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电大广告法规与管理教材重点整理小抄内容摘要:
》;美容类化妆品,须持有省级以上化妆品检测站(中心)或卫生防疫站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 4)、违反表现有: 化妆品效用或性能有虚假夸大; 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式使人误解其效用的; 以美容的效果作为使用化妆品的效果,误导消费者。 第一节 广告监管体制 一、广告监管与广告监管体制 广告监管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运用国家的广告法律法规,对广告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包括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司法制裁。 行政管理: 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 律、法规和政策,对广告行业发展进行规划、指导,对广告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行业自律: 广告行业成立民间的行业组织、通过章程、准则、规范等行业标准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社会监督: 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针对广告活动中的各种不良虚假违法情形,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以及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广告监管和违法处理的活动。 司法制裁: 司法部门依法对违法犯罪广告,以及由广告行为造成的民事纠纷进行处理。 广告管理的任务 是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审查广告主体入市资格,监督检查各类广告活动主体的广告经营活动,查处广告违法 行为,维护广告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广告监管体制是指为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发挥广告积极作用而管理广告活动的一整套机制、程序和组织机构的总和。 我国广告监管体制的特点: 一是以行政监督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行政监管体制。 二是一家为主、齐抓共管的行政监管体制。 三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即承担广告市场监管职责,同时也负有指导广告行业发展的职责。 四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对广告监管工作的监督。 二、行政监管体系 1。 广告监管机关的设置: 第一层次是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第二层次是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 三层次是地市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四层次是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2。 广告监管机关的职能 国家工商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管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监督管理,包括起草、制定有关广告管理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规范广告市场经营行为,查处广告违法案件,等等;另一方面是进行行业指导和服务,包括专业好文档 制定广告业发展、政策,指导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等等。 主要履行以下六个方面的职能: (1)立法和法规解释。 总局广告司是全国广告管理的最高机关,是负责全国广告监管工作的决策、指导机关,受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务院委托起草广告法规,制定广 告管理规章和广告发布标准。 ( 2)广告经营登记。 依法履行对广告经营资格的审查和批准职能。 这是广告市场监管的基础。 ( 3)广告监督管理。 这是广告监管工作的核心业务。 ( 4)接受违法广告投诉,查处和复议广告违法案件。 查处广告违法案件,依法制裁广告违法行为是各级广告管理机关的重要职责。 ( 5)广告管理的指导与协调。 主要是协调广告监管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机制。 ( 6)指导广告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务院授权,工商行政部门还担负着指导广告行业发展的职责。 第二节 行业自律 一 、行业自律体系 广告行业自律 是指广告活动主体以行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或者以行业组织依程序制定的广告活动规则为标准,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广告行业规范 是指广告行业组织、广告经营者和广告主自发制定的约束本行业或企业从事广告活动的协约和规则。 广告行业规范主要领先行业自律组织来建立和实施。 广告行业自律的特点主要有: ( 1)道德约束:行业自律作为一种道德约束,不同于刚性的法律规范。 ( 2)自愿性:广告行业自律的目的是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每个广告企业的利 益。 ( 3)灵活性:行业自律不仅依靠大量成文的规章制度而且依靠大量不成文的制度。 ASA是英国最重要的广告行业自律机构。 广告行业自律具有其特殊的功能和政府监管不可取代的优势。 广告行业自律完全可以也应该在广告监管活动中发展其应有的作用。 二、中国广告协会 中国广告行业的自律组织是各级广告协会。 全国性的广告协会是中国广告协会,简称“中广协”,成立于 1983年 12月 7日,是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广告行业组织,其办事机构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 1994年 12月 7日,中国广告协 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广告协会自律规则》。 这是中国第一部广告行业自律性的制度规范。 2020年 1月中国广告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广告行业规则》。 1994年的同时废止。 第三节: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 是指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针对不良虚假违法广告,向政府广告管理机关进行举报与投诉,或者向政府立法机关提出立法请求与建议。 广告的社会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其一,消费者对虚假违法广告向广告监管机关或者消费者保护组织投诉举报;其二,新闻媒体对虚假违法广告的舆论监督;其三,社会公众监督。 二、 中国消费者协会 消费者组织的监督 是指消费者组织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出发,对广告进行日常监督,向有关部门投诉违法广告;同时,针对广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是社会公众监督广告活动的主要阵地。 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 于 1984年 12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三、媒体监督 专业好文档 新闻媒体因其受众的广泛性、自身的中立性、舆论的导向性,而具有无与伦比的社会监督优势。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主要是揭露曝光虚假违法广告,把违法广告的伎俩和意图公之于众,对虚假违法广告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第二章 广告法规综述 第一节 广告法规体系 一、中国广告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1982年 2月,国务院公布了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制定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 1987年 10月,在《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国务院颁布实施《广告管理条例》。 1988年 1月,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1994年 10月 27日,全国八届人大十次会议通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 1995年 2月 1日起,《广告法》正式施行。 二、广告法规体系是调整各广告活动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及其广告活动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 从法规的性质来说,广告法规体系包括广告的基本法律、主要法规、行业规章、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相关法律等几个层面。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主要法规:《广告管理条例》和《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广告管理法规是我国政治、法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门,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 广告管理法规是我国广告管理机关进行广告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 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相关法律 (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2)《反不正当竟争法》 ( 3)《产品质量法》 ( 4)《刑法》。 第二节《广告法》 《广告法》全文共六章 49条,于 1995年 2月 1日起正式施行。 《广告法》是规范广告活动的基本法,在广告法规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广告法规、规章的立法依据。 《广告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 1)《广告法》的指导思想、立法原则、法律适用范围。 ( 2)所有商业广告都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 3)广告活动包括广告经营活动和广告发布者活动必须 遵守的原则和制度,具体有各广告活动主体所应遵守的原则、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广告证明的提交与查验;兼营广告业务的条件;广告业务档案保存制度;户外广告的管理等。 ( 4)特殊类别广告的事前审查。 ( 5)法律责任,即违反《广告法》的规定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调整的内容对象 在广告监管领域,主要从以下几角度对广告进行分类管理: 1 按照最终目的来划分: 可以分为盈利性广告和非盈利性广告。 非盈利性广告主要有: ( 1)公益广告( 2)政府公告( 3)个人广告。 