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新居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0mm 木枋作楞,楞距 200mm,按楞距在支承架上横杆上布好楞木后,楞木要制墨、刨光,在楞木上满铺竹胶板,用圆钉固定在楞木上,注意竹胶板周边压梁侧模,但不得伸入梁内。 支架若是大头撑,直接在大头撑在铺钉木枋,然后铺压竹胶板,并用圆钉固定。 竹胶板间接缝要严密,截口整齐,两竹胶板间 的高低偏差小于 2mm,接缝粘贴封口胶防止漏浆。 23 钢管架梁支撑示意图 水平支杆 @800 板 梁箍立杆 @800 24 柱支撑示意图 ⑫ 柱模安装 以轴线控制点为依据,按程序弹出柱轴线和边线,用 C30 细石砼,依据柱边线作 50mm 高导柱,以控制柱模板底部位置准确。 柱模采用木模,圆柱采用 1mm 镀锌铁皮与 40179。 50 的木枋制作,矩形柱、L 形柱采用覆膜竹胶板定型木框模板。 模板上要弹好中线。 柱模立好后,根据柱模板上弹的轴线吊正,与立的满堂架连接牢固。 柱 模板用钢管扣件作抱箍,每层楼不小于 5 道,各道间距约 600mm,第一道距地不大于 20Cm,为防止爆模,沿柱高间距 500mm 设道Φ 12 的对拉螺杆加强。 柱模板支好后扫地杆距地 200 柱箍 @600 对拉螺杆, 3 型扣 背杆 木模 柱 25 能拉通线的要拉通线检查柱边位置是否一致,浇筑砼后,砼初凝前对柱模再次校核,如有因砼浇筑时发生偏移的及时校正,以保证柱的垂直度不发生偏移。 在模板全部支好检查无误后清扫施工场地上的垃圾,以便砼流出时能及时清理,检查梁柱模内是否有遗留物,以防夹渣。 ⑬ 节点处理 梁柱交接点,可用定形阴角和定形阳角模板连接,以便模板拆除和保证阴、阳角方正。 梁板交接点,梁的侧模 一定要拉通线控制,保证顺直,板模订在梁模上,可防止梁侧模位移和保证阴角顺直。 梁侧模补楔加在跨度中部边角柱上下层连接的位置,在模板制安时将接头位置用一块 1m 长的模板上下层各 500 支设。 拆模时该模不拆除,在上层柱浇筑后再拆,以保证上下层砼的接头顺直和因砼漏浆影响砼的质量。 模板拆除 柱、梁的侧模拆除,在砼浇筑完后强度达到 30%以上才准拆除,拆除顺序:先拆支撑,松对拉丝杆螺帽,拆除背杆,柱箍,最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其与砼脱离;底模的拆除在强度达到 100%以上,方可拆除。 对于钢管架,先松开钢管顶撑,对拉螺栓及 木楔等再拆底模板,对于大头撑,先松对木夹,降低大头撑高度再拆底模。 拆除模板用人工传递到塔吊能吊的地方,成捆吊出,并及时打扫楼层,为后面的工作留出整洁的工作场地。 拆除的模板立即清理干净,涂刷脱膜剂,堆码整齐,以便下次使用。 质保措施 ⑪ 模板制作时要弹线,刨光以保证接缝不漏浆。 26 ⑫ 垂直度的控制一定要在砼浇筑前、后作两次校正,确保砼柱的垂直度。 ⑬ 梁、柱节点的阴阳角做成定型模板,保证其方正稳固,拆模方便。 ⑭ 梁底模严格按设计起拱,支撑牢固,梁板底模下的水平杆用双扣件固定,以防梁身下托,板下挠。 ⑮ 柱模制作时将 柱中心线或轴线弹在模板上,以便模板垂直度的控制。 安全保证措施 ⑪ 钢管选用经调直、无锈蚀的钢管,搭设间距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 大头撑间距只能以小代大,大头撑用的杉杆只能以大代小。 ⑫ 施工时,特别对大头撑材质进行选择,有虫蛀的弯曲较大的不能使用,以防整体失稳造成安全事故。 ⑬ 在模板等材料制作时,严格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施工机械,以防意外事故。 ⑭ 材料吊装,严格按限载要求,不能在卸料平台上堆积过重,影响卸料平台整体稳定性。 ⑮ 即时做好临边防护栏,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⑯ 模板拆除时严格按方案要求拆除, 特别是整体楼板拆除,相应程序不能乱,拆除时间要以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为准,不能私自乱拆。 ㈡ 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材使用重钢、达钢、水钢等大厂生产的钢材,禁止使用改制钢材。 钢筋的基本要求 27 ⑪ 各型号钢筋入场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有标志,进场时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超过60 吨。 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运进施工现场后,必须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存放,并注明数量,不得混淆。 钢筋 的堆放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实,较为平坦的露天场地存放。 堆放钢筋的下面加垫木,离地不宜小于 200m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⑫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该工程设直盘元钢采用小型卷扬机冷拉调直,冷拉率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在 4%以内,保证质量又节约了钢材。 钢筋的准备工作 ⑪ 熟悉结施和配筋图,明确各部位做法。 ⑫ 根据结构施工图和配筋图及配筋单,清理核对成型钢筋。 ⑬ 备好机具、材料。 如板子、绑扎钩、小撬棍、绑扎铅丝、保护垫块、临时固定支撑、拉筋,以及双层钢筋需用的支架等,搭设操作架子。 ⑭ 对形式复杂钢筋 交错密集的结构部位,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先后顺序,并同木工联系商定支模与钢筋绑扎的先后顺序。 ⑮ 清扫与弹线:清扫绑扎地点,弹出构件中线或边线,在模板上弹出洞口线。 ⑯ 做好钢筋的除锈和运输工作。 现浇框架柱钢筋绑扎 28 ⑪ 对基础或下层伸出钢筋进行整理,有锈皮、水泥浆和污垢的清理干净,并进行理直。 ⑫ 按图纸要求计算好每根柱子所要箍筋数量,按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原则先理好,一次性套在伸出筋上,然后立竖筋。 竖筋与伸出筋采用绑扎搭接,绑扎搭接绑扣不得少于三扣(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绑扣朝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 ⑬ 在立好的竖筋上用色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四角用缠扣。 ⑭ 箍筋绑扎的几点注意: ① 箍筋与主筋互相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交点用梅花式交错绑扎。 箍筋的接头(即变钩叠合处)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 ② 柱子箍筋变钩弯成 135 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 10d。 ③ 箍筋采用 90 度搭接时,搭接处焊接,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 10d,双面焊不小于 5d。 ④ 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的柱核心区、箍筋向距按设计要求加密。 ⑮ 垫保护层:用砂浆垫块时,垫块绑在竖筋外皮上,用 塑料卡时在外排钢筋上,间距为 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⑯ 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钩往箍筋。 ⑰ 为保证柱伸出钢筋位置准确,则采取以下措施: ① 外伸部分钢筋加 12 道临时箍筋 , 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固定。 29 ② 浇筑砼前再复查一遍,发生移位的立即校正。 ③ 浇筑砼时,注意振捣操作,不得碰撞钢筋,并有专人随时检查,及时纠正。 梁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 ⑪ 当采用模内绑扎时,先在主梁模板上按设计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工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 ,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 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⑫ 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 ⑬ 弯起筋与负弯矩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⑭ 梁的受拉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 25 时,不采用绑扎接头,小于 25 时,可采用。 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搭接,同时其搭接的截面面积应不超过其最大百分率。 ⑮ 纵向筋为双排时,其间应垫以直径 25mm 的短钢 筋。 如纵向钢筋大于25 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 ⑯ 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时,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保护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 ⑰ 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外,次梁钢筋放在主梁钢筋上。 30 现浇板钢筋施工 ⑪ 施工准备工作 ① 准备工具、用具及所需材料; ② 清扫模板上垃圾(如刨花、碎木块、电线管头等杂物); ③ 弹线或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和分布筋间距。 ⑫ 绑扎操作要点 ① 按画线间距摆放钢筋,先摆 受力筋,后放分布筋。 摆放双向板筋时,下层筋短向在下,长向在上,上层筋短向上,长向在下。 预埋件、线管、预留孔及时配合; ② 绑扎。 单向板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其余中间点可隔点交错绑扎;双向板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 绑所用一顺扣; ③ 双层钢筋的板先下层,后上层,两层钢筋间须加钢筋支架,间距 1m左右,并和上层钢筋联成整体,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 ④ 负弯矩钢筋每个扣绑扎。 ⑬ 垫保护层:保护层砂浆垫块, 1 平方米一个,垫在主筋下面,厚度按施工图纸要求。 ⑭ 注意事项:钢筋弯钩,一般图纸画的底层钢筋朝上,若弯钩高 度超过板面,则应将弯钩放斜,甚至放倒,以免造成露钩。 