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全书各章重点分析内容摘要:

政策变化的影响,它是全面反映投资项目本身财务盈利能力的基础数据。 ⑶与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相比,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注入项目相同,但是和现金流出项目不同,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出项目中包括借款本金归还和借款利息支付,但是在全部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没有这两项。 ⑷全部 投资现金流量表要详细列示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和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八、新建项目投资净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⑴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 = 原始投资额 ⑵运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 ① 所得税前 =该年息税前利润 +该年折旧 +该年摊销 +该年回收额 ② 所得税后 =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该年息税前利润利息) *所得税率 备注:息税前利润 =营业收入 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九、净现值的计算方法 ⑴一般方法:运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 公式法;列 表法 ⑵特殊方法:适用年金现值系数或递延年金现值系数 备注:递延年金现值公式: A*(P/A,i,n)*(P/F,i,m) A*[(P/A,i,n+m)(P/F,i,m)] ⑶插入函数法 十、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⑴特殊方法→年金法:全部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零,投产后每年 NCF相等, (P/A,i,n)=原始投资额 /每年相等的 NCF ⑵逐步测试法 ⑶插入函数法 十一、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⑴静态投资回收期: 优点:可以直观利用回收期之 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 缺点: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i 考虑回收期后继续发生的净现金流量 ⑵总投资收益率 优点:公式简单 缺点: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不能正确反映建设期长短、投资方式不同和回收额对项目的影响;分子分母计算口径可以性差;无法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现值 ⑶净现值 优点 :一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二是考虑了项目计算期内的全部净现金流量和投资风险 缺点:无法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计算繁琐 ⑷净现值率 优点:一是可以从动态的角 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二是计算简单 缺点: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 ⑸内部收益率 优点:一是能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二是计算过程不受基准收益率影响,比较客观 缺点:计算过程复杂,当运营期出现大量追加投资,有可能导致多个内部收益率的出现 十二、投资方案的分类 ⑴按投资方案的数量:分为单一方案和多个方案 ⑵按方案之间的关系: ① 独立方案:一组相互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或单一的方案 ② 互斥方案:互相关联互相掩护的方案,采纳方案组的某一方案,会自动掩护这组方案中的 其它方案组合或排队方案 十三、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⑴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 净现值法 或 净现值率法 ⑵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当差额收益率指标大于折现率时,原始投资大的方案优先,反之,小的优先 ⑶项目计算期不相同 : ①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净现值 /( P/A, i,n) ② 计算期统一法 方案重复法:最小公倍数法,(个人理解:例如一个方案5 年,另一个方案 7 年,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 35年, 5 年的复利 7 次, 7 年的复利 5 次) 最短计算期法:年等额净回收额 *最短计算期 的年金现值系数 十四、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⑴差额内部收益法决策 步骤 ①计算增加的投资即Δ NCF ②计算运营期各的Δ NCF 息税前利润 =增加经营收入 增加总成本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差量净现金流量 =息税前利润 *( 1所得税率) +增加的折旧 +报废损失抵减税额 ③计算差额内部投资收益率 ⑵折现总费用比较法 ① 购买设备Ⅰ Ⅱ Ⅲ 投资现值Ⅰ 增加折旧抵减所得税现值Ⅱ 回收余值现值Ⅲ ② 租入设备 租金 *( 125%) *年金现值系数 十五、举例说明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决策 例 1: 为提高生产效率,某企业拟对一套尚可使用 5 年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新旧设备的替换将在当年内完成(即更新设备的建设期为 0)不涉及增加流动资金投资,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33%,并假设项目所需的资金全部为企业自有资金。 相关资料如下 : 资料一:已知旧设备的原始价值为 299000 元,截止当前的累计折旧为 190000 元,对外转让可获变价收入 110000 元,预计发生清理费用 1000元,如果继续使用该旧设备,到第 5 年末的预计净残值为 9000元。 资料二:该更新改造项目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资 料如下: 购置一套价值 550000 元的 A 设备,该设备预计到第 5 年末回收的净残值为 50000 元,使用 A 设备可使企业第 1 年增加营业收入 110000元,增加经营成本 190000 元,增加营业税金及附加1000 元,在第 24 年内每年增加息税前利润 100000 元;第 5 年增加除回收额外的净现金流量 114000元,使用 A 设备比使用旧设备每年增加折旧 80000元 经计算得到该方案的如下数据:按照 14%折现率计算的差量净现值为 ,按照 16%计算的差量净现值为 元 乙方案的资料如下: 购置一套 B 设备 替换旧设备,各年相应的更新改造增量净现金流量分别为 Δ NCF0=758160 Δ NCF15=202000 元 资料三:已知当前企业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 4%,无风险报酬率为 8%,不考虑利息费用,有关的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年金终值系数: ( F/A, 10%, 5) = ( F/A, 12%, 5) = ( F/A, 14%, 5) = ( F/A, 