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内容摘要:

传播、融合等文化发展模式,部分体育项目始终为个别民族所实践,部分体育项目则扩散传播到更多的民族。 某些体育的文化形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又是不同的。 如中国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武术,但其文化形态各不相同 ; 许多民族有自己的射箭运动,其活动方式以及寄寓其中的文化思想各不相同。 另一种民族体育的发展机制是某项民族体育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族习惯的限制因而只能被其本民族所实践和接受。 当然也有一些体育运动是经过人为的改造之后才传播到其 他民族的。 总之,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文化类型,民族体育与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的世界体育有着极大差异,具有古朴、自然、轻松、和谐及 生活气息浓厚、娱乐色彩浓郁等特点,是当今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民族体育”也不仅仅指少数民族体育。 我国政府把各个少数民族都称作“民族”,其根据是斯大林的定义和民族产生的历史阶段的观点。 从逻辑上讲,一个国度里的各个族群是生活在同一个社会性大环境中,他们之间不应该有社会形态方面的根本性的隔阂和断裂,否则,他们之间也就没有联系、没有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了。 既然把汉族定义 为一个“民族”,也就不得不把同时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其他族群也定义为“民族”。 然而,在我国,可能是因为汉族人口众多,地域性和民族色彩不明显,所以“民族”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正如我们使用的“民族学院”、“民族政策”、“民族研究”等称呼中的“民族”一样,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群体,“民族体育”常常是指少数民族体育。 但从理论上讲,“民族体育”是应该包括汉族体育的 3。 传统和传统体育 传统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体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 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 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等要素。 “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 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 4。 “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 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 那么,认定“传统”的标准是什么 ?或者说,过去究竟起始和终止于什么时代。 从一般意义上看,不能僵化地界定一个所谓年代标准来衡量什么时段的事物属于某个时代的传统,因为历史是流动的,传统也应该是流动 的。 若干年后,今天的事物也会被后人视为传统。 但是,从一个时代的特定需求和传统的相对稳定性出发,还是应该根据一个较为清晰的时代标准来衡量传统的时限。 也就是说,传统既然是流动的,其自身就必然具有发展的阶段性,这就要求在研究中要以动态的眼光来审视,认清传统的源头,并竭力理清传统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区分传统与非传统,才能找到传统对今天的影响,进而明确什么是传 统。 一般说来,人们把“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称作中国传 1 倪依克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D].博士学位论文 :15 2 周伟良主编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8 3 倪依克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D].博士学位论文 : 19 4 张立文 .传统学引论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10 9 统文化 1。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 、涵盖很大的概念。 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的农业文化土壤养育了中国传统体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念是直接受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 (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 )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植根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体育,是在我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的背景下产生的,既具有相对稳定的观念、趣味和形式,又具有动态性。 传承性、习惯性和民 俗性是这类体育的重要特征 2。 民族传统体育 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 4 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 从这时开始,“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 但对“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回答,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 1989 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史》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3。 对我国而言,指近代体育传入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模式,即 1840 年前,我国各族人民 己经采用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内容、社会表现 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总和4。 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把民族传统体育自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其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和军队、学校中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所作的界定。 另有研究避开时间的界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 (包括汉族 )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和保存,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它是构 成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 5。 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 定范围内开展的,还没有被现代化,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民 族传统体育可概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 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 、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留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 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一词的限制条件是“中华”二字,即由“中华”一词所规定的“中国范围”。 但笔者认为,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两个最为根本和统摄性的特质是民族性和传统性。 因为,世界各国的民族大多数有自己的传统体育,既具有一般民族传统体育 的特点,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呈现其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 就体育而言,当西方民族体育被中华民族所利用的时候,体育的西方性、民族性等一些价值概念,都可以被忽略 ; 当中华民族体育被其他民族所利用的时候,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因此,只要我们没有在“民族传统体育”前面加上某个国 1 周伟良主编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9. 2 熊志冲 .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 [J].体育文史, 1989(5):2 一 7 3 体育史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4 熊晓正 .