楼梯钢筋绑扎的操作工艺 ⑪ 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⑫ 底板钢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砂浆块。 31 ⑬ 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焊接工艺 本工程梁、柱内受力主筋优先采用闪光对焊。 ⑪ 所有焊缝为满焊,焊缝厚度 6mm,双面焊接长度大于 5d,单面焊接长度大于 10d,焊条采用 E430(用于Ⅰ级钢)和 E500(用于Ⅱ级钢)。 ⑫ 施工前进行试焊,送试验室力学性能检查合格后方可施焊。 选 择焊接技术高、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的技术工人进行各部焊接操作。 在钢筋直径的 45 倍区段范围内,焊接接头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得超过25%。 ⑬ 焊接接头的轴心偏移误差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钢筋接头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范围内,受拉区非预应力筋接头不宜超过 50%,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的部位,错开接头。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为缩短钢筋安装的工期,减少钢筋施工中的高空作业,钢筋绑扎采用先预绑扎,后安装的方法。 ㈢ 砼工程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⑪ 技术交 底:由技术人员将技术部门编制的砼工程的施工方案,对全体参回砼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技术交底。 其内容包括:框架分层、分段施工、浇筑层的实物工程量与材料数量;砼浇筑的进度计划、工期要求、质量安全技术措施;浇筑顺序及操作要点,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砼的强度等级、施工配合比及坍落度要求;劳动力的计划与组织、机具配备等。 32 ⑫ 材料、机具及劳动力的准备 ①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品种与规格是否符合砼配合比设计要求,各种原材料应当满足砼一次连续浇筑的需要。 ② 检查施工用的搅拌机、振捣器、水平与垂直运输设备的准备情况。 所有机具在使用 之前应试运转。 ③ 灌注砼用的料斗、串筒应在浇筑前安装就位,浇筑用的脚手架提前搭设好,并保证安全可靠。 ④ 对砂石料的称量器具进行检查校正。 ⑤ 作好人员安排。 ⑬ 模板及钢筋的检查 ① 检查模板安装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支撑是否稳定,模板的拼缝是否严密等。 ② 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形状、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搭接位置、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成型后的钢筋是否有松动、变形、错位等。 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钢筋工处理。 ⑭ 砼开工拌前的清理工作 ① 将模板内的木屑、绑扎丝头等杂物清理干净。 ② 对粘附在钢筋上的泥土、油污及钢筋上的水锈清理干净。 ⑮ 季节施工准备 准备好草帘、麻片等覆盖物,准备好保温用的材料。 砼工程的材料要求 本工程砼所用水泥采用北碚富皇、合川盐井、江津水泥厂等大厂生产 33 的旋窑水泥,粗骨料根据工程所在地实际情况,采用碎石和特细砂。 施工中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 3/4,对于砼空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 50mm。 砼的施工配料 施工配料是保证砼质量的重要环节之要,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施工配料时影 响砼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施工中根据水泥批号、品种、实测标号、试配多组不同气候条件的砼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称量,保证结构质量和节约成本。 其重量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水泥、混合材料为177。 2%,细骨料为177。 3%,水、外加剂溶液177。 2%。 各种衡量器定期校验,经常保持准确。 骨料含水量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增加测定次数。 砼搅拌 砼采用 JG20 机械搅拌,加料顺序为砂、水泥、石子、水,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搅拌均匀不产生离析。 砼搅拌的最短时间可 按下表采用。 砼搅拌的最短时间( S) 砼强度等级 气 温 〈 25 度 〉 25 度 〈 C30 120 90 〉 C30 90 60 砼运输 本工程采用 QTZ25C 塔吊运输,运输过程中要能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 34 离析、不漏浆;保证砼具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