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6学时内容摘要:

东下限为 2 人)组建的企业都属于股份合作范畴,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力支持家庭企业通过合伙或合作的形式,联合发展股份合作企业。 温州的民营经济由此进入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温州也一举成为中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发祥地。 1993 年,温州股份合作企业达到 36887家。 至此,温州的民营经济已初具规模,并基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公司制企业为代表形式的发展阶段,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 随着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十四大的召开,以及公司制条例和公司法的先后出台,温州的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温州的股份合作企业脱胎于家庭企业,在股本结构上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显然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于是对股份合作企业进行 改造和改革已成为必然。 在实施以提高经济整体素质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温州着力对众多民营股份合作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公司制企业替代股份合作制企业,逐步成为温州民营经济的代表形式。 至 2020 年,全市公司制企业发展到 20543 家,其中绝大多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民营企业。 规模较大的公司还以资本或品牌为纽带,联合一批中小企业组建了企业集团,如正泰集团。 德力西集团等。 从股份合作制企业向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是企业集团的演变,是温州民营经济在制度结构上从非正规制约向正规制约的进一步创新,为 温州民营经济的新发展孕育了条件。 温州民营经济从第一家个体工商户诞生起到今天,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在温州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必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因,用当地干部群众总结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温州民营经济是放出来、逼出来、创出来和扶出来的。 温州民营经济是放出来的。 回顾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前进,都源于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 它滥觞于改革开 13 放初期党对农民发展家庭副业的鼓励和扶持,弱冠于党的十二大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勃发在党的十三大对私营经济的定位,壮大在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明确,成熟于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 温州民营经济是逼出来的。 温州当初发展民营经济,并非对民营经济有清晰深刻认识的自觉行动,而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 当时温州地少人多(人均耕地面积 亩),交通落后(没有铁路、航空),自然资源贫乏(矿产资源几乎没有),国家投资较少( 1949 年到 1978 年仅有 5159 亿元),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温州人认识到,要尽快摆脱贫困,改变落后面貌,必须探 索。 寻找。 温州民营经济是创出来的。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发展民营经济中一马当先,不断创新,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份个体私人工商执照,全国第一批股份合作企业,全国第一份私营企业管理条例,全国第一座农民城。 温州人在发展民营经济中,时移势易,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率先发展市场经济,率先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不断进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新,才抢得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先机。 温州民营经济是扶出来的。 每当发展处在关键时刻,中央领导同志的视察肯定和批示支持,都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了疑虑,坚定了信心,吃了定心丸。 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给予保护和支持,坚持不动摇、不张扬、不照搬、不争论、不气馁,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温州地方党委、政府的扶持则体现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说温州是资本主义典型时,温州顶住层层压力,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为民营企业戴上了红帽子,撑起了保护伞,起到了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作用。 思考讨论 ,可以攻玉。 从温州民营经济是放出来、逼出来、创出来和扶出来的之中,有什么样的启示。 我 国是如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 关联教材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4 案例 6 一个“傻子”带动一座“瓜子城” 二十年前,安微省出了个名闻全国、远销港澳和北美地区的“傻子瓜子”,“傻子”年广九也就成了改革初期人们交口议论的新闻人物。 人们紧紧盯着“傻子”的各种变化,估摸着经济改革的去从,他和他的“傻子瓜子”也经历了从顶峰到低谷的大起大落,而他的两次沉浮 ,却又神奇地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关怀密不可分,年广九每当与人津津乐道和回味他的发家史时,总是从心底发肺腑之言:“邓主席是我的大恩人,是他指引我走向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 ” 市场经济的冲浪儿 位于芜湖市大戏院旁 40 号的大杂院,是“傻子”年广九的老屋,也是“傻子瓜子”最初的大本营。 1984 年笔者去芜湖首次访问他时曾参观过他的“旧战场”。 因瓜子在当时属国家二类农副产品,个人经营属于投机倒把。 “打办”的人一敲门,他就从院角的平台上翻到邻院,一溜烟地就跑掉了。 他很得意地说:“这是我从电影《地道战》中学来的游 击战术。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经济开始如雨后春笋逐步生长起来。 年广九开始重操炒瓜子旧业。 年广九这位生意老手,为了炒出与众不同口味的瓜子,他尝遍了芜湖各家瓜子,然后西奔南昌、武汉顺水下无锡、苏州、上海,拜师取经。 年广九博采众议,反复改进,大锅小炒,精制配料,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傻子瓜子”:融南北口味于一体,甜中带辣,咸里透鲜,兼有草药芳香,一嗑三瓣,皮仁不碎,美味饶口,食者无不交口叫绝,终于把“傻子瓜子”卖出了并撒向全国20 多个省市和香港市场。 “傻子”的生意经 当时芜湖市场上的瓜子基本 上是由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质次价高。 而当时的年九看到“傻子瓜子”虽然受欢迎,但还是产多于销,他认为这一切无不与销售价格有关。 于是他瞄准销售行情,决定通过减价,把每斤瓜子由 元降为了 元,质量又明显好于国营商店。 这一下“傻子”又对了,薄利多销,摊位前的长龙更长了,日销售量猛增三四千斤,为一年的 50 倍。 一石激起千尺浪,“傻子瓜子”所产生的冲击波,震动了芜湖市整个行业。 一个“傻子”带动一座瓜子城 1978 年末,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的新闻媒体都在寻找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典型私营企业代表。 “傻子”年广 九的传奇经历以及他的独特个性,令许多新闻界同行趋之若鹜,于是全国关于“傻子”的文章开始日积盈尺。 由于媒体的介入,年广九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开始越加透明起来。 