: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 26. 解释 不完全主谓句。 答: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以来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或叫省略句。 27. 为什么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答: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因为词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单位,又是最终单位,它们可以把各种语法单位联系起来。 词是造句的基本单位,句子则是表达的基本单位。 从构词和造句看,词既是造句的 最终单位又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从造句和表达看,句子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同时又是表达的基本单位。 词和句子是既能联系低一级单位又能联系同级单位的语法单位。 28. 简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哪些。 答:划分词类的标准有:( 1)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即形态标准。 ( 2)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即意义标准。 ( 3)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即分布标准。 功能分布的标准最具普遍性,而且是反映词类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29. 解释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 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就叫做 直接成分分析法 或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必须依据两条原则:一是 成结构 ,二是 有意义。 30. 解释 复句 及其判定标准。 答: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复句是复合句的意思。 衡量复句的标准不是看有多少主谓结构或表达多少个意义,而是看句中有无停顿和关联词。 第五章 语义 1. 简答语言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答:语 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谓的 理性意义 ,二是情感,就是所谓的 非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 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 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 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 2. 解释 语义。 答: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3. 解释 语言意义 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意义。 4. 解释 语境意义。 答: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5. 解释 词义。 答: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 6. 解释 词的理性意义。 答: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7. 解释 义素。 答:义素是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 语义特征。 8. 解释 义项。 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9.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 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 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 语素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 10. 简答义素和义项之 间的关系。 答:一个词可以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上叫一个义项。 现代语义学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原理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11. 简答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 答: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 通俗意义 ;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 科学意义。 12. 简答义素分析的作用。 答:义素研究在语义研究和语 法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间接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 ( 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 13. 解释 单义词。 答: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14. 解释 多义词。 答: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15. 解释 本义。 答: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 意义叫本义。 16. 解释 引申义。 答:由本义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 17. 解释 同义词。 答: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18. 解释 反义词。 答: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 19. 解释 上位词、下位词。 答: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大,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内,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上下位关系。 其中所代表的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的词 叫下位词。 20. 简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关系。 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 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 21. 为什么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 答: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 ( 1)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22. 简答近义词之间的差别。 答:( 1)词的理性意义。 有的近义词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只是基本相同,但它们所指的范围不完全重合。 有的近义词的词义所概括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都有所不同。 ( 2)词的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 有些是感情色彩不同;有些是语体色彩不同。 23. 简答语义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答:层次性是语义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 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 系统性也是语义场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语义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为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 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语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 语义场的系统性的特点反映出语言的词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24. 解释 关系意义 答:词语在组合时都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叫做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25. 解释 语气意义。 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 26. 解释 述谓结构 答: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 情态 和 命题 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即命题。 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进一步分析为一个 述谓结构。 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 谓词 和若干个 变元 组成,谓 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27. 解释 语义指向。 答:句子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28. 解释 歧义。 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29. 解释 变元。 答:变元又称 题元 、 项 等,是与谓词有直接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 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30. 解释 语义角色。 答: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 的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 语义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 31. 解释 蕴含。 答:蕴含是句义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 在一般情况下,蕴含的规律是含有下位概念或局部概念的句义蕴含有上位概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 这种蕴含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以来特殊的背景关系。 用公式表示为甲乙。 32. 解释 预设。 答:预设是句义之间的一种关系,预 设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 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用公式表示为甲乙。 33. 为什么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地位。 答: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决定的。 因为谓词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从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架,有了这个语义框架,在用符合谓词语义要求的变元把这个框架填满,就产生了句子的命题。 因此,在述谓结构中,谓词。语言和语言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课外文学名著阅读复习梳理
,地煞星 ________人。 2《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 ,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 ____________。 2补全回目: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______拳打镇关西 ②、梁山泊 ______落草 ,汴京城 ______卖刀。 2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____________,又唤_____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论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汉语学习与应用 《论语》选读 中外现代诗歌 欣赏 外国优秀短篇 小说欣赏 名人传记选读 演讲与辩论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中外名剧选读 写作基础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经典电影作品 欣赏 粤 教 版 唐诗宋词 元散曲选读 短篇小说欣赏 新闻阅读与 写作 说话的艺术 《论语》选读 唐宋散文选读 戏剧欣赏 传记选读 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先秦诸子百家 名著选读 中国现代诗歌 选读 电影文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