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内容摘要:
安风骨成因及其内涵的精确概括。 “ 建安风骨 ” 这一美学 范畴,是在唐代才出现的,称之为 “ 汉魏风骨 ” (也即 “ 建安风骨 ” )。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出现的是 “ 风骨 ” 为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出现,最初则源于魏晋南北朝时的人物品评。 在《世说新语》中,即经常出现以 “ 风神 ” 、 “ 风气 ” 、 “ 风骨 ” 等来品评人物的术语,后来 “ 风骨 ” 的概念运用到了书法、绘画领域。 大致而言,在书法上字写得有神韵、有生趣,便属于 “ 风 ” 的范畴。 线条劲拔,有笔力,属于 “ 骨 ” 的范畴。 在绘画上最早引入 “ 风骨 ” 的概念,始于东晋的顾恺之,后来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第一是 “ 气韵生动 ” ,第二是 “ 骨法用笔 ” ,前者近于 “ 风 ” 的范畴,后者属于 “ 骨 ” 的范畴。 文学批评中运用 “ 风骨 ” 的概念,是从刘勰开始的。 他在《文心雕龙》中专列 “ 风骨篇 ” ,指出: “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乎骨。 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 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 ” 刘勰所说的风骨,就是既有感染力,又具有正直、高尚的思想感情,同时又通过刚健有力、明晰简炼、富有逻辑力量的言辞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学特征。 实际上,刘勰并未直接提出 “ 建安风骨 ” 这一概念,但由于他在论述风骨时,多举建安作家为例,所以人们便以 “ 建安风骨 ” 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特征,到了唐代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 “ 汉魏风骨 ” ,而他的 “ 汉魏 ” 实指 “ 建安 ” ,于是 “ 建安风骨 ” 这一范畴便在古代文论中流行开来。 二、曹氏父子及其文学创作 建安时期,曹氏一门堪称文学世家,诗人很多。 除了曹操本人及曹丕、曹植外,丕妻甄后,丕弟白马王彪,丕子魏明帝曹睿等都能诗。 由于曹操、曹丕、曹睿为曹魏三代统治者,故沈约、王僧虔、钟嵘将他们并称为 “ 魏氏三祖 ”。 但以成就论,则曹操、曹丕、曹植最为突出。 本节专 论曹操父子三人。 (一)曹操生平与文坛地位 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 曹操的家庭出身是微贱的,他的父亲曹嵩是汉桓帝时宦官曹操腾的养子,《三国志 魏武帝纪》说 “ 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 ,可知其先世社会地位不高。 又说其汉相国曹参之后,则恐不可靠(陈华昌《曹操与道教及其仙游诗研究》一书有考辨,可参)。 曹操的家庭出身,加上当时时代风气的影响,使他很少受传统伦理观念价值标准的束缚,他重视实效,崇尚刑名之学,在日常生活中也简易随便。 《三国志 武帝本纪》云: “ 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 裴松 之注引《曹瞒传》云其 “ 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 《世说新语》引云: “ 曹尝问许子将: ‘ 我何如人也。 ’ 子将不答。 固问之,子将云: ‘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陈琳文中曾说他是“ 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剽狡锋协。 ” 从个性来看,他的特点可说是生性机警,简易通脱。 而所谓通脱,就是无所拘泥,不固执,个性与感情能够直率地表现出来。 这种个性当然也影响并体现于其文学创作。 曹操是政治家兼文学家,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对建安文学的兴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表现在: ( 1)建安文人集团的形成与他的汲引罗纳有很大关系。 汉末社会动乱,文 士颠沛流离,分散各地,是他将他们吸纳到自己的身边,从而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 如徐干、刘桢、杨修、邯郸淳、吴质、陈琳、应瑒、王粲等,无不是在他的感召与延揽下走到邺城的,邺下文人彬兢兢业业 白俊奎 教师备课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8 彬之盛的创作局面的形成,曹操实有力焉。 ( 2)他在鼓励文人为他效力的同时,还勉励他们努力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如陈琳草具书檄,深得他赏识, “ 数加厚赐 ” ,阮瑀受命作书与韩遂,亦受到表彰。 ( 3)他自己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文学创作活动的兴盛。 《文心雕龙 时序》说: “ 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 ”。 《三国志 魏书》说他 “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登高必赋, 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 而且他常常兴之所至往往要他人参与其事,从而形成了当时集体性的文学创作活动。 因此,没有曹操,就难以形成当时文学繁荣的局面。 曹操的文学创作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 他的诗歌今存有 20 余首,数量不算多,但成就却很突出。 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分为四类,即纪事,述志、游仙、咏史。 纪事类诗歌对汉末战乱和人民的苦难作了真实的反映, 如《蒿里行》、《薤露行》、《步出夏门行》、《却东西门行》等。 其中《蒿里行》写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被明人钟惺誉为“ 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 述志诗有的表现了他 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主张,以《度关山》、《对酒》为代表。 