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通讯内容摘要:

,也有利于二者的协调。 在促进循环经济建设方面,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下属的工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鲁北、抚顺、本溪、贵阳、泸州等地市进行了工业生态园区和生态市建设的规划、设计。 为了更好地把生态经济研究延伸到服务业,把一次产业、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的研究整合起来,我们还准备成立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 社会团体拥有的理论与舆论力量和政府拥有的行政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最有力地推动生态环境工作。 作为社会团体,我们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 ,使生态经济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实现双赢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林业与生态经济 —— 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 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发言 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 魏殿生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召开是一件大事,请允许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对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 大家知道,生态与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的两大课题,二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是对立的统一。 如何科学地调整二者的关系,也是人们在发展中努力探求的目标。 在诸多 发展模式和学科之间,生态经济学却是格外芬芳,它科学地阐明了经济与生态的辩证关系,给经济发展以正确的指引,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追寻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求,于八十年代应运而生。 近二十年来,在几代学会领导人及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倡明生态经济理念,开展生态经济研究,发展生态经济学科,推广生态经济模式,解决生态经济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生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业作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一直得到学会的关心和支持。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 项基础产业。 承担着改善生态、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 党中央、国务院在 2020 年颁发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对林业作出明确定位,即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 国家对林业的定性定位,也就是对 11 林业在生态经济格局中的定性定位。 林业建设就是生态经济建设,抓林业就是抓生态经济。 当前林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已断然结束了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转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轨道上来,开始全面实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在生产力 布局上,经过整合,已形成了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主体,以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林业正在贯彻“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合理利用”的方针。 建设中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既有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天保、退耕、治沙、防护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又有以产业经济功能为主的速丰林建设;正在实施的分类经营,将森林划分为生态林和商品林两大类,施以不同的财经政策和经营技术。 林业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的转变,体现了生态经济思想,是生态经济思想在林业上的具体运用。 围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按照科学的发展观,适应国际国内生态 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林业生产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如充分尊重生态适应性和地域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地建设林、灌、草结合的植被体系,在乔木不宜的地方,提倡广植灌木和草;积极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大力营造混交林,重视树种乡土化;重视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与人工促进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封山(沙)育林力度;在加快造林步伐的进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为先”;积极发展森林经营活动(抚育、改造)大力倡导森林健康理念,努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在大力建设速生丰产林的同时,积极开展珍稀树种培育;调整经济林花卉发展结构,突 出名特优新品种开发、产业链延伸和市场开拓工作;把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开发提上重要议程,加以大力宣传和推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引入和实行碳汇机制;贯彻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放手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林业需要全社会支持,林业主动与各方面配合努力营造协调发展的局面,如主动地、科学地为农田、牧场、水利工程、交通设施、城镇、村屯配套建设防护林、风景林等等。 为了更好的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国家林业局在行业系统内提出了“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大力提倡和推行“科技兴林”、“依法治林”,全面实施人才发 展战略。 同志们,十六大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都为生态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预示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的良好工作前景。 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作为学会的发起单位,始终重视和支持学会工作,今后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会工作,也希望学会及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继续关心和重视林业工作。 林业的成就就是生态经济的成就,林业的发展就是生态经济的发展。 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1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致大会贺辞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原司长 刘玉凯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今天开幕了。 国家环保总局非常重视这次会议的召开,局领导因有重要公务不能离京,特派我代表国家环保总局表示热烈地祝贺。 本次大会将听取理事会的工作报告,改选新一届理事会,进行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并进行生态经济考察,这是生态经济学界的一次盛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九年来,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和有关专业委员会,曾多次举办以环保为内容的研讨会、座谈会,派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环保会议,撰写了多部与环保有关的专著;《生态经济学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生态经济杂志》和《生态经济通讯》还经常登载与环保有关的文章和信息。 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支持。 为此,特向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各专业委员和各位专家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以“三河三湖两区一海一市”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和以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区、生态良好区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作。 