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内容摘要:

28 条 编制计表的基本要求: 14 1. 应将管内全部运用和备用设备,根据设备类型、分布状况以及人员技术条件合理分工,做到每项设备都有人负责。 2. 在编制计表时,作业时间应尽量集中,并留有适当的机动,以便配合系统测试、处理障碍和完成临时性工作。 3. 单位工时应根据上级制定的工时定额执行,无工时定额的工作项目,结合实际确定。 技术业务学习,以每周 4 小时为宜。 4. 每人每日直接工时,应根据生产班制、设备分布状况及业务处理等确定。 日勤制沿线区间作业,一般应不少 于 5 小时 30分钟;站场、地区作业不少于 6 小时。 第 29 条 为进一步落实计表工作,各维护单位应在月度月初根据月表、年表工作计划工时、上级工作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等编制“年表月份工作计划与完成情况统计表”并落实到人,经铁道通信中心审批后执行。 第 30 条 月表检修日和年表月份工作计划经核准下达后,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不得随意更改,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表时,根据权限须经上级批准, 变表日期最多不准超过三日。 第 31 条 维护作业计划的执行和检查 1. 维护作业计划确定后,应严格执行,认真检查。 2. 涉及行车通信设备的维护作业,严格遵守、执行铁路行车设备“三不 动、三不离”等设备检修规章制度,涉及影响行车业务的设备检修必须经上级批准后实行。 3. 各铁道通信事业部、省分公司、铁道通信中心等维护管理单位应掌握执行情况,并定期检查年月表执行质量。 第四节 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第 32 条 各类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是制定检修工作计划的依据,是做好设备维护运行工作的前提, GSMR 维修系统各单位应具备如下维修技术资料。 1. 网络交换中心 网络总体资料 开局资料。 各机房的地理图,机房平面图。 机房设备布置图,走线图。 中继链路图,发射频率配置表。 传输线配置。 本系统网络结构框图,局数据资料。 电源系统,电缆分布图,地线系统图。 天馈线系统图。 15 系统备份数据。 各类设备,仪器说明书,原理图及布线图。 各类设备安装,测试,检修,返修记录。 设备检修流程图。 维护测试规定。 维护作业计划。 各种维护规章制度和维护手册。 值班日志。 业务联系及通知记录。 系统运行记录。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 障碍汇总记录。 软件修改记录。 数据修改记录。 硬件更换记录。 设备(系统)备份更换及相关信息汇总记录。 重要人机命令使用登记表。 网络优化资料及各种统计报表。 质量统计、话务统计、维护作业、年度设备统计等上述相关资料均要归档。 各类技术培训资料。 2. 基站设备维修检修中心 开局资料。 网络优化资料及各种统计报表。 各机房的地理图,机房平面图。 机房设备布置图,走线图。 中继链路图,频率表。 传输线配置。 电源系统,电缆分布图,地线系统图。 天线系统配置资料。 场强测试资料。 各类设备,仪器说明书,原理图及布线图。 各类设备安装,测试,检修,返修记录。 设备检修流程图。 16 维护测试规定。 维护作业计划。 各种维护规章制度和维护手册。 值班日志。 业务联系及通知记录。 系统运行记录。 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 设备检修记录。 设备障碍处理登记本。 第 33 条 各类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由各级维护管理单位整理成册,妥善保管。 如有丢失应查明原因及时上报,过保存期需要销毁的应报上级批准后方可销毁。 第 34 条 保证资料与实际相符,当设备变动时,资料应随之变动。 第五节 仪表和工具管理 第 35 条 仪表管理 1. 各级维护管理单位设立专人负责仪表的管理、日常检修和说明书图纸资料的保管工作。 2. 仪表应配置仪器仪表柜,并按规定的摆放要求做到定位摆放。 仪表存放地点的环境应注意防潮、防晒、防磁、防尘、防震。 测试仪表和附件均应建立履历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和损坏。 建立借用仪表登记本。 3. 贵重仪表要严格管理,要指定经培训、熟悉仪表使用的专人负责操作。 仪表发生障碍后要及时送修,做好记录。 4. 不常用的仪表至少每季度加电检验一次,所有仪表都要定期检验计量校准。 5. 建立仪表登记制度,机房仪表外借必须经通信中心负责人审批同意,并履行借出、还回登记检验手续。 6. 维护人员必须遵照说明书和有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7. 