如《对酒》: “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 囹囿空虚,冬节不断人。 ” 还有的则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龟虽寿》。 游仙诗则有《气出唱》三首、《精列》。 《咏史》有《善哉行》三首其一等。 在艺术上,曹操的诗歌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曹操现存的二十五首诗歌全是乐府诗,这些诗歌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以及乐府民歌中常见的题 材,在这一点上他明显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传统, “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 但是他又对汉乐府民歌进行大胆的革新,因而富有创造性,这种革新,表现在一是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眼界较狭小,对重大事件较少涉及,而他则在乐府诗创作中直接反映汉末重大历史事件,这就对民歌的传统有所突破。 第 二 , 他虽沿用乐府古题,却又是以古题写时事,可谓是袭古题而不袭古意。 如《短歌行》,崔豹《古今注》曰: “ 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 ” 这是古辞内容,而曹操的《短歌行》在咏唱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时,又加进了求贤才的内容。 《 蒿里行》、《薤露行》,原是丧歌,崔豹《古今注》云: “ 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唏灭也。 亦谓人死魂归蒿里。 „„ 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使挽柩者歌之,世呼挽歌。 ” 但曹操却用来写汉末时事。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在运用汉乐府这一形式时,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进行了大胆革新 , 拓宽了乐府文学的表现领域,给乐府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乾《乐府正义说: “ 乐府题,自建安以来,诸子多假用,魏武尤甚。 ” 方东树也说他是 “ 用乐府题目作作诗。 ” 而这正是他对乐府的一大贡献。 第 三 ,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 基调,语言上极为本色。 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弊,满目苍瘐,作为政治家的曹操蒿目时艰,故其抒发情感往往慷慨悲凉,这也成为他诗歌风格的基本特征。 而在诗歌的语言上,他又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细,而是喜从大处着笔,厚重古朴,真实直率地坦露自己的胸襟,显示出鲜明的个性。 故钟嵘评云: “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 敖陶孙云其: “ 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 陈祚明云其 “ 跌宕悲凉,独臻超绝。 ” 第 四 ,在体裁上,他四言、五言均有,且皆成就不凡,就五言而言,他是开建安文人五言诗之风气者,就四言而言,他则《诗经》之后复兴四言的大家。 这是因为《诗经》之后,文人的四言诗很少出色者,他不是机械的摹拟《诗经》,而是在内容与情调、句法、词法均有创新,从而使四言诗在《诗经》之后又大放异彩。 除诗歌外,曹操的散文也颇有特色,鲁迅称他为 “ 改造文章的祖师 ”。 其文风的特点是清峻与通脱,也即是他的文章不受任何陈规的约束,说话大胆,言辞锋利,用极简洁的形式与朴素的文笔,坦露自己的心境。 最著名的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祭故尉侨玄文》、《遗令》等。 (二)曹丕。 丕字子桓,曹操次子。 其兄曹昂早死,故其后来得以继承曹操的爵位。 建安二十二年立为魏王太子,二十五年代汉自 立,曹丕在政治上无曹操之雄才大略,但他羡慕兢兢业业 白俊奎 教师备课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9 汉文帝的无而治,即位后有一些开明的政策,表明他力求做一个明君。 他博学多识,勤于著述,对文学创作也很重视,是曹操之后建文坛的又一领袖。 他的文学创作今存辞赋或全或残约 30 篇,诗歌据钟嵘《诗品》,说原有百余首,现存约四十首,另《典论》一书,今存二篇。 曹丕的诗歌,就题材而言,可分三类,一曰公宴诗,这类诗大多写游赏宴欢之乐,模写山水,往往与诸子同题共作。 二曰抒情言志之作,三曰写男女爱情及游思妇题材。 其中以第三个方面写得最好,也最有特色。 其次,他的诗在体裁上比较多样,四、五、 六、七言,杂言均有创作。 第三,在风格上,曹丕的诗歌更多地具有清新流丽、细腻缠绵的特点,这一点与曹操的古直苍凉不同。 所以清人沈德潜说他是 “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他的《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辞归鹄南翔。 含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 贱妾梵梵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何梁。 这首诗的意义在 于,一是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一首文创作的七言诗。 七言诗的形式,在曹丕之前,只有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但《四愁诗》每句中间加有一 “ 兮 ”字,而曹丕此诗则完整的七言句式,因而他对七言诗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尽管它还是句句押韵,音节不免单调,但却直接为后来七言诗的成熟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第二,这首诗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切和谐流畅,很能体现曹丕诗的艺术风格。 作者将思妇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上来描写,即景抒情,即委婉细腻,又凄恻感人。 