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依撒意亚先知书内容摘要:
第三首:是要向窮苦人傳佈喜訊 (50:4~11)。 第四首:使多人成義,並得享平安 (52:13~53:12)。 若從另一個角度看,在「上主的僕人」之歌裏,作者要繪出的「僕人」是「一個人」 , 這個「人」自母胎中就被選了,被栽培了 (49:1, 5), 蒙召了 (49:1), 他自幼充滿了 天主的神(42:1), 他是天主最得意的門生,天主啟其耳,開其眼(50:4~5), 好叫他去傳播正義之音 (42:1), 引導萬民歸於真道(42:4), 最後又將審判之權交與他 (50:8~9)。 然而,他卻是在人們認為極不光榮的形勢下,孜孜不倦,埋首實行他的使命,於是人們誤認他是一個天生失敗的傢伙 (49:4)。 於是,鄙視、漫罵、拳腳交加。 而他,逆來順受,默默地接受一切 (50:5, 52:14, 53:2), 再多的侮辱也不能動搖他的意志,使他跌倒,因為他的護身符 (42:4, 49:5, 50:7)是天主 , 救恩的工程卻正 是要藉著如此看成不堪當的他而完成。 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 Dominic amp。 Therese 12 綜合以上所講的「上主的僕人」的使命不僅是帶來審判,而且宣佈罪之赦免,這個天大的喜訊,首先由以色列再傳佈世界各民族,而「上主的僕人」理所當然地是言偉大的史劇中的主角。 即使他的形狀已不像人子 (52:14), 但他仍願獨個兒挑起全人類的罪,天主就願意默默認許 (52:13, 53:11~12),他所承受的痛苦及死亡以洗去 (雪白 )全人類的罪惡。 同時,他也立了一個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肋 24:20)不同的榜樣──這「僕人」就是待宰式的羔羊。 「上主僕人」完成其使命的方式 「溫良」是他的 標記,他充滿了「禮讓」的精神,他不誇耀、不驕傲、不大聲呼喊,也不喧嘩,也靜靜地,良善心謙地來從事他的工作,不但如此,他更以忍受痛苦為榮,雖遭人遺棄 (55:3), 不抱怨、不焦慮、不沮喪、不失望,反而在祂失落的時候還幫助那些孤苦的人,慰問哀傷悲痛的人 (42:7)。 若從文學的立場來看,在短短的四首「上主僕人」的詩歌中,描寫痛苦的句子竟如此的多。 不幸,人們一向不願,不肯面對痛苦。 因此,這位「上主僕人」的作者,在領悟到惟有從痛苦中才能了解苦盡甘來所含的意義 (52:15)。 當作者決定要將他的著作中的主角,以這樣痛苦的 、難看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 Dominic amp。 Therese 13 的、不成人形的樣貌展示給人時,難怪人人逃走,很想抹去這些不愉快的畫面。 但是,所有的人又必需要惜助這樣慘不忍睹的「僕人」 , 才能從罪惡深淵中得救 (53:12)。 由於「僕人」不付所託,並以這種式來完成他的使命,自然地他在天主眼中顯得十分突出,十分耀眼 (49:50)。 他深深打動了天主的心,祂高興、祂喜悅、祂引以為榮 (42:1), 他是天主所驕矜的 (49:3)。 果然「僕人」光榮了「上主」。 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訊息 創造論 以色列是首先知道上主是解放的救主。 他們被放逐到巴比倫時把當地創造神話圖像來描述上主的創造; 再加上他們經驗到亞述人和客納罕人對偶像的敬禮。 先知就是這樣就地取材來加入神話圖像 (51:9~10)來宣示上主對宇宙的絕對至高權。 上主才是歷史真正的主宰 (40:12~26) 先知認為創造不是自身完成的工作。 而是上主在歷史上所行的第一件奇蹟,且是施行拯救的有力證據。 上主是宇宙的創造主,也是以色列的造化者。 意即是歷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 Dominic amp。 Therese 14 史上以民出谷的拯救行動。 「創造」和「救贖」是兩個同意的詞句。 上主將自己的力量通傳給那期待祂的人 (40:23~31)。 祂遠勝巫士和智者,是祂派遣牧人去履行祂的計劃 (44:24~28, 45:12~13)。 居魯士的出現再度與創造的報導連 (48:12~15)。 上主的勝利並不在於制服巨龍 (51:9~10)──因這是神話,而是在祂百姓的救援道路上祂輕而易舉地挪開了自然界的障礙。 在以色列歷史裏,祂才是造物主;創造的信仰,並不只是基於歷史以外的神話故事。 新救援 先知以救援的宣告開始了他的報導 (40:1~2)。 這救援是一個新的和更富有奇蹟性的出谷──就是要帶領被放逐的人離開巴比倫回到他們的家園;上主要如同牧人一樣和慈善地牧放他們。 上主不僅把自己啟示給以色列,同時也將在萬民之前顯示祂的光榮 (40:3~11)。 在凱歸來的隊伍之前,使者必行先來到熙雍傳報佳音,第二依撒意亞先知書 Dominic amp。 Therese 15 那裏的守護者要因見列上主的返回而高歌歡唱(52:7~8)。 前行的人不會感到饑渴 (48:21), 他們要走的是康莊的大道 (49:11)。 松柏要代替荊棘 (55:13); 上主要將黑暗化為光明 (42:16)。 所有自然界都要分享新救恩帶來的祝福 (49:13, 55:12)。 上主的救援來到時,「永久的歡樂將臨於他們 (以民 )頭上」(51:11)。 上主這一救援就要藉著居魯士的興起而實現(46:13, 51:5)。 上主喚起以色列 (41:2, 25), 為引領以色列邁向 一個新的旅程。 也為所有人都知道,唯有上主是天主 (45:4, 6)。 以色列是受傅者 (45:1)和所愛的 (48:14), 他還不認識上主(45:4), 但上主要使他明白是祂召叫了他,他是上主的「牧人」 , 要履行祂的一切計劃,「重建耶路撒冷、奠基重修聖殿」 (44:23)。 就如同過去上主。第二依撒意亚先知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7章分配理论约2万字
的欢乐和痛苦,习惯于低估未来的需要、低估满足未来需要的物品的效用。 时间偏好的存在,决定了人们总是偏好现期消费的。 一旦人们放弃现期消费而把它变成资本,就应该得到利息作为补偿。 例如 , 人们对现在或 2年后购买同一台液晶电视的效用评价。 ( 2)迂回生产与资本净生产力。 迂回生产 是指 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 品 ),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 生产消费品。 这种迂回的办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5章物业管理公共关系管理9课时
划的时间做出精心安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计划时间。 确定目标 目标是永恒的主题,没有目标,公共关系方案就无从谈起,每一项公共关系活动必须有具体目标,确定公共关系具体目标是制订公共关系方案的前提。 公共关系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目标。 公共关系目标一般分为长期目标( 5 年以上)、中期目标( 35 年)、短期目标( 13年) 、近期目标( 1年以内)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号飞船 1999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 21 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 此后,又进行了三次无人飞船的飞行。 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