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示例内容摘要:
利用率就更低了 ,国内真正用上 EDI(EDI 是英文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缩写 ,中文译为电子数据交换 ,它是一个交换商业数据的标准格式。 )的零售企业几乎没有。 物流信息化运用层次低 ,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 ,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配送中心是供应商与店铺的桥梁和纽带 ,对于零售业的物流活动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相当落后 ,主要表现为 :1 配送率低。 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配送中心进 行统一配送的比例非常低。 据零点研究集团调查报告显示 ,在我国 304 家已经开展配送的商业企业中 ,20%的企业统一配送率在 40%左右 ,67%的企业的配送率介于 50%一 70% 之间 ,配送率达到 7O%一 9O%的商业企业不足 15%。 而在零售业高度发达的国家 ,零售业物流中统一配送率一般在 8O%以上。 物流中心不能实现统一配送 ,连锁零售企业各门店的“统一采购” 就无法实现 ,综合采购成本的优势也无法发挥。 (2)配送中心设施陈旧、落后。 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 ,设施落后 ,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 ,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 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 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功能相对比较单一 ,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完全对外开放 ,外资零售巨头在我国的扩张必将更加疯狂。 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及时解决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零售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与协商 ,采用不同的物流模式。 在零售企业的交易活动中 ,零售物流的承担者不同 ,发生物流的地点及路径也不同。 根据零售物流的承担者 (物流费用由谁承担 ),可以将零售物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 :供应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M1)。 零售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M2)。 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M3)。 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又称为“第三方”物流模式。 (1)供应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包括 :①供应商→消费者 (M11),即零售物流全部由供应商承担 ,零售企业只起展览商品、媒介交易的作用。 ②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 (M12),即由供应商将商品送至零售商 ,再由零售商负责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或消费者自己取回。 ③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 (M13),即供应商将商品送至零售商 ,零售商委托物流商将商品送至消费者。 (2)零售商主导 的物流模式 ,主要是①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 (M21),即零售商到供应商处提货 ,并负责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或由消费者自己取回。 M12 和M21 从形式上看是相同的 ,但实际上有根本区别 :M12 物流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而M22 物流费用则由零售商承担。 ②供应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费者 (M22),即零售商到供应商处提货 ,然后在需要时委托物流商将商品送至消费者。 (3)物流商主导的物流模式 ,主要是物流商→消费者 (M3),即由供应商或零售商委托第三方物流商承担全部的物流工作 ,零售商只需将订购与销售信息传递给物流商 ,物流商则根 据要求完成全部的物流任务。 图一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物流模式选择对物流绩效的影响 物流系统是零售企业的经营条件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 ,在中国物流业相对发展滞后但零售业的竞争已经国际化的同时 ,物流已成为零售业成功的关键。 物流绩效是一定时间内物流活动所创造的价值 ,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一定量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与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 ,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 依托 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物流绩效提供所带来的周转时间缩短使企业能够快速反应 ,因而更具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会增强零售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从而对其整体绩效产生正面影响。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是其为了实现物流战略目标 ,对零售物流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物流运作和管理系统。 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即为零售业绩效评价的对象 ,具体而言 ,零售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就是这一“运作和管理系统”的效率和效果 ,也就是说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 顾。 因此 ,对于不同物流模式的零售企业 ,其物流绩效的评价体系的构成会有较大差别 ,或者说 ,零售物流模式会对零售绩效评价体系各要素的内容产生直接影响。 