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第4版)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16 好,只通过 WIN95 OSR WIN9 WIN2020 和 WINXP 访问 )和 NTFS(从 WIN NT 开始引入的文件系统,增加了对文件访问权的控制等保密措施,目前能识别的只有 WIN NT、 WIN2020 和 WINXP., NTFS5 是微软最新的专门为 WIN2020 设计的,其新特性主要表现为磁盘配额的管理和文件加密功能等。 用鼠标单击驱动器图标,窗口 底部状态栏上就会显示出当前磁盘的总容量和可用的剩余空间信息 (此方法不能查看软盘剩余空间信息 ) 指定格式分区采用的文件系统格式 NTFS、 FAT 或 FAT32(对于软盘只有 FAT 格式 ),分配单位越小,越能高效地使用磁盘空间。 快速格式化能够完成格式化工作,但不检查磁盘损坏的情况,其实际功能相当于删除文件。 如选择“ NTFS”文件系统,可在“格式化选项”栏中选择“压缩”方式,此驱动器中的文件会被压缩 ,从而节省空间。 磁盘管理器是 WIN2020 的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界面的磁盘管理工具,可格式化、创建和删除磁盘分区、更改 8 驱动器名等操作。 注册表是一个内部数据库 (层次数据库 ),存储着有关计算机如何运行的信息。 系统管理的重要工具,保存着系统软硬件设置信息。 采用目录结构 (根键、子键、键 (值 )) 对注册表修改错误可能导致系统彻底瘫痪。 HKEY_LOCAL_MACHINE 包含本地计算机硬件以及系统本身的所有配置信息。 HKEY_CLASSES_ROOT 包含软件配置数据 HKEY_CURRENT_USER 包含当前登 录用户的数据 HKEY_USERS 包含计算机上所有用户的配置文件 HKEY_CURRENT_CONFIG 包含计算机在系统启动时所用的硬件配置信息。 程序停止运行,就是该程序对你进行的任何操作都没有反应。 让程序“真正地终止”,以便可以重新运行该程序或进行其他操作,用组合键 Ctr+Alt+Del,可以启动“局部重新启动”机制,关闭程序。 启动 WIN2020 开始阶段,屏幕上显示“正在启动 WIN”,按屏幕下方的“ F8”,便可进行安全模式。 第 7 章 1 节 利用计算机通过图形、视频、文体和音频的交互混合进行沟通、传 递信息,这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它涉及的领域除了计算机技术外,还有声、光、电、磁等相关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的技术。 媒体的两种含义: 1)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 2)指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指的后者。 多媒体计算机实际上是对具有多种媒体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的统称。 多媒体计算机只能达到采集、压缩、存储、播放等功能,还不能对声音和图像进行很好的识别。 媒体的分类 (四大类 ): 1)文 本 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媒体。 特点:准确、严谨地传递信息 ,可反复阅读文字内容、品味文字中的意义。 相对于图像其他媒体,普通文本或格式化文本对存储空间、信道传输能力的要求都是最少的。 超文体是索引文本的一种应用,它能在一个或多个文档中快速地搜索特定的文体串,是多媒体文档的重要组件 ,进一步充实了书面文字的意义,允许用户单击单词或短语,获得与之链接的相关题目的内容。 2)图像 补充文字信息,可以增强对展示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有时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达的事物,用一张简单的图就能精辟而准确地展现。 多媒体领域中,图像包括可视图像,如工程图、环境布置图以及绘画、摄影图片,还可能包括不 可视图像 (不作为图像存储但作为图像显示的图像,哪温度计、安装进程等可度量的显示 )和抽象图像的内容 (基于数学运算的方法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图像,如矢量图形,电话机的摄影图片,电话机的抽象图像等 ) 3)音频 是人们最熟悉、最习惯的方式交换信息,改进了多媒体的表达能力。 据使用中的区别,音频又可分为语音、音乐和音响效果。 从计算机产生声音的原理上又可以将音频分为数字声音和 MIDI 音乐。 声音文化:是实际声音的数字化录音。 数字音乐文化或称 MIDI 文件则与声音文件不同,不是实际声响的录音,而是一种合成声音。 MIDI乐器数字接 口,是 80 年代提出的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 MIDI 文件实际上是一段音乐的描述信息,通过音乐合成器进行解释。 4)视频 所有视频 (电影和电视 )系统都是应用“视觉停留”的原理产生的动态图像。 图像单位是“帧”。 