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0808工程管理流程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制成果和保护措施; 4) 工程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审查总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 5) 工程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审查总包单位提供的专业分包商的资格。 . 项 目开工 . 工程管理中心办理施工报建手续 ,以获得《施工许可证》。 . 开工前项目开发中心负责组织完成规划放线、定位交点工作。 . 总包单位提交《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监理 单位 应审查 总包 单位报送的 《 工程开工报审表 》 及相关资料,具备以下开工条件时,由 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中心 签发: 1) 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 2) 征地拆迁工作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3) 施工组织设计已 审核完毕 ; 4) 承包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机具、施工人员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 5) 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等已满足开工要求。 . 工程管理中心、工程分管副总审核,总经理 审批《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 工程项目开工前 ,工程管理中心总监代表公司 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 工程分管副总、预算合约部参加。 会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工程管理中心 、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2) 工程管理中心总监 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7 / 49 3) 工程管理中心 介绍工程开工准备情况; 4) 工程管理中心 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5) 工程管理中心 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6) 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7) 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 会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 8) 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由 工程管理中心 负责起草,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3. 支持性文件 . 《施工图纸交底管理办法》 .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管理办法》 . 《项目工程管理办法》 4. 相关记录 . 《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第二节 施工图交底 管理办法 1. 流程概况 流程目的 预防施工图错漏给施工造成的困难或导致不必要的产品缺陷,避免施工图设计与现有施工技术水平不匹配而使设计意图无法实现;使施工人员及相关人员了解设计意图、结构体系、设备系统、技术重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要求等,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适用 范围 1. 适用于 工程主体 施工图的交底会审工作 ; 2. 分部分项工程,土建、安装、室内装修、景观、市政等专业分别进行施工图交底会审; 3. 相关技术交底同样适用。 定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对整个项目进行通盘考虑,全面规划,以达到优化各种工序所 需的人力、物力、时间,确保按合同要求完成。 流程主导及 参与部门 总工办、工程管理中心、预算合约部 部门 流程中承担职责 工程管理中心 1. 负责移交施工图纸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并监督其审图工作; 2. 汇总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书面审图意见; 3. 参与施工图交底。 总工办 1. 负责组织施工图交底工作 ; 2. 负责发放施工图纸给工程管理中心; 3. 负责与施工图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4. 负责整理《施工图交底记录》及正式版施工图的存档、发放。 8 / 49 预算合约部 1. 参与施工图交底会审。 2. 工作程序 . 图纸审阅及优化 . 工程管理中心在收到总工办提供的施工图后,应立即组织进行工程管理中心的图纸审查,对图纸进行分专业的仔细审阅,并汇总。 . 图纸会审 . 总工办收到设计单位图纸并 经 内审及 审图机构审图合格 后,在移交单上签署审阅意见移交工程管理中心(包括图纸清单)。 . 工程管理中心将图纸及相关工程标准分发给施工、监理单位有关专业工程师,规定 合理的 审阅 时间 ,并监督其审阅工作。 监理、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心规定时限内书面反馈审图意见。 . 工程管理中心专业工程师也需仔细审阅图纸 ,把各工种图纸中的相互配合差错及不合理,不明确,不经济或与原审定的扩初设计有异的地方详尽摘录汇总 ,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并记录在工作笔记和审图要点 记录 表中。 . 将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中心内部各专业工程师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 , 与总工办各专业设计师做好沟通与交流。 总工办负责将各方书面审图意见移交设计院各专业工程师,总工办各专业设计师负责督促设计院各专业工程师在图纸会审前,做好准备,在图纸会审 时能直接给出回复意见。 . 在工程管理中心、施工、监理等单位均对图纸熟悉之后,工程管理中心参与总工办组织的施工图交底会。 . 总工办负责图纸会审的组织工作,在图纸会审完成一周内,总工办负责将各方签字确认的正式图纸会审记录下发给工程管理中心,由工程管理中心下发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最终图纸会审结果下发后,由于工程管理中心组织各专业工程师进行二次会审。 . 图纸会审关键问题,详见以下各专业审图要点: . 土建部分: 1) 基坑开挖及基坑围护。 2) 基础形式的选择。 3) 主体结构中的结构布置选型、钢筋含量、节点处理等问题。 4) 四大渗漏:屋面防水 、外墙防渗水、卫生间防水、门窗防水。 5) 内墙粉刷。 6) 楼地面做法。 7) 土建与各专业的矛盾问题。 8) 工程施工中的可行性问题。 9 / 49 . 配套部分: 1) 给水管供水量及管道走向、管径要满足最不利点供水压力需要,且满足美观需要。 2) 排水管的走向及布置是否合理。 3) 管材及器具选择是否符合规范及甲方要求。 4) 管材及器具选择是否符合规范及甲方要求。 5) 消防工程设计满足美观及消防局要求。 6) 水、电、煤、消防等设备、管线安装位置设计合理、美观且与土建图纸不相矛盾。 7) 煤气工程满足煤气公司的审图要求。 8) 总体图纸布局、管位布置合理,管材选用合理。 9) 用电设计容量 和供电方式符合供电局规定要求。 10) 强、弱电室内外接口满足电信局、供电局及设计要求。 11) 室内电器布置合理、规范。 . 《图纸审图要点》中列明的各点,审图责任工程师应一一对照。 . 交底 会的议程 . 交底会议分主体施工图交底和每一分部工程及专项施工技术交底三类。 主体施工图交底必须在主体工程开工前 10天完成;分部分项施工图交底必须在动工前 5天完成。 . 