开头三句写秋景,以燕雁尚知时令以兴起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怀念。 “ 慊慊 ” 二句 揣度对方远游也必定思念故乡。 “ 贱妾 ” 以下五句写女子百无聊赖的思念情状。 最后四句补写夜景,末二句感慨牵牛、织女隔河遥望,为他们无辜被隔离而叹息。 这样景情结合,非常巧妙地表现了女主人相思别离的幽怨之情。 全诗语言上平易清新,颇有个性特色。 曹丕的散文中,《与吴质书》与《又与吴质书》是两篇极富感情色彩的书信体散文,前者云: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痛可言邪。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 ,何曾须臾相失。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已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 言之伤心。 顿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象这样叙述友情,悲伤亡友的文字,其情之浓郁感人,极为少见。 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间的书信,愈来愈普遍的以精美的文辞写景,抒情以增强文学色彩,曹丕可说是开风气者。 (三)曹植 —— 植字子建,曹丕之弟。 曾封陈王,死后谥曰 “ 思 ” ,故后世称陈思王。 在建安作家中,他是留存作品最多,对后世影响最 大,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位作家。 钟嵘称他为 “ 建安之杰 ” ,谢灵运曾说 “ 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余一斗,天下人共一斗 ”。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 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 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 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操死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 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 同囚徒。 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 《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 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 其他作品如《鰕 篇》等也都充满豪迈气慨,洋溢兢兢业业 白俊奎 教师备课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0 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 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 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 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 “ 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 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 鲜明。 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第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相关推荐
刻的本质。 3 辩证唯物主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是什么。 答: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它有两个根本的缺陷:第一,它离开社会实践,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了解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第二,它不了解辩证法,不能把辨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由于它存在这个根本缺陷,就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过程及其运动规律
没有任何愧疚 你的一切永远将会是我所有 如果你是我的传说 让他天长地久 追梦的人 为你在等候 ================================================= 歌曲:可不可以 歌手:刘德华 修改添加歌词 / 搜索此首歌词 / 所属专辑 歌词内容: 黯 然记起 那日黄昏 含着凝泪眼共你分手 此时这刻 你在何方 为何埋没了柔情千缕 辗转深秋 让爱意再等候
6 临床检验杂志 15 中国综合临床 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6 现代康复(改名为:中国临床康复) 8 中华护理杂志 17 护士进修杂志 9 中华理疗杂志 18 中国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刊 名 序号 刊 名 1 中华内科杂志 12 中华肝脏病杂志 2 中华血液学杂志 13 中国 地方病学杂志 3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5
,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宁市环球运输有限服务公司出租车司机。 1982年,曹茜从部队复员在地方参加工作, 1997年下岗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 在开出租车的这10年时间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抓获了数百名盗窃、诈骗、抢劫、贩毒、贩枪、涉爆的犯罪分子,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在青海老百姓心目中,他已成为一个正义的符号。 1982年,曹茜从 部队复员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