9 从存储形式看,视频可分为模拟视频 (主要指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连续的信号,如标准广播电视系统采用的是模拟存储方式 )和数字视频 (以数字化方式记录连续文化的图像信息的信息系统,并可在应用程序的控制下进行回放,甚至通过编辑操作加入特殊效果 ) 第 7 章 2 节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MPC)是指具有综合处理声音、图像、文字等 信息的功能的计算机。 最早的多媒体计算机是 1987 年美国 COMMODORE 公司推出的 AMIGA计算机。 在交互式多媒体协会 (IMA)兼容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了 MPC平台标准 ,先是 MPC LEVEL1 后 MPC LEVEL2内存及 MPC LEVEL 3 标准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参考下面内容进行配置: CPU:奔腾 3 或 AMD K7 等 内存: 64MB 以上 硬盘: 以上 光驱 24 倍速以上 声卡 16 位以上 显示卡 具有 2D 或 3D 图形数据加速功能 猫、网卡等。 多媒体创作所需要的硬件设备: 1)平板式扫描仪 底片 (胶片 )扫描仪 图形输入板 4)半导体芯片式活动硬盘。 5)USB 活动硬盘 6)光盘刻录机 7)数码相机 第 7 章 3 节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大约在 20HZ20KHZ 之间,人能发出的声音其频率范围在 300HZ3000HZ 之间;声音是机械振动,振动越强,声音越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模拟声音的录制就是将代表声音波形的电信号转换到适当的媒体上。 在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均以数字 (0 或 1)表示,声音信号也用一组数字表示,称之为数字音频。 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的区别在于: 模拟音频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而数字音频是一个数据序列,在时间上是离散的。 因此,声音信息的数字化过程是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声音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 (称为采样,采样的时间逆耳称为采样周期 ),并把采样得到的表示声音强弱的模拟电压用数字表示 (称为量化 )。 决定数字音频质量的两个因素是 采样频率和用来对波形进行编码的位数 (量化位 )。 采样频率越高 (周期越短 ),音频质量越高。 目前普通声卡的最高采样频率通常为 48KHZ或 ,另有 和。 一般量化位是 8位 (256个等级 )或 16位 (65536 个等级 ),量化位越 大,地音频信号采样精度就越高,信息量也相应提高。 量化位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系统的信噪比,影响最终的听觉感受。 人类语言的基频频率范围在 50800HZ 之间,泛音频率不超过 3KHZ,使用 的采样频率和 10 位的量化位数,能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 但钢琴的第四泛音频率为 ,打击乐的频率从基音一直到 20KHZ左右,需要采用 或更高的采样频率。 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模拟 /数字转换器 (A/D 转换器 ),在数字音频回放时,再由数字 /模拟转换器(D/A模拟转换器 )将数字音频信号转 换成原始的电信号。 声音合成技术:使用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代替发声部件,模拟出声音波形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成音频信号并发送到放大器,合成出声音或音乐。 10 注意: MIDI数据并不是音频信号相当于乐谱,需要经过声音合成器 (相当于乐器 )的解释后才能产生声音。 优点是所占空间非常小是 CD 质量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所占空间的 1/200 到 1/1000,便于网络传输。 但最终听到的声音的质量在网络中会受到地要发声元件 (合成器 )的影响。 MIDI 信息格式有三种:格式 0,格式 1,格式 2,其中格式 1 最常用 (网上传 播的大部是格式 1) 多媒体技术在对各种媒体信息处理方面一般主要采取转换 (信息采集和信息回放 )、集成 (对媒体进行组合 )、管理和控制 (对媒体素材进行编辑、剪裁和重组等 )以及传输 (传递给其他用户 )等方式。 多媒体最常用的视觉元素分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两大类。 静态图像据它们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原理不同,又分为位图 (光栅 )图像和矢量图形两种。 