正是年广九和他的“傻子瓜子”,才使这个长江边上的小城重现了往日的辉煌。 1981 年秋天起,暗哑沉寂了好多年的芜湖瓜子行业骤然复兴。 四年中,瓜 15 子市场异军突起,名牌林立,涌现出一群声名显赫的瓜子大王,出现了 57 家瓜子公司、工厂、商店,其中 38 家是个体户,市场上有 20 家亮出牌号:“神农”、“春光”、“康健”、“龙凤”、“玉兔”„„ 1985 年,芜湖终于形成了以“ 傻子”、“迎春”、“胡大”、“友谊”四大瓜子公司为支柱,以“傻子”和“迎春”为“瓜子城”中的两大巨头。 全市瓜子产量从 1981 年的 100 万斤,到 1985 年猛增到3240 万斤,创产值 5600 多万元,上交国家利税达 500 多万元,而创造这笔产值者的还不足 1000 人。 这批位卑言轻的小人物,成为市场经济的一支有力冲浪者。 “傻子”两度沉浮,饱含深情忆小平 2020 年 8 月 22 日,是我国制定改革开放政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年广九这个当年在重要场合被邓小平三次点名、名字还收入《邓小平文选》的人,又成了从中 央到地方媒体十分有价值的新闻选题。 笔者从芜湖《大江晚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 8 月 22 日上午,年广九和芜湖瓷艺制作者李瓶驾车起程远赴广安,把他俩亲手制作的小平彩色瓷象赠给广安邓小平纪念馆,以表示对小平同志的无限尊敬与怀念。 年广九的这一举动,不仅引发笔者对年广九的经营“傻子瓜子” 20 多年经历中的曲折往事的回忆。 当芜湖瓜子被年广九趟出去之后,给年广九带来的不是荣誉和赞扬,不是受益者的感激,更多的是责难。 1984 年 10 月 22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邓小平专门提到了这件事:“还 有的事,用不着急于去解决,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啊。 大家担心的不得了,我的意思是放两年再看。 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吧。 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 你解决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多少人心不安,没有益处。 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 它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傻子”年广九不但没因为雇工和逃税的事进班房,反而一夜之间又一次成了全国的新闻人物。 1985 年 4 月,年广九个人,芜湖市新芜区劳动服务公司,芜湖县清水镇工业公司三家开始挂牌联营。 年广九提供“傻子瓜子”商标,连同他个人的技术入股,那两家 负责提供资金,由年广九出任总经理。 1989 年秋季,中国的私营企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困难时期,年广九的企业也不例外。 他又于一场糊涂官司还进了监狱。 市民愤愤不平,一名法官也直言不讳的说:“傻子是个体户中的带头雁,是芜湖瓜子的元勋,他何罪之有。 ”就在服刑期间, 1992 年初, 90 岁高龄的邓小平在中国南方视察时,在和广东官员座谈中,又特别提到了年广九和他的傻子瓜子经营之道,这次点名后,芜湖市检察院经过复查,主动撤诉,年广九被告知无罪释放,人们认为这是邓小平又一次拯救了年广九。 邓小平这篇著名的南巡讲话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开 放开辟了新路,也为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再次打开了绿灯。 从此年广九不仅是一个个体户,更成为中 16 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 思考讨论 ,三谈“傻子瓜子”问题,说明了什么。 ,如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关联教材: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案例 7 “未富先老”的挑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 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 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65 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1953年为 %, 1964 年为 %, 1982 年为 %, 1990 年为 %, 2020 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接近 %, 2020 年底则为 %。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预计 2017 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 10%。 国际上一般认为, 65 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比例超过 7%就进入了所谓的老龄化社会或者说老年型国家,达到 14%以上则称为老龄社会和老年国家。 人口老龄化的 速度一般以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 7%增长到 14%所用的时间来表示。 以此计算,英国花了 45 年,瑞士花了 50 年,美国花了 65 年。 作为后起发达国家的日本,在 1970 年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7%,其老年人口比例从 7%增加到 14%仅用了 24 年左右的时间,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从老龄化的速度来看,中国和日本不相上下。 例如,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从 7%上升到 10%,日本用 15 年的时间,中国要用 16 年的时间;从 10%上升到 14%,日本用 9 年的时间,而中国要用大约 11 年的时间。 中国不仅有着世界上最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 ,而且还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老龄化国家所没有的特点。 一是中国老龄人口的规模庞大。 例如,日本老龄化比例达到 7%时,老年人口规模只有 700 万左右,老龄化比例达到 14%时,老年人口规模也只有 1800 万左右。 而中国目前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就已经超过了 9000 万, 2020 年前后这一数字将超过 亿,届时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日本总人口数。 二是中国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实现老龄化的。 其他国家都是“先富后老”,中国则是“未富先老”。 例如,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在老龄化比例达到 7%、 10% 17 和 14%时的人均 GDP 为分别 为 1967 美元、 11335 美元和 38555 美元( IMF, 2020)。 而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7%的 2020 年人均 GDP 只有 850 美元;预计中国 65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会在 2020 年左右超过 10%届时中国的人均GDP 也只能到达 3000 美元左右。 因此,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而不得不提前面对一个相对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 更为严峻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不断弱化。 人口的快速转变使得家庭结构和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 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 1953 年平均家庭规模为 人, 1964 年为 人, 1990 年为 人, 2020 年为 人。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家庭的平均规模经历了一个剧烈的下降,在近 20 年的时间内家庭平均规模减少了一个人左右。 同时,家庭平均规模也出现了核心化的趋势。 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意味着家庭已经不可能同时也越来越难以承担起对养老的职能。 然而,中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口老化高峰的至少前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