16%, 5) = 年金现值系数: ( P/A, 10%, 5) = ( F/A, 12%, 5) = ( P/A, 14%, 5) = ( F/A, 12%, 5) = 复利现值系数: ( P/F, 10%, 5) = ( F/F, 12%, 5) = ( P/F, 14%, 5) = ( F/F, 12%, 5) = 要求: ⑴根据资料一计算与旧设备有关的下列指标 ① 当前旧设备折余价值 =299000190000=109000 元 ② 当前旧设备变价净收入 =1100001000=109000 元 ⑵根据资料二中甲方案的有关资料的其它数据计算与甲方案有关的指标: ①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 增加的投资额=550000109000=441000 ② 运营期第 1 年不含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变动额: =经营成本 +增加折旧 =19000+80000=99000 ③ 运营期第 1 年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110000990001000=10000 ④ 运营期第 1 年因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10000*( 133%) =6700 ⑤ 运营期第 24 年每年因增加的息前税后利润 =100000*( 133%) =67000 ⑥ 第 5 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 =500009000=41000 ⑦ 按简化公式计 算甲方案的增量净现金流量: Δ NCF0=441000 Δ NCF1=6700+80000=86700 Δ NCF24=67000+80000=147000 Δ NCF5=114000+41000=155000 ⑧ 甲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率Δ IRR 甲 14% Δ IRR 甲 0 16% 解得:Δ IRR 甲 =14%+[ +] *( 16%14%) =% ⑶根据资料二中乙方案的有关资料计算乙 方案的有关指标 ①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 =758160 ② B 设备的投资 =758160+109000=867160 ③ 乙方案的差额内部投资收益率: ( P/A,Δ IRR 乙 , 5) *202000=758160 ( P/A,Δ IRR 乙 , 5) =758160/202000= 查表得Δ IRR 乙 =10% ⑷根据资料三计算企业要求的投资报酬率 =4%+8%=12% ⑸以企业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决策标准,按差额内部收益率法对甲、乙两方案作出评价,并为企业作出是否更新改造设备的最终决策: 因为Δ IRR 甲 =% 〉 12% 所以甲方案可行 Δ IRR 乙 =10%∠ 12%,所以乙方案不可行 结论:企业应选择甲方案作为更新改造方案,因为甲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企业要求投资报酬率。 例 ,运营期为 8 年,需要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市场上该设备的市场价格为 15000 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 10年,净残值率为 10%,该项目结束期满后,设备变现收入净值为 10000 元,若从租赁公司按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同样设备,需要每年年末支付 30000 元的租金,可连续租赁 8 年,假定基准折现率为 10%,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 要求: ⑴计算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 购买现值 =150000元 每年折旧抵税 =150000*( 110%) /10*25%*( P/A, 10%, 8) =13500*25%*= 项目运营期末变现净损失抵税 =[( 15000013500*8)10000]*25%*( P/F, 10%, 8) =8000*= 项目运营期末设备变现收入现值 =10000*( P/F, 10%, 8) =4665 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 元 ⑵计算租入设备的折现总费用: 30000*( 125%) *( P/A, 10%, 8) =22500*=元 决策:因为购买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大于租入设备的折现总费用合计, 所以应采用租赁设备的方案。 十六、投资方案经典例题 例 1. 某企业计划进行某项投资活动,有甲乙两个备选的互斥方案如下: ⑴甲方案需要一台进口设备,该设备离岸价为 10 万美元(汇率 )国际运输费率为 7%, 国际运输保险费率为 3%,关税税率为 10%,国内运杂费为 万元,预备费为 万元,假设以上费用均在建设起点一次支付,流动资金投资 50 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 0,运营期为 5 年,到期残值收入 5 万元,预计投产后年营业收入为 90万元,年不含财务费用总成本费用为 60万元。 ⑵乙方案原始投资额 2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20 万元,流动资金投资 80万元,建设期为 2 年,运营期为 5 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于建设期起点投入,流动资金投资于建设期结束时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净残值收入 8 万元,项目投产后,年营业收入 170万元,年经营成本80万元,运营期每年归还利息 5 万元,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收回。 该企业为免税企业,可以免交所得税,不考虑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变化 要求: ⑴计算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值: 国际运输费 =10*7%= 国际运输保险费 =( 10+)*3%= 以人民币标价的进口设备到岸价 =( 10++)*= 关税 =( 10++) *10%*= 进口设备 购置费 =+++=100 万元 ⑵计算甲、乙两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① 甲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各年折旧 =( 1005) /5=19 NCF0=10050=150 NCF14=9060+19=49 NCF5=49+5+50=104 ② 乙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NCF0=120 NCF1=0 NCF2=80 NCF36=17080=90 NCF7=90+80+8=178 (知识点拓展 : “ 营业成本、 总成本 、经营成本、付 现成本 ” 之间的关系 : 营业成本就是指项目投资中项目投入运营后的总成本,其口径是包括折旧与摊销但不包括利息。 也叫“不包含财务费用的总成本” 总成本 既 包括折旧与摊销也包括利息即财 务费用 经营成本,是指付现的营业成本,经营成本 =付现的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折旧与摊销 =总成本-利息-折旧与摊销 ) 备注:本题中之乙方案之所以没有计算折旧,是因为题中已经给出经营成本,而经营成本就是不包含折旧的成本,所以不用单独计算。 ⑶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 10%,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值 ① 甲方案的 NPV=49*( P/A, 10%, 4)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