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材料毕业论文浙江省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原因及对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结构、市场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的不合理容易招致高依存度下的高风险 ,他们认为“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和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设备以及能源的贸易产品结构都容易使中国受到外部环境制约。 出口市场的集中限 制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回旋余地 ,且有利于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在主要贸易伙伴内部形成。 加工贸易较大导致的贸易不平衡既不利我国取得有利的对外谈判地位 ,且因其处在全球化生产经营链条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技术含量不高 ,技术溢出效应弱小。 对战略资源如能源、矿产资源、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高易使本国经济命脉受制于人。 从综合风险看 ,彭金荣、陈利、赵瑾等多方面分析了“高位高风险” ,其中赵瑾(20xx)的分析最详细 ,他认为 :高依存意味着国际经济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加大。 进口依存度增加将潜伏引发通货膨胀的危机。 在出 口产品持续低端的前提下 ,出口依存度的上升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增加就业压力 ,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 顺差严重依赖美国和欧盟 ,逆差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和东盟等亚洲国家 ,而出口市场过度依赖美日欧 ,易受制于其贸易政策的变动和其经济景气情况。 贸易方式主要依赖加工贸易 ,这使得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减弱 ,且降低了我国贸易福利水平。 国外学者对 外贸 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从定义、计量方法等多角度诠释了 外贸依存度 ,但还没有具体到对中国 外贸依存度的研究。 三、研究的 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 论文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通过调查收集了浙江省外贸依存度问题的大量资 10 料,然后进行深入分析。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浙江外贸依存度的分析,首先介绍了外贸依存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关联因素,其次分析了浙江省的外贸依存度。 第二部分是 浙江省外贸依存度现状 ,介绍了浙江省外贸依存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阶段分析。 第三部分着重分析 浙江外贸依存度的结构性。 第四部分分析 浙江省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原因及影响。 第五部分针对 浙江省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二)可行性分析 由于要通过实证分析对 浙江省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进行 研究,故需要采集一定量的数据和贸易 事件 ,虽然这项收集工作费时较多 ,但通过网络和书面渠道完成此项收集工作是有完全有把握的。 由此可知 , 本论文要做的研究工作是完全可行的。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关键问题 : 要收集到 可靠的贸易数据和通过实际情况 分析浙江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原因及对策。 难点 : 在于目前的研究受数据等条件的限制,对影响浙江省外贸依存度的影响因素,还仅仅局限于对浙江省适宜的外贸依存度结构的构建路径做探讨。 没能提出具 体的浙江省适宜的依存度量化指标,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比较研究法以及实证分析法来研究 浙江省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 查阅历年统计年鉴、网络资源收集相关文献数据资料,通过数据来充实文章观点。 例证分析法,通过举例,摆事实论证文章提出的各个论点。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 收集资料、选题 文献综述 外文 翻译和开题报告 开题答辩 论文初稿 论文定稿 准备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 七、主要参考文献 [1]沈利生.论外贸依存度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xx(7): 1524. [2]谭祖谊.外贸依存度、相互依存度、经济开放度的比较 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20xx(11): 1216. [3]张素芳,房剑.外贸依存度测算方法的改进及对中国外贸依存度的重新估计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xx(6): 8288. 11 [4]孙跃兰.浙江省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原因及对策 [J]. 价格月刊, 20xx( 1). [5] 张友仁,夏小晶 .浙江省出口贸易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 .20xx( 11) :4451. [6] 张钱江,顾国达.出口逻辑一一浙江外贸结构的实证分析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xx. [7]肖武岭.转变浙江外贸 增长方式的对策探讨 [J]. 当代经济管理, 20xx(5):3839. [8]郭晶,黄海蓉 .浙江对外贸易风险分析,改革与战略, 20xx 第 1 期. [9]王秀芳,姚金安.适度外贸依存度的再探讨,经济问题探索, 20xx 第 4 期. [10]黄运秋 .对浙江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思考 [J].中国航运杂志 ,20xx(8). [11]李新武 .浙江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征和出口竞争力 [J].改革探索, 20xx( 9) . [12]薛选登 .外贸依存度较高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J]. 经济纵横, 20xx( 5): 2831. [13]徐留芳.我国外贸依 存度较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J]. 特区经济, 20xx( 9): 232233. [14]辛文琦.《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xx( 3). [15]陈晓霞 .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分析 [J]. 中国商贸 , 20xx( 1): 217218. [16]Nail R. Trade dependence and foreign policy pliance [J]. The International Exeeutive, 1980. [17]Joshua Aizeninan. Trade dependency, bargaining and external debt [J].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88. [18]Mike Bryant. Exploiting Trade Dependency[J]. Breakout Futures, 20xx. 八、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此开题报告。 