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财务管理讲义第二章内容摘要:
题提问]『正确答案』 (1)测算净利润 目标股利分红额=800010%=800万元 净利润=800+800=1600万元 (2)测算目标利润额 目标利润=1600/(1-20%)=2000万元 [总结] (三)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各指标值的确定举例 综合以上分析方法,根据产品价格、销量、成本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具体思路是: 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用 按照这一思路,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各指标值的确定可具体化为如下步骤: (1)根据销售预测,在假定产品售价和成本费用不变的情况下,确定可实现利润; (2)根据企业投资总资本和同行业平均(或先进)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期望目标 利润,并与可实现利润比较,提出销售增长率、价格增长率或成本(费用)降低率目标; (3)通过各分部及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最终落实实现目标利润的其他各项指标目标值。 【例2-6】某公司生产经营单一产品,下属三个分部均为成本中心,专司产品生产与协作。 总部为了节约成本和统一对外,除拥有管理职能外,还兼营公司的材料采购与产品最终销售两大职能。 经公司营销部门的销售预测,确定该企业预算年度营销目标为本企业产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 [答疑编号1515020210: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 第一,假定价格不变,要求其销售额达到5亿元。 如果当前销售成本率为60%,可实现的毛利额为2亿元,扣除各项费用(销售费用率为24%),可初步确定目标利润为8000万元。 第二,假定公司现有投资资本平均总额为l5亿元,按照同行业平均的投资资本回报率8%这一基准,(158%=)。 第三,在收入不可能增长的条件下,与可实现利润8000万元比较,只能通过降低成本费用这一途径。 根据成本费用管理目标,公司要求生产性分部的成本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降低l0%,即销售成本率由60%降低到54%(60%90%),(546%)。 此时目标利润总额与同行业的差异将由4000万元(12000-8000)变为l000万元【12000-(2 3000-1 2000)】。 第四,为完全实现同行业的平均目标利润,费用总额须从原来的l2000降低到11 000万元,其费用降低率应达到(12 000-11 000)/12000=%。 第五,经过协调,公司总部与分部按上述测算将最终目标明确下来,目标销售额5亿元,目标销售成本率54%。 二、主要预算的编制 通过目标利润预算确定利润目标以后,即可以此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的编制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根据各种预算之间的勾稽关系,按顺序从前往后逐步进行,直至编制出预计财务报表。 (一)销售预算编制 销售预算是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单价和销售收入等参数编制的,用于规划预算期销售活动的一种业务预算。 根据销售预测确定的销售量和销售单价确定各期的销售收入,并根据各期销售收入和企业信用政策,确定每期销售现金流量,是销售预算的两个核心问题。 由于企业其他预算的编制都必须以销售预算为基础,因此,销售预算是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 【例2-7】W公司于20年(计划年度)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每季的产品销售货款有60%于当期收到现金,有40%属赊销于下一个季度收到现金。 上一年(基期)年末的应收账款为175000元。 该公司计划年度的分季销售预算如表2-4。 表2-4 W公司销售预算 20年度 金额单位:元项目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全年预计销量(件)200025003000250010000单价(元)250250250250250预计销售收入5000006250007500006250002500000应收账款期初175000 1750001季度销售收现300000200000 5000002季度销售收现 375000250000 6250003季度销售收现 4500003000007500004季度销售收现 375000375000现金收入合计4750005750007000006750002425000 【注意】 (1)应收账款期初; (2)收现条件(信用政策):“本季收现60%,下季收现40%” (3)期末应收账款的计算 本例中,1年度季末应收账款=50000040%=200 000(元) 年末应收账款=62500040%=250000(元) 【例单选题】某企业生产销售单一产品,单价为10元/件。 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各月销售量分别为5000件、6000件、8000件。 如果该企业的信用政策为:当月收现50%,下月收现30%,再下月收现20%,则2011年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年末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 )。 [答疑编号15150203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年末应收账款项目金额=8000050%+6000020%=52000(元)。 【例单选题】已知A公司在预算期间,销售当季度收回货款60%,次季度收回货款35%,第三季度收回货款5%,某预算年度期初应收账款金额为24000元,其中包括上年度第三季度销售的应收账款4000元,则该预算年度第一季度可以收回( )元期初应收账款。 [答疑编号15150203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预算年度期初应收账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上年第四季度货款的40%,二是上年第三季度货款的5%(可以全部在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收回)。 由此可知上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24000-4000)247。 40%=50000(元),其中的35%(5000035%=17500元)在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收回。 所以,该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应收账款=17500+4000=21500(元)。 (二)生产预算的编制 生产预算是规划预算期生产数量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 它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并可以作为编制材料采购预算和生产成本预算的依据。 该预算只有实物量指标,没有价值量指标。 无法直接为现金预算提供资料(该预算不涉及现金收支)。