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r集团财务管理转型内容摘要:

实现“多赢”:用户赢、客户赢、企业赢、员工赢。 这要求财务一 要搭建在全流程价值链上的“折账”模型:二要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这个“多赢”。 四是财务自身的组织从“正三角”转型为“倒三角”。 “正三角”的团队是自上 而下的“ 听”上级的团队;“倒三角”的团队是自下而上的“听”用户的团队;整个 集团的组织转型为“倒三角”,财务团队也必须要转型为“倒三角”。 一是大量财务 人员从核算角色转型为经营体财务经理,捆绑到一线经营体中;二是全部的财务人 员都要转型到支持一线经营体满足用户需求上。 (2)从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 互联网时代是用户而非企业说了算的时代,企业必须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它的必要条件是“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充分条件是 “零距离下的虚实网结合”。 “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从用户角度看,是不缺货、不 压货;从制造角度看, 就是要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给用户低成本的提供所有产品。 即需即供 的基础,则是模块化的设计、制造,通过基本模块变化出多个型号,满足用户的个 性化需求。 “零距离下的虚实网结合”,虚网就是互联网,实网就是营销网、物流网和服务 网。 互联网给企业创造的是一个和用户强黏度的平台,我们不是在网上卖产品,二 是买用户的信息,从互联网上买来用户的需求后通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将满 足用户需求的方案变成产品提供给用户。 从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对财务提出的转型要求: 一是支持“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 ”的财务模型,从交易处理到 CCC的目标实 现,这个模型实质上对整个财务的运营架构都进行了颠覆。 二是彻底从事后算账转型到事前算赢。 三是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 2. 2.几个重要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理论。 在我们决定要进行财务管理转型时,国际上实际已经产生了大量的企业财务管 理转型的理论基础,并且有很多跨国企业已经成功实施了财务管理转型。 我们对这 些理论和跨国公司成功的财务管理转型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找到支持我们 进行转型并能帮助我们成功完成转型的东西。 2. 2. 1.财务共享与外包理论及其运用。 财务共享服务 中心 (SSC)诞生至今已经 30年了, FORD公司是公认的第一家 建立了 SSC的企业,早在上世纪 80年代初,福特公司就在欧洲成立了提供财务服 务的共享中心,时至今日,美国《财富》 500强中 86%的企 !I芝、欧洲半数以上的跨 围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建设 SSC。 (1)对共享服务的优势分析: 一、降低成本。 共享服务模式首先可以大量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和交易成本。 服务人员减少。 共享服务前,由于会计岗位的特点,各、 Jk务单元财务从事交易处理 的员 32_I:作量即使不饱和也要分别设置不同的岗位,这使得业务单元财务岗位 分散 和重复设置。 而当业务单元的交易处理被整合到共享服务中心后,就可以取得集中 化的规模效益,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可为所有的业务单元提供交易处理服务。 流程再造和业务标准化。 共享服务的流程简化、标准化特点使得对操作岗位人员的 学历、技能等要求降低,加上共享中心大多建立在低成本地区,这些都大大降低了 交易处理成本。 2020年,通过德勤咨询和国际数据公司 (Deloittee Consulting and International Data Corp. )通过对《财富》 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共享服务项目的投资回 报率平 均为 27%,员工人数可以减少 26% )2020年, Anderson公司和 akris. 共同进行 的研究表明,有 29%的企业在第一二年末就收回了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投资, 48% 的企业在第三或第四年末收回投资,企业中由 f员工人数减少而带来的直接成本节 约就占到 20%一 40%。 二、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 共享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特点决定 了共享后可以提高交易处理质量和效率。 一是标准化。 共享服务模式下,集团所有业务单元的整个交易处理的全部环节 都在共享中心,这样可以保证业务单元之间、处理流程之间执行同一标准,减少服 务执行偏差,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是专业化。 共享中心的核心就是交易处理,所以与分散模式相比,更能把全 部精力放在交易处理上,同时由于存在专家级部门专门研究交易处理,这使得交易 处理更加专业化。 三是信息系统的统一。 大部分跨国公司在共享后,都统一或大量削减了信息系 统的数量,这也是提高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原因。 以渣打银行为例,在共享前,每一 个国家的银行系统都采用不同的电脑管理软件,每个银行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新的 应用软件,造成提交的管理 报表无法及时汇总。 而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时,为了使 所有的银行前台输入的数据能立即为共享服务中心所用,渣打银行重新对各银行的 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和整合,并在涉及共享服务中心的技术支持系统时,将其作为 整个银行系统技术标准化的第一步。 9 这种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系统统一带来了共享中心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 高。 ORACLE经过 6年时间在全球建立了 3个区域化的共享服务中心。 ORACLE 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完成全球 65家子公司的年末结账与合并。 这个效率是许多中国 上市公司无法想象的。 三、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 共享服务作为一个服务平台,使得业务单元财务、业务单元都从传统的繁杂、 重复性的交易处理中解放出来。 业务单元会更专注于核心业务,业务单元财务也能 在核心业务上为业务单元提供更多支持。 太平洋贝尔公司在 1991年建立了七个地区 共享服务中心,仅在五年内,不仅它的后台营运成本降低了 54%,而且客户满意率 从 70%上升到 95%左右。 四、扩张更灵活。 共享服务模式可以使企业变得更加灵活,更具备扩张的潜力。 企业在扩张、并购时不必为新业务、新并购公司的交易处理担心,因为这些都将由 共享中心进行复制。 (2)财务共享服 务的特点。 从共享服务展现出来的这些优势,我们提炼出财务共享服务的特点,这些特点 正是我们在海尔的财务管理转型中应该复制的。 一、标准化与统一性。 这是共享的前提,跨国公司往往将标准化、可以统一处 理的业务进行集中共享;或者由共享中心将这些业务标准化。 这种标准化一是原则、 业务流程、操作规范的标准化、二是操作工具的标准化、三是流水线式的标准化岗 位设置、四是提交结果的标准化。 二、专业化。 大部分跨国公司的共享中心都有专家级的部门专门从税收、交易 成本、业务集成、操作效率等角度研究交易处理方法,这种研究比分散到 每个业务 单元自我研究要更加专业,质量更高。 三、信息化。 这是共享服务的前提。 共享服务中心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高效 率、高集成度的信息系统和通讯方式进行。 一般而言,信息系统的集成度越高,共 享中心的效果发挥越好。 四、服务性与协议性。 绝大部分 _共享中心与业务单元之间是客户与供应商的关 系,他们通过服务水平协议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来约定双方的责权利。 这使得业务单元与财务在交易处理上的责任清晰,而且能够通过相互的咬合互相推 动对方提交交易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3)共享服务 的发展趋势。 一、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国际和经济实体参与其中,逐步实现了规模 经济。 越来越多的流程被包含其中,已经从最开始的财务交易处理拓展到 IT、人力 资源管理、采购以及客户关系管理 (CRM)等等。 相关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公司 中有业务公司的比重由 1990年的小于 15%上升剑 2020年的 40%。 2020年美囤共享 服务实施规模比上年增长 100%,欧洲市场共享服务实施规模增长 85. 7%。 在规模增 长的基础上共享服务继而呈现离岸转移的趋势。 据预测,美国共享服务业务向低收 入国家转移的项目将加快,到 2020年转移到国外的服务业岗位将由 05年底的 80 万个增加到 340万个。 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更好的技术、更少的人力干预和更快的速度使得快 速操作成为现实。 这使得共享中心对操作人力资源质量的需求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