由此可知 ,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选择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结合当期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实施共同物流模式是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之一。 实施共同物流有助于中小零售企业整合物流资源 ,优化物流绩效 ,创造最大化顾客价值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高价值的物流服务 ,从而达到改进企业物流服务的目的。 4. 共同物流模式 共同物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 织 ,为实现物品流通的相关作业能共同执行 ,共同达到高效的物流管理 ,它常是通过企业间结合组成的物流体系 ,或经物流业者的专业能力 ,以解决个别企业在物流方面的低效率问题。 共同物流是超越行业、企业范围 ,以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的。 一般认为物流共同化是企业间透过物流附加价值活动的共同规划及作业 ,以及创造参与物流共同化企业的经营绩效 ,进而提升整体经济与社会效益。 共同物流化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人”为基础的共同化 ,即共同配送。 另一类是以“物”为基础的共同化 ,即共同使用物流设施、物流网点与物流工具。 “ 共同物流化”不仅有利于微观物流主体提高物流效率 ,更有利于全社会物流效率 ,特别是社会与环境效应的提高。 “物流共同化”是指企业机构采取储运结盟的方法 ,处理企业运营中有关物流配送的相关作业。 企业物流共同化可使加盟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得到增强、经济效益提高、信息来源增多 ,从而提高加盟企业的竞争能力 ,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 ,同时共同物流管理着眼于规模经济 ,可带动经济资源的整合 ,一方面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降低总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共同运输的效率化 ,可适度改善交通混乱及空气污染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中小零售 企业共同物流可以是指以“多个企业”为基础的共同化 ,也可以指以“物” ??共同使用物流设施、物流网点和物流工具的共同物流。 本文认为共同物流是围绕全部物流服务需要 ,运用供应链系统集成和区域集成工程技术 ,协调物流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 ,形成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运行方式。 共同物流体系是以满足整个供应链运作的物流服务需求为目的 ,由共同物流政策和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 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构造一个合适于共同物流运作的政策环境 ,促进共同物流发展。 共同物流运作系统的功能是协调区域内 各种运输方式 ,并对物流的各种设施设备资源进行。20xx年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示例
相关推荐
实行月度发布和考核,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加强了设备的选型管理,坚持在电网建设与改造中积极采用可靠性高、免检修、少维护、小型化、无油化等特点的新技术新设备,广泛采用了 GIS、 HGIS组合电器, 500kV三相共体变压器, SF6和真空断路器、中置式开关柜、综合自动化等技术含量高的设备。 截至 2020 年底,全省 10kV 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达到 95%,保护微机化率达到 90%以上
中的“三权”指的是( B)。 B.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Q1企业集团在管理上采取分权制可能出现的最突出的弊端是( D )。 D.子公司等成员企业的管理目标换位 Q1企业集团财务中心隶属于( A )。 A.母公司财务部 Q企业集团财务战略规划与定位的立足点是( D)。 D.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结构 Q3企业集团制定内部折旧政策必须考虑的一个首要因素是( D)。 D.关注技 术进步
承包合同; B、“四荒开发 ”承包合同; C、农产品定购合同; D、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 C)变更或解除合同。 A、可以; B、不能; C、视不同情况而定; D、不一定。 “三性”是指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可行性。 决策就是择优。 确定型决策的一个方案只有一个结果。 影响全局活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称之为战略决策。 在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的利润水平等于零。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做法是否妥当。 并说明理由。 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物业管理处第四点做法是否可行。 为什么。 《物业管理实务》 一、 某小区已经入住两年,业主投诉( 1)小区内防火防烟门经常处于开启状态( 2)部分屋顶漏水( 3)小区周围治安环境乱。 物业公司如何处理一般投诉。 ( 16 分)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将如何解决。 ( 9 分) 二、某小区刚入住,部分业主反应小区部分墙体渗漏、供暖不足、开发商遗留问题
沓现象。 无法予以及时而快速的解决,造成业主的投诉,影响到物业公司在业主心目中的形象。 ( 7)高科(塑钢窗)的维修问题。 截止于业主装修开始之前(以验房单为主)。 主要内容:厨房窗无法关闭、漏风的:共计 75 户。 卧室客厅窗扇倾斜、变形的:共 110户。 所有毛坯房的纱窗安装与厨房窗框的密封,均未完成。 卧室客厅封扣无法关闭的:共63 户。 封扣缺失的:共 4 户。 各类玻璃出现破损的:共
丢失;保管中的编号不符,防范不严,数据不实等都有错误发生。 货物堆码不标准,进货计划性不强 ,导致的库存货物积压、呆滞现象;库容存量超标压力;帐帐、帐物对应数据不符;作业流程的不畅;部门协调不力;执行力低下。 而 2020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装卸工的缺少 ,造成仓库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 ,再加上工作态度上的被动性,从而导致责任心不强,所以出现问题较多。 如,接收货中的数量短缺、串货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