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完整版(“猪—肥—沼—菜”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与构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池 *座, **立方米沼液储存池 1 座,配套脱硫器、水泵、沼液沼渣运输车等设备。 冲洗母猪舍、保育舍产生的粪污水,经专门的排 污管道依次进入沼气配料池、沼气池, 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 沼气用于农户 炊事、照明。 沼液 引入蔬菜温室,用作液肥浇灌绿色蔬菜。 沼渣抽出经干燥后,运往有机肥厂,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料。 绿色蔬菜生产 总投资 **万元 , 用于构建和完善现有的 **栋 日光温室 的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本项目产品主要是优质绿色商品猪、有机肥、沼气及其附属产品,各类无公害 、绿色 蔬菜。 优质绿色商品猪、各类无公害 、绿色 蔬菜提供给市场,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富市场的菜篮子,沼气用于 公司 使用,沼液用于蔬菜叶面喷洒和菜地施肥,达到增产目的。 二、项目完成 时达到的阶段、资产规模、增加就业人数等 根据项目情况,预计整个项目从前期准备到投产使用约需 24 个月。 项目投入使用后,第一年达到设计能力的 70%,第二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 、 目标:项目完成时, 生态养殖场年为社会提供育肥猪 **头,为大型沼气工程提供猪粪 **吨。 有机肥厂年生产有机肥 *万吨。 沼气工程年产沼气 *万立方米,年产沼肥 **吨。 绿色蔬菜设施生产示范园区,年向社会提供绿色蔬菜 **吨。 ( 2)、经济指标:项目完成时, 养猪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 ***万元,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 33%计取,年缴纳所得税 **万元,税后利润 **万元,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 15%计提,年提盈余公积金为 **万元。 沼气 工程 年可产生直接效益 **万元,沼液、沼渣可以提高蔬菜产量约 2040%,本设施主要体现在环境生态效益、节能效应和社会效益,其远高于直接利益,其他任何环保工程都与之无法相比。 有机肥厂 年产有机肥 *万吨,按每吨 **元计算,年可增加产值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 蔬菜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为 **万元,根据国家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蔬菜种植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 **万元,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 15%计提, 年提盈余公积金为 *万元。 年总体利润总额可达 **万元。 (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猪) 对比与分析: 项目 时间 日增重 瘦肉率 母猪胎次产活仔数 项目实施前 750g 55% 头 项目实施后 920g 65% 头 新增就业人数 本项目投产后,可以新增劳动定员 30 人,其中技术及管理人员 4 人,生产及辅助工人 26 人。 新增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从当地招聘已有经验者,工人可委托当地劳动部门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新增定员详见下表: 12 序 号 名 称 人 数 备 注 1 管理、技 术人员 4 2 生猪、 沼气、蔬菜 生产员 18 3 有机肥 加工人员 6 4 其他辅助人员 2 合计 30 主要创新点(创新内容、创新程度、创新难度、创新效果): 一、本项目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了以下内容: .发酵床养殖技术 .固液分离技术 .厌氧发酵生物技术 .沼气净化和利用技术 .高效复合有机肥技术 养殖废弃物经过综合处理后,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走规模处理和综合利用的道路,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了生态农业大循环。 二 、主要创 新点 本项目以沼气工程和有机肥加工为纽带,连接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多业结合并良性循环,显然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并且由于农业有机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在项目区内实施该工程,是改善项目区内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种猪场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具体创新点如下: 发酵床养殖技术 育肥猪的饲养,全部在发酵床生态猪舍内进行。 猪粪尿直接排泄在垫料上,不流向舍外,真正实现了粪污零排放;猪只生存环境明显改善,不适合蝇蛆生长,臭味减少;猪只抗病力增强,生产效益提高;垫 料较长时间 (一般 23 年 )清理一次,成为高档有机肥料。 大幅度节约了生产成本。 13 有机肥料 生产 我国生物有机肥料的发展与国际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目前全国大约有 1000多个中小规模的生物有机肥厂,但大多采用落后的生产技术,没有稳定的原料和技术做依托,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有机肥生产现代化和规模化。 