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人事管理系统分析设计报告内容摘要:
■ 员工工资的输入 ■ 员工工资的修改与查询 ■ 员工工资的计算 为实现系统的安全性,对使用本系统的使用人员权限 (包含一般用户、工作人员、超级用户 )进行设置,增加功能子模快: ■ 系统用户的增加、删除 ■ 系统用户的修改 ■ 系统用户密码的修改 6 信息分析 本系统中的处理的信息由以下五种信息组成: ; ; ; ;。 第三章 总体概要设计 系统组织结构 在进过了上面的,对本系统的一系列的分析后,我们小组成员对我们所要面临的系统状况和所要做的内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了,于是在大家的分析之下,我们得出了下面这个设计的概要图,它是对我们所要做的系统的一个简单而又系统的描述,该图简单的描述出我们所做的人事管理系统系统它所大致包含的相关部门以及部门 之下相配套的二级子部门,这都是以后的编写过程之中我们要着力去完成的几大重要内容。 人事管理系统 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 信息查询 密码修改 重新登陆 退出系统 员工信息管理 部门信息管理 员工信息查询 部门信息查询 7 表 系统的组织结构图 各子系统的功能 模块名 功能简介 先决条件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维护系统的安全性能着想,系统的保密维护主要报告登录的用户名及密码,以及密码的修改和退出 无 信息管理 主要是管理员工以及与之 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在这里涵盖了员工的相关背景情况及部门之间的联系。 公共信息 信息查询 对员工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在必要的时候随时作出查询结果。 无 第四章 详细设计 系统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 (Data Flow Diagram,简称 DFD) 是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出新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输入输出、系统内部的处理、数据传送、数据存储等情况。 它的绘制依据是现行系统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是人事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图。 其中数据处理指对数据的基本信息管理 薪资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查询 薪资信息查询 8 逻辑处理功能,也就是对数据的 变换功能。 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用一个水平箭头或垂直箭头表示。 数据存储是数据保存的地方。 数据源 /数据去向表示数据的来源或数据的流向。 公司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流程图如下: Y N Y N Y N 模块的输 入输出 : 人事基本情况管理模块: 输入:职工信息 输出: “人员档案表 ” 功能:对人事基本信息的查询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系统基本信息和功能 员工信息表: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民族、籍贯、学 系统管理 修改用户和部门信息 基本信息管理 添加删除查询员工信息 工资管理 修改查询计发员工工资 打印工资。javaweb人事管理系统分析设计报告
相关推荐
4 5 6 7 各表详细说明 图书类别表 序号 逻辑字段 物理字段 类型 (长度) 规则 字段说明 1 部门 ID DEPTID 自动编号 主键 自动生成的长整型编号,具有唯 一值 2 部门编号 DEPTCODE 文本 (30) 非空 采用部门编号实现部门间的隶属关系,最顶层部门编号为00 002… 第二层部门编号为00100 001002… 3 部门名称 DEPTNAME 文本 (20) 非空
, 30)。 (150, 200, 200, 30)。 (100, 300, 100, 60)。 (200, 300, 100, 60)。 (new ActionListener()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vent) { String name=()。 String password=()。 try { .. ()。 }
话框: “ 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 ” ;点击 “ 退出 ” 则退出系统。 在此基础上使用了getRootPane().setDefaultButton()的方法设定回车所对应的按钮。 选择操作对象窗口 登录成功后,出现的窗口是选择操作对象的窗口,即选择对学生这一对象的操作、对老师这一对象的操作或者对学生成绩的操作等。 系统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别,设置的选择对象的响应操作是不同的
荷重要程度分轮、依次遥控切除有关负荷的管理机制。 负荷管理的先进理念 [1],主要是通过降压减载或对用户的可中断负荷(空调、热水 器等)进行分批编组、按批短时轮控,使之成为不影响生产和基本生活、用户不感觉停电的负荷管理。 当然,其中也包括紧急状态下的负荷控制在内。 ( 1)降压减载 电压和功率之 间的平方关系使得电压的变化对功率影响很大。 而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不等式约束条件
的建议: 为一个 IT 项目设计一个好的项目选择程序 让用户参与项目组 举行例会 定期向项目用户和发起人送交有关可交付成果 让用户和开发人员一起相处 20. 减少不完整和易变的要求的建议: 制定并遵循一个要求的管理程序,包括项目最初要求的确定程序 使用原型制作、案例模型和 “合作应用程序设计 ”等方法,透彻理解用户的要求 对所有要求都记录在案,并确保这些信息易于流传和获取 建立一个要求管理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