机遇与挑战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8(4):21 一 28 5 赵静冬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M].云南民族出版社, 2020, 8 6 倪依克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D].博士学位论文 :18 10 家的限定词,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就应该适应于其他世界各国的民族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相对于“汉民族传统体育”而言的。 在我国历史上,汉族是在各民族的几次大的迁徙过程中,不断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在汉族没有形 成之前,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也包括汉族的传统体育。 由于现代体育和竞技运动目前已趋于“世界大同”,所以,习惯上也通常用民族体育来称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或与现代竞技体育相对应的民间传统体育。 1986 年 9 月在新疆举行的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讨会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提出了四种观点 :第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第二,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古代体育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因此是指近代体育传入以前我国各民族就已有的体育活动。 第三, 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地区仍在流传的 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包括自娱活动 )都属于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第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的活动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滋生出许多现代竞技项目的沃土。 当今世界流行的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刚开始时仅仅局限在某一地区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中,最终为各国各民族所接受,成为全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财富。 事实上,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从它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来看,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特点、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此,笔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就是指长期流传在各少数民族中,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身体活动。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反映其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也是本研究对其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蕴含了中国历史文化各个领域的精髓,其内涵与外延都十分广阔与深邃。 2 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 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这两个词几乎同时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此后“民间体育”与“民俗体育”这两个词一直交叉使用,不分彼此,并很少有人对这两个词在概念上提出异 议。 近几年,随着我国“民俗热”的兴起和对体育各种概念的研究受到关注,“民俗体育”的概念及其与“民间体育”概念的关系问题也逐渐引起重视。 邵文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是:“我国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用来强身娱心的重要手段。 一般都有悠久的历史、健身的内容,简单而易行。 各地有各地的风采,各族有各族的特色。 城乡工矿、机关学校、男女老少,都有人参加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邵文又说:“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民间体育是特定的经济模式、民俗精神决定的。 如游泳和划船,最先就是埃及人谋生的手段,后来从生产劳动 以及战争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上层社会的一项娱乐活动。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我们可以说正因为体现了特定的民俗精神、民俗品格,特定民族、特定区域的一些民间体育活动才会经久不衰” 3。 陈文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是:“民间体育是一个内涵与外延宽广的概念, 1 倪依克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D].博士学位论文 :19 2 同上 3 邵荣,柯玲 .体育民俗学初探 [J].体育与科学, 2020(3):15 11 涵盖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分为传统体育与非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是传统体育的分支,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涂文关于“民间体育”的概念是“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 他又认为民间体育与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 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由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组成,传统体育又可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 涂文还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民间体育都是民族体育,民间体育的本质属性是由对民间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 所以,民俗体育并不等于民间体育,用民俗体育来称呼民间体育的提法是不太恰当的”。 邵荣、柯玲还在《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考》一文中提到说:“民间体育中大多为传统的;农村体育可能是民间体育的主体,但相对应的城市体育中相当比例的体育项目也是民间体育。 民间体育的本质属性由于特定的经济模式、民俗精神决定的,因而提出用民俗体育来称呼民间体 育”。 涂传飞等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1。 陈红新等认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 民俗体育是民间体育和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与民间的风俗习惯关系密切,主要存在于节庆、岁时、宗教信仰、禁忌礼仪等活动中,是民众世代传承和 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特点。 而民间体育在空间上比民俗体育宽泛得多,即指那些非官方的,除统治集团机构之外在民众中开展的体育活动,既包括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可以在一个时空内出现,也可以在一定时空内消失。 2 民族体育社会学 的 学科性质 社会学分支学科形成的途径对认识民族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启示 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社会学发展至今 , 不仅建立了指导人们从宏观上认识社会整体的基础理论(各个学派的研究成果 ), 还建立了指导人们从微观上认识社会各领域的部门社会学 (各分支学科 ), 这就使社会学成为 由众多学派、众多分支组成的庞大“家族”。 那么 ,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如何形成的呢 ?主要有两个途径 (见图 31)3。 1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等 .民间体育、传统 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0(8):2431 2 占玉珍,王俊奇 .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辨析 [J].体育文化导刊, 3 吕树庭 .再论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2) 12 图 31 社会学分支学科形成的途径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 进入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