仪表损坏要认真查明 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 第 36 条 维修工具管理 1. 分发给个人保管的维护工具,均应填写登记卡,建立工具登记卡制度,维护单位应定期进行检查。 维护人员应爱护和正确使用工具,保证工具完整良好。 17 2. 机房公用工具应指定专人管理并建立档案资料,备有工具柜,定位存放。 使用后及时归还原处,交接班时进行清点。 非工作需要,一律不得带出机房。 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工具结构和性能。 3. 维修用专用工具应指定专人维护和保管。 特殊工具应专柜存放,确保工具质量良好。 第 37 条 测试手持台及测试用 SIM 卡管理 1. 测试手持台及电池应在《工 具台帐》中登记,维护人员应爱护和正确使用,保证手持台和电池完好。 2. 手持台使用后及时归还,交接时进行实验,确认良好。 SIM 卡应有专人保管,不得挪做他用。 第六节 备品备件和抢修器材管理 第 38 条 为缩短障碍延时,各维护单位应配备维护用备品备件和抢修器材,设专人负责管理,建立登记卡,定期检查清理,做到帐物相符。 第 39 条 各维护单位应配维护用备品备件柜和抢修器材箱,实行定置化管理,存放于安全可靠、固定、合理的地方,确保应急抢修时使用方便。 第 40 条 若运行中设备有障碍,且已查明障碍部位时用备件代替。 在未查明设备障碍 原因时,不得任意插入备件试验。 障碍机盘应做明显标志并及时送修。 第 41 条 换备盘时,要检查备盘与现用机盘的各项硬件参数位置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时,应在校正好参数设置以后,方能替换。 第 42 条 建立备盘使用登记和障碍机盘送修记录卡。 应密切跟踪障碍机盘的返修情况,修复后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并及时入库。 第 43 条 对抢修、维护中消耗的器材、材料要及时补充。 第七节 数据备份制度 第 44 条 数据备份制度 1. 重大 数据 修改或局数据大量修改 、软件升级 前后,必须制作系统后备文件,并在备用设备 (或模拟环境) 试验完好后,才能将数据导入使用中设备。 2. 数据备份工作包括局 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备份。 3. 数据备份对象包括所有交换设备、无线设备、 GPRS 设备、智能网和网管监控等设备。 4. 数据备份必须保存在离线的存储介质上,如光盘、磁带、 18 硬盘等,禁止保存在运行设备的硬盘上。 5. 局数据备份的工作要求按照 局数据管理制度 执行,备份工作完成后应立即检查所备份数据的完整、正确性。 6. 数据备份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局数据备份尽量在现场执行,数据备份应实行一人操作一人检查制,避免操作失误。 7. 数据备份过程中如发生问题,操作人员无法解决,应该保护现场,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8. 数据备份工作完成后,应在存储体上贴好 标签,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并填写相关记录。 9. 数据备份存储体应防磁、防潮、防静电、防震,必须保存在设备现场,由专人管理,保持整齐干净,不得随意取放。 10. 以上工作应认真填写记录,要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管理人员定期检查。 第 45 条 备份验证制度 1. 备份工作完成后,应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备份数据准确、有效。 2. 数据备份后,应立即检查存储体上的文件是否齐全,文件大小是否和设备上的文件一致,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3. 系统数据备份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试验机或厂商试验机上进行验证;验证工作应在系统数据备份完成后五天内完成,如验证结果出 现问题,应尽快重新备份。 4. 所有备份验证完成后,立即做好标签,并保存在机房现场。 5. 备份工作都应认真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要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 19 第四章 系统设备管理和维护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 46 条 经验收合格割接入网运行的设备和代维护的设备都属于维护和管理的范围,应执行本办法有关维护和管理的规定。 第 47 条 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 1. 