出席对象 1) 甲方: a) 总工办:总工室主任、各 专业工程师(根据需要参加); b) 工程管理中心 :中心总监 、 各专业 工程师(根据需要参加) ; c) 预算合约部:项目预算员、采购工程师。 2) 设计单位:设计总负 责人、各 专业 设计负责人、设计 师 ; 3) 施工方:总包单位的技术主管部门负责人、现场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各工种施工员 、内业 ; 4) 监理方:总监、现场各工种的监理 工程 师( 包括监理 员)。 . 会议内容 1) 总工办主任 主持会议,针对会议中出现的问题指定 设计单位设计师及总工办 专业工程师解答。 2) 由设计总负责人 就图纸的设计意图、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说明 ,由各 专业 设计负责人介绍本 专业 的主要设计特点。 3) 分工种召开工种会审会议,甲方人员按事先分工安排,出席各工种会审会议,确定记录人员,按标准格式作好记录,代表甲方发表会审意见。 设计单位解 答提问,当场不能答复的或需要另行出图的应签认解决期限。 4) 监理单位应站在甲方的立场上,对照施工图与已审核过的扩初图纸是否有矛盾,是否全面反映了业主的功能要求和建筑标准,政府各专业建筑管理部门对扩初的审查修改意见是否都在施工图中得到落实。 10 / 49 5) 施工单位从施工实施角度出发,校核各工种图纸本身之间,相互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和表达不清 、容易产生歧义的情况,局部构造是否缺图,工艺和用料等是否缺少施工说明,尺寸是否有差错,预留洞孔是否遗漏,管道密集和交叉的部位是否有标高重叠等等,并对照自身的技术、设施条件是否有无法施工的情况。 6) 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甲方和监理单位应作客观分析。 施工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出种种理由要求变更 时( 例如有些分项工程施工难度大,利润薄 ) ,甲方和监理单位应该在保证建筑和施工安全,确保使用功能不降低,造价不增加的前提下,考虑施工单位的建议,明确发表同意、不同意或约期答复的意见。 . 总包单位各专业工程师 负责各工种会审记录的整理 、 汇总 形成《施工图交底记录》 ,经工程管理中心 专业工程师、部门总监 审核 ,总工室 确认后交给设计单位给予答复。 . 《施工图交底记录》 必须按施工图分发份数复制,由各参会单位加盖公章 后进 行发放并存档。 . 施工图交底引起的设计变更,按照总工室 、预算合约部 《设计变更管理流程》执行。 . 工程管理中心获得并保存正式版施工图,包括终版施工图、《施工图交底记录》及相关变更。 3. 支持性文件 . 图纸、规范、内部流程要求 . 合同 4. 相关记录 . 《电气专业图纸审图要点》 . 《给排水专业图纸审图要点》 . 《土建专业图纸审图要点》 . 《施工图交底纪录》 第三节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管理办法 1. 流程概况 流程目的 确保项目的工程总体进度、关键节点、技术标准、现场安全文明在满足质量标准 和投资控制目标的前提下达到合同要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发项目 工程施工前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核。 定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对整个项目进行通盘考虑,全面规划,以达到优化各种工序所 需的人力、物力、时间,确保按合同要求完成。 流程主导及 参与部门 工程管理中心、总工办、预算合约部 部门 流程中承担职责 11 / 49 工程管理中心 1. 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并进行跟踪检查。 2. 组织重大专项施工方案评审。 3. 当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组织设计》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 4.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调整方案。 总工办、预算合约部 1. 参与施工组织 设计 方案 审查。 2. 工作程序 .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 工程管理中心要求施工单 位在进场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含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工程管理中心审核。 .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单位组织架构; 2) 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3) 施工机具配置及其布置; 4) 安全施工措施和安全预案、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5)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 施工质量计划及保证措施; 7) 施工资源计划(含资金计划); 8)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9)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措施等。 .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 . 总包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 给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在 3日内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符合要求后交工程管理中心,不符 合要求应退回施工单位修改完善。 . 项目主体施工前,工程管理中心负责组织总工办、预算合约部、主体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参加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会。 对 《施工组织设计》的 施工总平面布置、现场临水临电布置、现场机器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审查, 并考虑平面布置是否符合销售配合的要求。 审查结果记入《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表》。 . 专项方案(基坑支护、高支模、玻璃幕墙、钢结构等) 中涉及“四新”技术及重大技术专项方案需要报工程管理 中心 组织 总工办、预算合约部和外部有关专家等 进行评审,工程 分管领导 审批。 . 施工单位对审查问题进行汇总并修改。 . 施工阶段调整 . 施工单位 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中心对其实施有效监控,若发现有违《施工组织设计》的操作,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 如有需改变施工组织设计内容,需报 监理单位、工程管理中心,经 工程管理 中心总监 同意后方可实施。 12 / 49 3. 支持性文件(无) 4. 相关记录 .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记录 表》 13 / 49 第二章 施工过程 管理 (要求落实工作内容、执行工作内容) 第一节 工程会议 管理办法 1. 概况 目的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召开各项会议,规范 工程管理中心各类会议的组织 、协调,提高会议质量。 适用范围 项目工程管理全过程的各项会议管理工作。 定义 无 主导及 参与部门 工程管理中心、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 部门 流程中承担职责 工程管理中心 1. 组织工程建设交流会、月度例会、部门例会、施工单位履约评价会及专题会议; 2. 负责相关会议的会务工作及会议纪要的编制和下发; 3. 负责会前资料准备; 4. 负责相关会议会后决议执行跟踪。 相关职能部门 根据工程管理中心通知参加相关会议,并负责会议资料的准备。 2. 工作程序 . 各项会议准备 . 工程部 作为 会议组织部门应按照预先确定的会议计划,及时用发放 会议通知、工作联系函、电话、传真等形式,告知需要参加会议的人员: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