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内容摘要:

5 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电力消耗的弹性系数在 之间;日本在1960~1970 年加速工业化的阶段,能源弹性系数也不过为 ,我国过去 40 多年也在 ~1 之间,可是近几年这一系数 高达。 这显然与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偏差、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过快有直接的关系。 第四,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 在我国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 1990 年的 亿吨上升到 2020 年的 亿吨;目前日排污水量在 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 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超过 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 1/3;沙漠化面积达 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 18%。 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 GDP 的 5%~8%。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如果不下决心扭转这种过度消耗资源、过度污染环境、经济粗放发展的局面, 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交代,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追求生态文明是我们发展的一个目标。 第五,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 我国农村有超过 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 1500 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因此,增加就业是关系 到 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 重大 任务。 然而,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每年增加成千上万失地农 6 民,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服务业和小企业是新工作岗位的主要创造者,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创造新工作岗位的能力较 差,就业容量低。 采取先行工业化国家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强调重点发展资本和资源密集的重化工业,势必造成就业状况的恶化。 我国自 9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资本深化,在投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就业对 GDP 增长的弹性系数急剧下降。 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由 2020 年以前的不到 3%,上升到 2020年的 4 %以上 (国家 统计局,历年),就业问题进一步凸显(见图 1)。 15202530354045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城镇失业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图 1 1991~2020 年我国第二产业就业 比 重及城镇失业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 鉴 》各年。 三、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应做的几项工作 以上的分析表明,无论按照别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国都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经济作为“十一五” 7 乃至更长时期的基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