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 【例2-8】假设W公司20年年初结存产成品300件,本年各季末结存产成品分别为:一季度末500件,二季度末550件,三季度末500件,四季度末400件,预计销售量见销售预算表。 W公司生产预算表如表2-5所示。 表2-5 W公司生产预算表 20年度 单位:件项目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全年预计销量200025003000250010000加:预计期末结存500550500400400预计需要量250030503500290010400减:期初结存量300500550500300预计生产量220025502950240010100 【注意】(1)关系公式;(2)期初期末存货。 【提示】本题中关于预计期末结存是直接给出的,一般情况下,往往是根据期末结存占下季度销售量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 【例单选题】下列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预算是( )。 [答疑编号15150203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生产预算以实物量指标反映预算期的生产量,不涉及现金。 【例多选题】在编制生产预算时,计算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答疑编号15150203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产品销售量+预计期末产品存货量-预计期初产品存货量 (三)材料采购预算编制 材料采购预算是为了规划预算期材料消耗情况及采购活动而编制的,用于反映预算期各种材料消耗量、采购量、材料消耗成本和材料采购成本等计划信息的一种业务预算。 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要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当期现购支出+支付前期赊购 【例2-9】假设W公司计划年度期初材料结存量720千克,本年各季度末结存材料分别为:一季度末820千克,二季度末980千克,三季度末784千克,四季度末860千克,每季度的购料款于当季支付40%,剩余60%于下一个季度支付,应付账款年初余额为120000元。 其他资料参见表2-4和表2-5。 W公司计划年度分季材料采购预算如表2-6。 表2-6 W公司材料采购预算表 20年度 金额单位:元项目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全年预计生产量(件)220025502950240010100材料定额单耗(kg)55555预计生产需要量(kg)1100012750147501200050500加:期末结存量820980784860860预计需要量合计1182013730155341286051360减:期初结存量720820980784720预计材料采购量1110012910145541207650640材料计划单价20。20xx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财务管理讲义第二章
相关推荐
反之,工资率下降了,则企业支付成本也下降,导致扩大生产规模,意味着提升雇用水平、增加劳 动力需求数量。 所谓 替代效应 ,是指工资率变动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相对投入比例而对劳动力需求量产生影响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代表劳动力价格(或价值)的工资率上升,而另外一种生产要素 —— 资本的价格却未发生变化,因此,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就上升了。 在这种情形下
籍贯、信仰、民族等个人属性则不能作为招工的取舍根据。 (6)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指个人技术、个人绩效的等级 ,用来作为决定录用、留用、降级、革职或升迁的标准。 决定工作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能力和绩效 ,而不是其他非个人因素。 这对组织来说十分重要。 行政层级组织形式在复杂 /静态环境中最有效。 复杂 /静态环境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管理人员很了解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性质和可供选择的方法。
【 正确答案 】 CDE 【 答案解析 】 本题考查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方法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价值链分析、波士顿矩阵分析。 选项 A、 B 属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方法。 【该题针对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388841】 【 正确答案 】 ABDE 【 答案解析 】 本题考查行业生命周期的四阶段。 选项 C 属于干扰项。 参见教材 P89。 【该题针对
,加快实现公司上市融资的进程。 (七)发行普通股筹资的特点、自主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散公司控制权,有利于公司自主管理、自主经营。 普通股筹资的股东众多,公司其日常经营管理事务主要由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负责,资本成本较低公司有盈利,并认为适于分配股利才分派股利;公司盈利较少,或者虽有盈利但现金短缺或有更好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 相对吸收直接投资来说
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所以选项B不是集权型的优点。 二、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集权与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 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 集权分权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因素关系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 反之则相反。 【提示】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
行为,也叫定向募集增发。 (四 )引入战略投资者 ,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基本要求是: (1)要与公司的经营业务联系紧密。 (2)要出于长期投资目的而较长时期地持有股票。 (3)要具有相当的资金实力,且持股数量较多。 : (1)提升公司形象,提高资本市场认同度。 (2)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 战略投资者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带来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优秀的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