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导论期末论文内容摘要:

加的意义。 据统计,在汉语中,多音节词以三音节和四音节为常。 四音节以上的基本上是音译词。 那么,结合以前学者的分析,从组合形式看,有中缀的三音节词只有一种可能式: A+ B+ C,四音节词则有三种可能式: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根据上述确定中缀的标准,以收词五万六千条的《现代汉语词典》和七万余条的《实用汉语词通》为语料,可以分别找出三音节与四音节的中缀派生词。 语言学导论期末论文 周蜜 0413101 从词缀的特点论中缀 先从四音节的看起,找到了以下词汇: 白不呲咧 黑不溜秋 红不棱登 花不棱登 滑不唧溜 灰不留丢 酸不留丢 黑咕隆咚 花里胡哨 古里古怪 稀里糊涂 酸不拉几 胡了八 涂 傻了 八叽 等等。 从这些派生词的结构来看,它们都属 于 A+ B+ (C+ D)的结构。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学者把‚ B+ (C+ D)‛部分看成后缀,所以在论述中很少提到中缀这一概念及表现。 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材《现代汉语》课本中就只把词缀分为前缀、后缀,而没有中缀。 [5] 那么如果作为后缀,按照对后缀的理解,‚ B+ (C+ D)‛在结构上必定是不可分离的,表意也是具有整体性的。 可是,这些词无论从语音、组合关系还是表意角度,‚ B‛都是相对独立的。 首先,从语音角度看,‚ B‛为轻声,读起来附‚ A‛不附‚ C+ D‛。 另外, ‚ A‛为平声‚ C+ D‛一般也为平声;‚ A‛重读,‚ C+ D‛读音为中音重音。 位于‚ A‛与‚ C+ D‛间的轻声‚ B‛无疑起到了协调音节、变化节奏的重要作用。 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语音成分,使语音轻重相间、长短相间、高低相间,从而产生了错落有致、和美动听的视听效果。 其次,从组合关系看,‚ B‛不象前缀后缀,只单向附着,它双向附着,把前后语素同时缀连为一个表意整体。 这种双向附着,既有选择限制关系,又是相对自由的。 如‚不‛就不能与‚ A‛中的‚花‛,‚ C+ D‛中的‚隆咚‛‚胡哨‛组合,可是却可跟‚花‛‚隆咚‛‚胡哨‛以外的任何‚ A‛与‚ C+ D‛组合。 例如在词典还可以找到:圆古伦敦 、圆古溜秋、软古囊囊、醉古隆咚,也可以说:胖不伦敦、灰不溜秋、软古囊囊、黑古隆咚。 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这个‚ B‛是自由的,独立的,同时又是构成这类词必不可缺的成分。 语言学导论期末论文 周蜜 0413101 从词缀的特点论中缀 第三,从表意角度看,‚ A‛是词的主干,代表着词基本的、主要的意义。 这些词干都为成词语素。 当它们独立成词时,前面可受‚很‛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 C+ D‛是连缀成义的双音节语素,是没有具体、独立意义的后缀。 它们只有跟表色彩、视觉、触觉意义的‚ A‛结合起来,才能表现抽象的摹状绘色意义。 由于‚ C+ D‛的描摹,词的程度意义有所加强,所以‚ A+ B+ (C+ D)‛前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 B‛作为中缀,不表具体的词汇意义,但整个词表现出来的厌恶感情色彩意义,轻松随意的风格意义,则是由它来作为载体的。 综上所述可知,‚ B‛是相对独立的,是具备了构词成分中缀的资格的。 现在来看三音节词,在三音节词中,三音节中缀派生词的中缀比较单纯,只有‚得‛‚不‛。 资料中发现,用‚不‛的词比用‚得‛的词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