本项目在总结国内外有机肥生产技术基础上,经充分研究论证,选择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肥生产工艺。 其技术 创新 点如下: ( 1)多菌种复合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选用多种细菌、放线菌,并使用其成功复合,它们之间互不拮杭,并 有互惠共生作用,各菌种相互发挥效力, 6 天左右即可使猪粪便发酵充分,能有效去除臭味,使猪粪便快速腐熟。 ( 2)多功能 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除能促进畜禽粪便快速腐熟外,还能分泌多种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与植物根系接触后,刺激植物生长,调节新陈代谢,提高植物的综合抗御能力,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 3)成本低 该项目有机肥生产成本比其他传统方法每吨低约 50 元。 污水处理 地下 式固体厌氧反应器 ,是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悬浮固体有机物原料的反应器。 原料从底部进入消化器内,与消化器里的活性污泥接触,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 未消化的有机物固体颗粒和沼气发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滞留于消化器内,上清液从消化器上部溢出,这样可以得到比水力滞留期高得多的固体滞留期( SRT)和微生物滞留期( MRT),从而提高了固体有机物的分解率和消化器的效率。 冲洗母猪舍、保育舍产生的粪污水,经专门的排污管道依次进入沼气配料池、沼气池, 经过 厌氧发酵池 处理后产生的沼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 该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 好、易降解的特点,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除用于花卉蔬菜等的肥料外,剩余沼液须回流至集水池,经过好氧处理后达标回用或排放。 针对该沼液含氨氮较高的特点,通过预处理可将溶于水的挥发性氨氮部分去除。 沼液中的有机物则通过生物法进行处理。 即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 14 降解,达到净化水质、消除污染的目的。 其创新性和先进性在于: ( 1)对传统 厌氧发酵池 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增设了 沼气并联收集 系统。 ( 2)对传统的分离器进行了改造, 使 回流水池与 厌氧发酵池 形成整体结构。 **公司 “猪 — 肥 — 沼 — 菜”生态循环经济 模式 工艺流程图 粪污冲洗水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项目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项目技术及工艺路线、产品结构,技术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 一、研究方法 引进发酵床生猪饲养管理、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及产业化经营模式;引进、研发有机肥生产加工技术;引进、革新沼气生产工艺。 二、技术路线 ( 1) 发酵床生态 养殖场 繁育技术方案 : 养殖场 猪舍 发酵床 沼气配料池 部分猪粪 有机肥厂 沼气池 发酵床垫料 蔬菜温室 沼渣 沼液 有机肥 沼气 燃料 有机废弃物 15 本项目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繁育三元杂交猪,其繁育技术方案示意图见下图。 X 生猪 繁育技术方案示意图 ( 2)有机肥加工技术方案: A、产品质量标准 产品应符合有机肥 NY52520xx 标准。 B、生产方法 本项目采用生物发酵工艺,将畜禽粪便、作物秸杆、污泥和农副产品加工有机废弃物等快速腐熟,建设年产 *万吨有机肥项目。 以减少禽畜粪、秸秆等对环境的污染,促使广大农民使用 价廉物美的(生物)有机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a 生物有机肥加工工艺流程: b 有机肥发酵生产流程 : 长大( 大长)♀ 杜洛克 ♂ 三元仔猪 育 肥 出售 16 C、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 发酵温度变化、周期控制和翻堆技术 a 物料堆好后开始测定并记录发酵温度,测定距发酵堆表面 30 厘米左右深处的温度。 b 通常当堆温达到 50℃左右时,翻堆供氧。 上下内外翻匀,利于充分发酵。 堆温升到 60℃以上后,每 2~ 3 天翻堆一次,堆温达 75℃以上时必须立即翻堆降温。 将发酵堆温度控制在 60~ 70℃。 有通风条件的,可通风供氧(不必翻堆)。 堆温若在 4~ 5 天内达不到 50℃,也要立即翻堆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堆温迅速上升。 c 经多次翻堆(或通风),堆温开始下降,不再反弹,一次发酵即告结束。 然后将堆料翻到另处集中静置堆放,进入后熟 阶段,约需 10~ 15 天以上,不必再翻堆或通风。 d 在上述工艺条件下。 一般以牛粪为原料的,堆温在 2~ 3 天内就可升到 50℃以上,此时堆料即无臭味,翻堆 3~ 4 次,约需 10~ 15 天完成一次发酵。 以其它粪便为原料的,堆温在 1~ 2 天内就可升到 50℃以上,此时堆料也无臭味,翻堆 2~ 3次,约需 7~ 10 天完成一次发酵。 ( 3)沼气工程技术方案: 17 厌氧发酵沼气发生装置,并根据实践,进行优化改进,四季均可运行,占地少,投资小,保温效果好,暖季 公司作为生活燃料 ,寒季 用于猪。市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申报书完整版(“猪—肥—沼—菜”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与构建)(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