通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全面开展区域性的环保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 是和学会以及各位专家的支持分不开的。 希望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今后继续对环保事业给予关心和支持。 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对环保事业给予关心和支持。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循环经济,对绿色 GDP和绿色 GDP 核体系等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代表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农业部致大会贺辞 国家 农业部科技发展 中心 处长 张岫英 各位领导及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副司长和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段武德主任的委 13 托,代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科技发展中心参加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并对大会圆满召开表示祝贺。 向长期以来在中国生态农业领域界潜心奋斗的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生态农业事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 “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视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研究的重要性。 我国生态农业的经营是人们以更加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及 “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的原则,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结构合理、生态优化、高效优质并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目前,各种生态农业的先进模式和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 为此,我部将积极参与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与兄弟部门一起共同做好生态经济的研究,积极开展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各项任务而共同努力, 希望大家坚持 “百家争鸣 ”的方针,充分利用这次会议,畅所欲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最后,预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2020 年 10 月~ 2020 年 10 月) 各位代表: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 会在各位理事的积极参与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及农村发展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靠各专业委员会和广大会员,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当前我国生态省(市)建设中生态经济研究的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了许多很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我国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做出了贡献。 下面,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情况向大会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学会组织建设 学会秘书处在第五届理事会的领导下,遵守民政部对社会团体的有关规定和要 14 求,在组织建设上开展了积极的工作。 ( 1)成立新的专业委员会。 为弥合并丰富我国在生态恢复、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研究上的相对缺欠,突出研究项目的独特性、研究结构的合理化和研究力量的均衡化,以中国科学院寒旱所为依托的生态恢复专业委员会和以清华大学为依托的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这两个专业委员会经民政部审核,正式批准成立。 拟成立的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的申请工作已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批准,目前已进入上报民政部审批的程序。 ( 2)发展团体会员。 在我学会推动下,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四川省生态经济学会于 2020 年正式成立; 2020 年,新疆克拉玛依区和新疆独山子区先后成立了生态 经济学会,作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 3)完成学会原有分支机构在民政部的复查登记及更名审批工作。 自 2020 年下半年起,经过秘书处一年多的工作,我学会下属的理论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农村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城市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林业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塌陷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共 7 家专业委员会的登记,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的更名工作,均得到民政部的审核与批准。 青年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以不属于一个学科范畴为由被撤销。 ( 4)理事增补工作。 根据中国生态经济 学会五届二次年会提议,经第五届常务理事会通讯选举,增补了山西省原副省长彭致圭、中科院院士金 涌 、中科院院士程国栋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李有润教授和中科院兰州分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志强教授为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西北师范大学徐中民教授为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 5)健全学会工作制度。 2020 年 1 月,根据滕藤理事长的指示精神,学会秘书处制订了各专业委员会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的申报制度:即专业委员会举办各类活动要同时备有申办报告书及与协办方的合同协议书,经费来源及经费预算,最迟在该活动举办前一个月向总 会申报;总会负责监管并协助下属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好有关理论研究、学术培训及编辑出版等各项工作;专业委员会活动结束后,及时将活动内容反馈总会。 二、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的主体。 几年来,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优势、群体优势,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促进了生态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5 (一)学术研究 2020 年以来,学会的广大会员努力探索,相继发表了大量的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其中主要有: 生态经济教育专业委员会主持,刘思华主编的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于 2020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论丛》共有 10 卷,它们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农业发展论》、《可持续区域经济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论》、《可持续城市经济发展论》和《可持续国际经济发展论》。 《论丛》对 21 世纪经济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学会秘书处参与了《论丛》出版的组织工作。 理论与发 展专业委员组织,王松霈主编的《中国环境保护市场化》大型工具书( 175 万字),包括八篇(环境保护市场化概述、环境保护市场建构与培育、自然生态与资源保护市场、资源综合利用市场、环境保护设备市场、绿色产品市场、环境服务市场、环境保护市场化探索与实践)正式出版发行。 理论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承担并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修订重编版)中的“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条目设计和组审稿等工作。 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资源经济学》的编写工作。 学会会员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还有:《中国 生态农业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生态工业:原理与应用》,《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论 —— 经济发展理论变革与中国经济再造》,《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塌陷经济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