商业广告可以分为商品或服务销售广告和企业形象广告。 ( 1)商品 、服务广告。 宣传自己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广告形式。 ( 2)企业形象广告。 是以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为直接目的的广告。 《广告法》调整的对象是商业广告,而不是所有广告。 专业好文档 按照发布媒介来划分。 按照广告发布者的媒介来划分,大的层面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广告和新媒体广告 按照所属行业来划分 按照投放行业来划分,有食品广告、药品广告、医疗广告、家电广告、汽车广告、化妆品广告、房地产广告等。 三、调整的主体对象 《广告法》所调整的行为主体包括: 第一,广告活动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 者、广告发布者,在委托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活动中发生的民事关系。 第二,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监督、管理、检查广告的各种活动中发生的广告管理关系。 第三,广告审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审查广告的各种活动中发生的广告审查关系。 第四,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产品或服务的各类市场中介机构、社会团体有其他组织,在参与广告活动中发生的关系。 第五,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广告审查机关、司法机关,在进行广告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解决广告活动纠纷中发生的关系。 1。 对广告主的管理 《广告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了推销商 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广告管理机关对广告主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保护广告主依法从事广告活动的权利;其二,保证广告主的广告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违法广告行为,广告主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广告管理机关对广告主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求广告主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提供主体资格证明。 第二,广告主的广告活动应当在其经营范围或者国家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其经营范围或者国家许可的范围从事广告活动。 第三,广告主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者广告,应当委托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第四,广告主必须提供保证广告内容真实、合法的有效证明文件或者材料。 第五,广告主应当依法早请广告审查。 第六,广告主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规定。 第七,广告主发布烟、酒广告,必须经过有关管理机关批准。 第八,广告主设置户外广告应当符合当地城市的整体规划,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下实施。 2。 对广告经营者的管理 《广告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加强对广告经营者的管理是广告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 1)广告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 广告经营者必须经过国家广告登记、注册机关的批准,并依法取得广告业务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广告活动。 合法成立的广告经营者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 2)对广告经营者的基本规范管理。 根据我国现行广告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广告管理机关对 广告经营者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告经营者应当具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制作设备,并依法办理公司或者广告经营登记,方可从事广告活动。 第二,广告经营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 件,核实广告内容。 第三,广告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复审、业务档案保存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第四,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使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第五,广告经营者设置户外广告时,应当遵守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城建、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的规划,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监督实施。 第六,广告经营者在广告活动中禁止垄断和从事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竟争行为,禁止以任何形式欺骗 客户和消专业好文档 费者。 第七,广告经营者承办或者代理广告业务,应当与客户、广告发布者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八,广告经营单位的注册制度。 ( 3)对广告经营者的审批登记管理。 对广告经营者的审批登记管理,是我国广告管理机关依照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对广告经营者实施全面管理的开始。 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应当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广告经营者的审批登记程序是确认广告经营者合法经营资格的必备法律手续,主要包括受理申请、审查条件、获 准资格、发放证照四个阶段。 3。 对广告发布者的管理, 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得其他经济组织。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介。 广告管理机关对广告发布者的基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广告发布者经营资格的管理。 2对广告发布者提供的媒介覆盖率的管理。 3对广告发布者利用媒介时间、版面和篇幅刊播广告的管理。 第三章 广告活动的基本规范 第一节 广告活动的基本原则 广告法规的。20xx年电大广告法规与管理教材重点整理小抄
相关推荐
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 循环中,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C。 面方案是指 B。 A.明确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B.展开施工作业技术活动 C.对A.成本预测 B.成本计划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 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 D.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 5.合同中综合单价因工程量变更需调整时,合同另有约定外,工
标时 ,将与该指标相关但又不同的指标加以对比 ,分析其相互关系的方法称为对比分析法 1(√)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 ,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 ,应与该经济指标实际与基数的差额相等 1()在进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分析时 ,需要计算成本降低率 ,该项指标是和成本降低额除以实际总成本计算的 1(√)在进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时 ,由于产品产量因素的变动 ,只影
合计3500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保本额和各产品的保本额答案: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项目分配费用分配数量分配率 分配金额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供电车间680025000180004860200054050001400锅炉车间5032629850040006048069552合计11832868010201952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585247。 20=
高效率的财务预算机制,规范各层阶成员企业经营理财行为,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确立财务的服务意识,积极能动地为经营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资金供应、创新性的价值咨询论证和有用的决策信息支持。 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公司财务资本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亚层次经营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彼此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制度、决策督导机制
)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A. 流动资产 C. 速动资产 65.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它是企业( A )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A. 负债总额 66.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账面值)的比率,反映了( B)的收益能力。 A. 债 权 人 B. 股东 C. 企业 67.基于战略管理过程的集团管理报告体系,应在报告内容体现:战略 及预算目标;( A );差异分析;未来管理举措等四项内容。 A.
立的前提。 () 1在企业集团的组建中,管理优势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 1产业型企业集团在选择成员企业时,主要依据母公司战略定位、产业布局等因素。 (√) 1从财务管控角度,集团总部与集团下属单位之间不存在:“上 — 下”级间的财务管理互动关系。 () 1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大体分三种类型,即 U型结构、 H型结构和 M 型结构(√)。 1从企业集团发展历程看,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