各级 GSMR 通信设备维护和管理部门均应有专人负责设备管理。 2. GSMR 通信设备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3. 无论现用、备用设备 ,应保证备件、技术档案、原始资料完整 ,不得任意更改设备的电路 、结构或拆用部件。 4. 新建、扩容的设备和电路 , 均应按有关规定经试运行后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第 48 条 设备完好标准: 1. 主要技术指标、电气性能应符合维护技术标准。 2. 结构完整 , 部件完好 , 机械性能达到规定要求。 3. 设备运行正常 , 使用良好。 4. 技术资料齐全 , 图纸与实物相符。 第 49 条 各种设备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履历簿、说明书及相应图纸资料等档案。 设备仪表的专用附、备件要做到随机专用,妥善保管。 备用设备不得随便拆除其部件,要保持原机的正常状态,定期试用。 第 50 条 设备的维护实行预防性维护为主、障碍性维护为辅的运行维护原则。 预 防性维护检测由相关维护人员执行 , 按其维护的范围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测。 第 51 条 各地 GSMR 系统配置的设备不尽相同,运行维护管理部门应按各自系统的实际情况,根据该设备的技术规范,参照本管理办法原则,制定出符合系统实际情况的维护作业计划,严格实施。 第 52 条 本管理办法尚未列出的其他维护项目和特殊要求,各维护单位可根据各自设备的实际情况自行补充,维护周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 第 53 条 GSMR 系统的配套设备包括传输设备、电源和空调设备等,其设备维护参照集团公司相关维护规程执行。 第 54 条 GSMR 系统设备为代维设备时,其管理要求及维护 质量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执行。 20 第二节 网络子系统设备维护 第 55 条 网络子系统包括移动交换子系统( SSS)、移动智能网( IN)子系统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子系统。 移动交换子系统( SSS)主要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拜访位置寄存器( VLR)、归属位置寄存器( HLR)、鉴权中心( AuC)、互连功能单元( IWF)、组呼寄存器( GCR)、短消息服务中心( SMSC)、确认中心( AC)等设备。 移动智能网( IN)子系统主要包括 GSM 业务交换点( gsmSSP)、GPRS 业务交换点( gprsSSP)、智能外设( IP)、业务控制点( SCP)、业务管理点( SMP)、业务管理接入点( SMAP)以及业务环境接入点( SCEP)等设备。 通用无线分组数据业务( GPRS)子系统主要包括服务 GPRS 支持节点( SGSN)、网关 GPRS 支持节点( GGSN)、域名服务器( DNS)、认证服务器( RADIUS)、 GPRS 接口服务器( GRIS)、分组控制单元( PCU)等设备。 第 56 条 网络子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主要是维护人员对机房环境、设备外观强度、指示灯进行巡视,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说明和方法,通过输入不同的操作命令,对设备的各种功能进行检查,以证实 系统的工作正常可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 57 条 网络子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项目和参考周期一般规定如下表: 序号 维护作业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 机房环境状况、温度、湿度检查 日 2. 机房环境及设备表面清洁 日 3. 配套传输系统、电源、空调检查 日 4. 设备、环境告警检查及处理 实时 5. 设备状态(门、指示灯)巡视 日 6. 系统单板状态检查 日 7. 系统时钟同步状态检查 日 8. 系统负荷性能 、 高 话务 量 外围模块 负荷 检查 日 9. 各接口状态检查 日 10. 中继电路状态检查 日 11. 信令链路及 信令路由状态检查 日 12. VLR/HLR占用率检查 日 13. 话务流量负荷统计及信令链路负荷统计 日 14. 基本呼叫测试 、按 网络拓扑 进行拔打测试 日 15. GPRS业务测试 日 16. 组呼等新业务测试 日 21 序号 维护作业项目与内容 周期 备注 17. 系统接通率,寻呼成功率,短信成功率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