签名: 201 年 月 日 九、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开题审查小组组长 签名: 20 年 月 日 12 浙江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翻译 译文: 外贸的作用及其影响 摘要 :: 对外贸易是经济关系中的各个经济体的反射,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部分对外关系,包括一部分生产的经贸交流。 在简化平衡的理解下,它通常是预先假定好的,这种交换的对象就是这种生产的一部分,它超出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成为了出口的对象,或反之亦然,不能被国 内生产所满足的这部分国内需求,因而必须用进口来弥补。 然而,在现实中,整个过程实质上更加复杂,因为整个系列的原因(价格,贸易,政治等)常常导甚至出口那些考虑到购买的需求可能已经实现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产品,另一方面,大多数的商品类别属于进口,那些和国内生产竞争的产品也包含其中,这样确保了更广泛的品种的供应。 关键词 : 外贸的功能,转换功能,经济增长的因素,国内经济落后的因素,经济开放性的测量和形式,外贸影响的评估 外贸的功能 对外贸易是历史上最古老并且仍然是外部经济关系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对个别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 大大加深即在整个二战时期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际贸易的发展属于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活力的要素。 而且,它不仅代表在定量水平的动态发展,而且从个别国家的结构性变化来说,它也是复杂的国际贸易流动。 与古典理论,新古典主义以及现代外贸理论相协调,它可以说是目前影响个别国家双方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外贸所属的决定性因素 (Jeniček 20xx)。 综观个别国家的外贸在经济中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在考虑到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类型的依赖上的巨大差异。 然而标记普遍有效的功能还是可能的: –转换功能,即对外贸的影响形成内部 的经济平衡水平。 –增长功能,即实现“节省时间”的观点,通过参与国际劳动分工,节省了国家劳动。 –外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障碍。 –国民收入的增长(下)降和出口增长(下降)的相互之间的作用。 转换功能 外贸的转型影响表明了历史上与国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含义。 外贸变化(变换)国家的生产结构,有关于国家的资源,成为所要求的结构中的领域使用(中间以及最终)。 外贸的转换功能在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中尤其显著,在那里进口流量是克服生产资源限制的前提,分别在它们的使用效率上(考虑到内部市场范围)。 因此,通过进 口某些无论是被自然条件限制(原料不足的资源,有限的区域,土壤和气候条件)还是经济条件限制(就给定范围的国内市场国内的生产成本是比较高的)的产品可以进行纠正。 考虑到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外贸转型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带来 13 了可观的增长需求分化。 同时,生产的专业化成长是更加发达的经济体所特有的,也就是通过有效地缩小生产分类,同时扩大消费品种要求必然增加进口(在这个意义上,进口被理解为另一极的研究的证明,也就是所谓的被动专业化)。 对外经济的影响通过改造生产要素在国际层面上的水平可以克服这些不受约束或在一定时 间框架方面的国内限制。 例如,在当代外籍劳工的使用方面,在一定时间框架方面的进口。 例如,当代外籍劳工的使用,进口是指利用专门的设备,使其开始加速国内生产指利用,利用外国贷款来延伸给定时期内的国内资源等。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国内再生产过程中的流畅性上的潜在的外贸的积极影响(或外部经济关系)。 外贸转型在时间分散上的影响,它的实际内容,仍然更多的从最终产品的各个生产阶段的输出(从产品专业化到个别零部件专业化的转化)的国际交流中来。 作为一个更高类型的外部经济关系在国民经济上的转型影响,它被认为是所谓的传输功能。 当基 本的转换功能通过进口商品或者借鉴外国生产要素成为是国内生产和国内资源的替代的一种工具时,传输功能是信息传输的一种工具,是为了利用国内科目决策过程从外部环境进入国内环境的标准和刺激。 这种传输功能被一些作者在最广范的意义上标记为“从国外学习”的过程,它被视为在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个别国家经济的外部经济关系中最具有活力和最重要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因素 通过国际外贸交流来纳入国家进入国际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普遍的原因是节约国家劳工使用,换句话说,就是履行时间经济的原则。 从增长效应的观点看,重要的是国内生产和通过 进口商品或利用国外资源来取得的家庭资源替代品。 在国际范围内应用经济的时间原则是在孤立的国民经济框架中在发展的可能中提高增长率的来源。 外贸增长功能可以形成经济的专业化档案,即在相对较小的经济体中,在那里国内经济结构受出口效率和在国际市场上特定国家产品的竞争力的影响相当大。 经济开放度的测量和形态 在其外部环境的经济开放性水平的基本特征中,通常属于外贸(出口,进口,营业额)在总的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实体的份额。 它的另一个特征是,那些表达出口结构和进口流量,常标记为开放的形态。 除了从经济开放性的测量和形态的定量观 点看,在出口和进口活动中国家劳动评价水平表达的效率方面也非常重要。 作为经济开放的世界水平的指标,通常用出口,进口,成交率来聚集经济活动,即出口率,进口和成交对于国内生产总值。 为了确保较高的比较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和世界价格的非一致性的理解不一致的问题),世界统计系统遵循人均出口美元的外贸营业额指标。 目前各国经济相互关联的外部环境和以前当外贸交换曾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唯一形式时是不同的特征。 目前,它被认为是一个广范的双向流动,不仅是材料,金融,信贷,劳动力,而且,还有仍在增长的动力,非物质流动:信息,学习 ,技术服务,科学和研究成果的形式专利,许可证,知道如何最广范的意义。 除了非物质流动份额的大幅度增长,也改变了外贸商品的特征。 从最终产品的交流看,这个平衡转移到中间产品的交换作为部分舞台过程的结果。 这意味着从垂直到水平的商品交换的过渡,从跨部门到部门内甚至企业内部交换(零件,结)。 因此,对外贸易变成仍然更加直接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的结果,而且在生产前舞台,科研,项目,投资。 14 一个达到世界水平的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进行的实证分析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即个别国家纳入劳动力依赖型经济的国际决策存在一定的一般倾向。 这 些倾向其特征在于以下的相关关系: –国家经济规模和开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经济规模越大,平均相对纳入国际分工的劳动力越少,对于较小的经济体,反之亦然。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纳入国际分工的劳动力水平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经济越发达,就会越密集,在可比的经济规模下,纳入国际劳动分工的劳动力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来的多。 表示开放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出口的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的经济水平,例如和美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