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单位申报示范文本: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申报资料汇编示范文本内容摘要:
4 美发的染烫发操作间 ( 区 ) 无独立排风设施,或与 集中空调相通 ;扣 4 分。 (区) ※ 经营面积 50 ㎡以上未 设立专用密闭消毒间 ;经营面积 50 ㎡以下未设清洗、消毒专区 ;不予评定等级。 消毒间 未 正常使用;不予评定等级。 消毒间面积与接待能力不相适应;不予评定等级。 、消毒间(区)环境 2 消毒间(区)环境不整洁 ;扣 1 分。 有饮水机、制冰机、开水锅炉等杂物;扣 1 分。 (化学、物理消毒可二选一) ※ 未配备消毒所需的水池;不予评定等级。 未配备高温消毒设备;不予评定等级。 器 2 无消毒药物配比容器;扣 2 分。 4 无消毒药物;扣 4 分。 无有效卫生许可批件;扣 2 分。 6 清洗、消毒设施标识不清楚,清洗消毒程序不正确;扣 6 分。 4 设立公共饮具保洁柜并无明显标识;扣 1 分。 未设立棉织品等布草保洁柜,无明显标识;扣 1 分。 保洁柜存放杂物;扣 1 分。 公共用品用具未密闭保洁存放;扣 1 分。 (柜) 2 未配备从业人员更衣间或更衣柜 ;扣 2 分。 4 卫生间无独立机械排风装置;扣 4 分。 4 有积水;扣 1 分。 有积粪(尿垢);扣 1 分。 有蚊蝇;扣 1 分。 有异味;扣 1 分。 公共用品卫生要求 专用工具 4 未配备供患 头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使用的专用工具 ;扣 4 分。 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工具未单独存放 ;扣 2 分。 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工具无明显标识 ;扣 2 分。 、毛巾的配备 4 洗头池与座位之比小于 1: 5;扣 2 分。 美发场所毛巾与座位比小于 3: 1;扣 2 分。 2 未配备撤换脏棉织品专用存放容器 ;扣 2 分。 脏棉织品专用存放容器无明显标识 ;扣 1 分。 4 客用物品未一客一换;扣 4 分。 客用物品更换记录不齐全; 扣 2 分。 6 有过期产品;扣 6 分。 产品标签标注 不 全; 缺 件 缺一个标注扣 2 分,扣完为止。 产品有效卫生许可批件 不全 ;缺 件,每件扣 2 分, 扣完为止。 通风系统 4 无通风管道清洗资料;扣 1 分。 无空气过滤、冷凝盘管、加湿器等设备清洗、消毒记录;扣 1 分。 无开放式冷却塔清洗、消毒记录;扣 1 分。 无空调系统竣工图;扣 1 分。 4 过滤网、过滤器、机房等有积尘;扣 1 分。 冷却塔中冷却水消毒液浓度不达标;扣 1 分。 开放式冷却塔未远离公众通道及设置有效隔挡设施;扣 1 分。 新风取风口未远离污染源、开放式冷却塔、排风口;扣 1 分。 总分 106 分,合理缺项项目共 分,应得分共 分。 被监督单位陪同人(签字): 卫生监督人员(签字):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XX 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自查报告 XX 单位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住宿业卫生规范》、《住宿场所的消毒方法》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对照酒店前期的卫生管理工作,认真完成了关于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项目的自查工作,重新制定并完善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改进了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方法,明确了卫生管理责任。 经过积极改进,酒店目前的卫生管理已基本符合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 管理标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基本健全,公共区域 及客房、消毒间、备品库、布草间、工作间、洗衣房等卫生清洁、消毒设施设备配置较为齐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维护保养以及预防病媒生物设施的管理也较为完善。 根据《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的各项评查内容及评查标准、合理缺项、未具备项目等,通过自查,总分 128 分,合理缺项项目共 12 分,应得分 116 分;酒店实际总得分 109 分,标化分 94分。 XX 单位 通过 此次自查, 对 前期 卫生管理工作 中存在的各项不足之处做了 积极 的 改进和完善, 努力争取被评选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 级单位”。 XX单位 年 月 日 XX 单位 卫生组织及卫生管理员设定情况 XX 单位 客房部岗位卫生责任示意图 凌海大酒店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 总 经 理 综合办 工程部 餐饮部 客房部 XX 单位 卫生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综合办主任 工程部经理 组 员:餐 饮部经理(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 厨师长 客房部经理(兼职客房卫生管理员) 质检部经理 客房部经理 客房部东楼领班 客房部西楼领班 客房部中夜班领班 客房部东楼主管 客房部西楼主管 客房部员工 XX 单位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酒店卫生管理工作关系到酒店的声誉和经营,更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 全。 因此,为了加强酒店的卫生管理, 使客房环境卫生标准化和卫生服务规范化, 保障宾客的住宿、饮食卫生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一、证照管理制度 住宿场所、 从业人员 及 健康相关产品应证照齐全。 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前厅醒目处,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有效,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备案文件复印件真实完备。 二、从 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 ,领取“健康合格证 明” 后方可上岗。 、 洗衣房、 工程部人员,应 每年 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 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 从事本职工作。 “健康合格证 明”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 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 健康疾病,治愈之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 务的工作。 可疑传染病患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 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进行一次。 人 卫生制度: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 服 ;从业人员应备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① 头发:保持头发清洁,经常洗发;头发不可遮住眼睛;男员工不准留 大鬓角,不得烫发;发长侧面不可遮耳部,后面不可者遮衬衫领;女员 工应保持发型庄重整齐;着制服时发长及肩必须束起,以盘成发髻为宜; 男女员工除染黑、棕色系外,不允许将头发染成其它颜色。 ② 胡须 : 男员工每天 必 须刮胡须,时刻保持面部整洁。 ③ 化妆 : 女员工化妆要自然清淡,不可浓妆艳抹。 ④ 手 : 指甲应短而干净, 不可涂染 指甲油 及佩戴饰物。 ⑤ 员工上岗必须穿着制服,穿戴整齐, 保持制服干净、整洁; 要勤淋浴、 勤更衣、确保没有体味; 男袜以深色为宜,与裤装颜色相近,严禁赤脚 穿鞋 ; 皮鞋要保持光洁,布鞋要勤刷洗,保证无异味。 三、公共用品购买、验收、储存及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⑴ .公共用品购买、验收、储存制度: ① 采 购的物品 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 从采购物品应做好记 录,便于溯源。 ② 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 有必要的证明文件。 ③ 验收物品时应严格把关,严禁收取濒临保质期或超过保质期的公共用品, 对复核验收标准的物品做好记录,注明供货商。 ④ 公共 用品 用具 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 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⑤ 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 10 厘米以上;棉 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⑥ 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⑦ 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使用登记。 ⑵ .公共用品 用具 消毒保洁制度: ① 消毒间人员严格按照《杯具消毒制度》及《杯具消毒程序》规定操作。 清洗消毒间 应有 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 杂物存放。 ② 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禁止重复使用 一次性用品用具。 ③ 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 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④ 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⑤ 公共用品、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清洗消毒后 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 ; 消毒后的杯具 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 用,保洁柜应有明显标记; 清洗消毒后的茶具 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 标准》规定。 ⑥ 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消毒后餐具应符合《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 (饮) 用具应分开存放 ;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 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⑶ .客用茶杯、口杯消毒: ① 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② 清洁剂:去污粉、洗洁精 ③ 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④ 存放工具:茶杯储存柜 ⑷ .消毒程序: ① 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② 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③ 用消毒剂配上一定比例的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 放一片“一片净”消 毒片; ④ 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至少 20 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 ⑤ 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⑥ 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 45 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⑦ 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⑧ 做消毒记录,注明消毒时间和操作人姓名。 ⑸ . 纺织品、拖鞋 消毒: ① 床单、被套、枕套等卧具及毛巾应一客一换,清洗后消毒。 首选物理消 毒方法,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 100℃作用 20— 30 分钟或或煮沸消毒 作用 15— 30 分钟。 不耐热的物品可用化学消毒法,有效溴或有效氯含 量为 250mg/1 的消毒溶液浸泡 30 分钟;或用二氧化氯的消毒洗衣粉浸 泡洗涤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② 拖鞋应一客一换,建议使用自备拖鞋,若使用公用拖鞋,应清洗后消毒, 或提供一次性拖鞋。 重复使用的拖鞋可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 含量 为 1000mg/1 的消毒溶液或消毒洗衣粉浸泡作用 30 分钟,清洗晾干 后备用。 四、 客房卫生清洁标准及要求 1。a级单位申报示范文本: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申报资料汇编示范文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