动态图像又分为视频 (摄像机拍摄的动态图像 )和动画 (计算机或绘画方法生成的动态图像 ) 1)静态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计算机中生成图形的方法 A 直接对模拟图像通过采样 (把时间和空间上连续的图 像转换成离散点的过程 )和量化 (在图像离散化后,将表示图像色彩浓淡的连续变化值离散成等间隔的整数值 (即灰度级 )得到 (位图图像又称为光栅图像或点阵图像,由一个个像素点排成矩阵组成 ) B 描述生成这些点的过程和方法,通过数学方法生成的图像称为矢量图像 (如插图、剪贴画、 CLIPART、ILLUSTRATOR等 ),矢量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矢量图形主要用于线性的图画、美术字、工程制图及三维图像的设计,通常较小。 据二进制数表示的图像色彩的深度,可划分图像的色彩模式: A黑白图 B 灰度图 C 色图 D索引 16 色图 E 索引 256 色图 F 真 彩色图深度为 24,可表示 1670 万种颜色,像素由 3 个字节组成,分别代表 R、 G 和 B 三色值。 习惯称为真彩色。 2)动态图像 (视频 )的数字化: DV 卡 (1394 卡,可以将 DV 摄像机或录像带中记录的数字视频信号用数字方式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 )和视频采集卡 (由视频信号采集模块、音频信号采集模块和总线接口模块组成 ) 不对称压缩 /解压缩过程中,编码和解码过程是不可逆的。 把解码输出与原始输入并不完全相同的压缩系统,称为有损压缩系统,把解码输出与原始输入完全一致的系统称为无损压缩系统。 1)数据压缩机制可分为两类: A 熵编码 :仅处理编比特流而不考虑这些比特的具体含义。 它是一种通用的、无损的、完全可逆的技术,可应用于任何数据。 行程编码就是将数据中重复出现的符号,用该数据中不允许出现的一个特殊标记替换,后跟一个行程符号,其后跟有该符号重复出现的次数,如 将 1581111111111118357 加入标记 A 使用两 位 数做重复计数:158A1128357 B 信源编码 :利用数据的属性进行更大程度的压缩,这种压缩一般是有损的。 例子是向量量化信息编码,它是一种面向图像数据的应用。 图像被固定尺寸的矩形分割,建立一个矩形索引表 (代码手册 ),用索引代替 矩形。 2)无损压缩是利用数据统计特性进行压缩处理,压缩效率不高,但保留了原文件中的全部信息。 如 WINZIP、WINRAR 就是基于无损压缩原理设计的,常用于图像的无损压缩如 TIFF 格式中使用的 LZW 压缩等。 11 有损压缩是以损失原文件中某些信息为代价来换取较高的压缩率,共损失的信息多数是对视觉和听觉感知不重要的信息。 目前常用 的静态图像压缩技术标准有 JPEG,视频压缩技术标准有 MPEG。 注意:不要重复使用 有 损压缩对图像或声音进行压缩,这样会因损失累积而造成更大的失真的。 6 数据压缩的应用 1)JPEG标准 是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联合制定的,是适合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像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 它是目前用于摄影图像的最好压缩方法,主要应用摄影图像的存储和显示。 也是彩色图像压缩的实际标准。 是一种对称压缩算法。 JPEG 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算法来进行压缩,将图像切割成 8X8的二维像素, (块 ),再以块为单位进行适当的量化处理,这样的压缩可获得 10: 1 到 80: 1 的压缩比。 2)MPEG标准 是由 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 )第 11172 号标准草案。 包括 MPEG视频、MPEG 音频、 MPEG 系统三部分,是一种动态 图像压缩标准。 方法是先利用动态预测及差分编码方式去除相邻两张图像的相关性,预测像素可能移动的方向与亮度值,再记录其差值将这些差值利用转码或分频式编码将高低分离,然后用一般量或向量量化的方式舍去一些画质而提高压缩比,最后再经过一个可变长度的不失真型压缩而得到最少位数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得到 50: 1 到 100: 1 的压缩比。 MPEG 可分成两个不同的规范,即 MPEG1(用在有限带宽传输设计如 CDROM)和 MPEG2(高带宽传输如卫生广播电视 ) 3)MP3压缩 是 MPEG AUDIO LAYER3 音乐格式的缩写,属于 MPEG1标准的一部分。 利用该技术可以将声音文件以 1: 12 的压缩率压缩成更小的文档,同时还保持高品质的效果。 (网上流传广,一般 1 分钟 1MB) 4)LZW 压缩算法是由 Welch 提出,后经 LEMPEL 和 ZIV将其发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无损压缩算法。 通常提供压缩比在 1: 1 到 3: 1 之间,组合模式较理想的图像的压缩比有时可达 10: 1,常用 GIF 和 TIFF图像格式中使用了 LZW 压缩算法。 第 7 章 4 节 静态图像文件格式 1)光栅类文件 (位图 )A、 BMP 是英文 BITMAP(位图 )的简称,是一种与设备无关的图像文件格式,是 WIN 环境中经常采用的基本位图图像格式,是一种通用的图形图像存储格式。 WIN 画笔是典型程序。 特点: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