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花卉栽培设施近三十年来,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已成为花卉等作物内容摘要:

上,而后移向目的地。 运送装置中最简单的只是一辆四轮车,复杂的有 计算机 控制能自动行进的设备。 这种花框除了能沿钢管纵向滚动外,也能向左或向右滑动 40~ 50cm,现出人行通道。 固定钢管在冬天可以通热水,兼作加温用。 这种设备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因能节约可观的经常费用,所以也推广得很快。 八、温室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要符合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各异,温室性能只有符合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如在我国南方夏季潮湿闷热,若温室设计成无侧窗,用冷湿帘加风机降温,则白天温室温度会很高,难以保持适于温室植物生长的温度,不能进行周年生产。 再如昆明地区,四季如春,只需简单的冷室设备即可进行一般的温室花卉生产,若设计成具有完善加温设备的温室,则完全不适用。 因此,要根据温室使用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设计和建造温室。 (二)温室设计的基本依据是栽培花卉的生态要求 温室设计是否科学和实用,主要是看它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花卉的生态要求。 也就是说,温室内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 照、水分等都要符合花卉的生态习性。 不同的花卉,生态习性不同,同一花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温室设计者要对各类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的要求有明确的了解,充分应用建筑工程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技术,才能获得理想的设计效果。 (三)温室必须设置于日照充足处 不可有其它建筑或树木遮荫,以免温室内光照不足。 在温室或温室群的北面或西北面,最好有山体、高大建筑或防风林等,形成温暖的小气候环境。 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因温室加温设施常设于地下,且北方温室多采用半地下式,如地下水位较高 则难以设置。 此外,还应注意水源便利,水质优良和交通方便。 (四)温室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合理 在进行大规模温室花卉生产时温室区内温室群的排列、荫棚、温床、工作室、锅炉房等附属设备的设置要有全面合理的规划布局。 温室的排列,首先要考虑不可相互遮荫,在此前提下,温室间距越近越有利,不仅可节省建筑投资,节省用地面积,而且便于温室管理。 温室的合理间距取决于温室设置地的纬度和温室的高度。 以北京地区为例,当温室为东西向延长时,南北两排温室间的距离,通常为温室高度的 2 倍,常在此处设置荫棚,供夏季盆花移出室外时应用;当温室为南北 向延长时,东西两排温室间的距离,应为温室高度的 2/3,这样排列的南北向温室,若栽培盆花,要考虑在温室附近再留出适当面积设置荫棚。 当温室高度不等时,高的温室应规划在北面,矮的放在南面。 工作室和锅炉房常设在温室的北面或东西两侧。 若要求温室设施比较完善,建立连栋式温室较为经济实用,温室内部可区分成独立的单元,分别栽培不同的花卉。 太阳辐射能是温室热量的基本来源之 —。 温室屋面角度的确定是能否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和衡量温室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志。 温室利用太阳辐射能,主要是通过向南倾斜的玻璃 (或塑料 )屋面取得的。 以太阳光线与 屋面交角为 90176。 时,温室内获得的能量最大,以用玻璃覆盖计算,约可获取太阳辐射能的 % (其中 12%为玻璃吸收,%为厚度消耗 );若交角为 45176。 时,一部分能量反射掉 (约为% ),温室获取到太阳能 %;若交角为 15176。 时,则 30%的能量被反射掉,温室只能得到 %的能量。 可见,温室获取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取决于太阳的高度角和温室南向玻璃屋面的倾斜角度。 太阳高度角一年中是不断变化的,而温室的利用,多以冬季为主。 在北半球,冬季以冬至( 12 月 2 22或 23 日)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日照时间也 最短,是一年中太阳辐射能量最小的一天。 通常以冬至中午的太阳高度角作为计算向南玻璃屋面角度的依据。 如果这一天温室获得的能量,能基本满足栽培植物的生态要求,则其它时间温度条件会更好,有利于栽培植物的生长发育。 冬至中午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是不同的,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但就某一地区而言,南向玻璃屋面倾斜角度越大,则与太阳的交角也越大,从而温室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也就越多。 温室南向玻璃屋面倾斜角度不同,温室内透入的太阳辐射强度有显著的差异。 以太阳投向屋面的入射角为 90176。 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 以北京为例,冬至中午太阳高度角为 176。 ,若使太阳入射角为 90176。 时,则玻璃屋面的倾斜角度应为 176。 ,这在温室结构上是不行的。 既要尽可能多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工程结构又要合理。 以入射角不小于 60176。 为宜,则南向玻璃屋面倾斜角度应不小于 176。 其它纬度地区,可参照确定。 南北向延长的双屋面温室,屋面倾斜角度的大小,中午前后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不大,因为不论玻璃屋面的倾斜角度大小,都相当于太阳光投射于水平面上。 这正是此类温室白天温度比东西向延长温室偏低的原因。 但是,为了上午和下午 能更多地获取太阳辐射能,屋面倾斜角度以 30176。 左右为佳。 第二节 花卉简易栽培设施 一、冷床与温床 冷床与温床是花卉栽培常用的设备,两者在形式和结构上基本相同。 其 不同点是,冷床只利用太阳辐射热以维持一定的温度;而温床除利用太阳辐射热外,还需增加人工热补太阳辐射热的不足。 采用冷床与温床可以进行花卉的促成栽培。 如晚霜前 30~ 40 天播种,可提早花期;秋播花卉在温床或冷床中保护越冬,可使其冬春开花。 在我国北方,一些冬季不能露地越冬的二年生花卉,可以在冷床或温床中秋播越过冬季;也可露地秋播,早霜到来 前将幼苗移入冷床中保护越冬。 在温室或温床育成的苗,在移植露地前,事先移入冷床中给予锻炼(硬化处理),使其逐渐适应露地气候条件,而后栽于露地。 长江流域地区一些半耐寒性的花卉如天竺葵、扶桑等,常在冷床保护越冬。 冷床与温床在华北地区主要用于一年生花卉的提前播种和二年生花卉的保护越冬 温床的加温方法有发酵、热水、蒸气、电热等。 过去常借用有机物发酵产生的热量提高床土温度,后来又有了通热水或蒸汽加温的温床类型。 现在,使用最多的是电热温床。 电热温床调节灵敏,便于控制温度,而且发热迅速,加热均匀,可长时间连续加温,使用方 便。 电热温床不通电时,即改为冷床使用。 电热温床的场地选择对电能的消耗影响很大,其中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地温和气温。 为节约用电,电热温床应设在有保护设施的场地。 生产中,常将温床附设于繁殖温室拱棚内。 电热温床主要由电加温线、控制仪、开关等组成。 应用功率大时,可外加交流接触器。 电加温线是电热温床的基本设备。 通常选用电阻适中、发热 50~60℃、外包以耐高温塑料绝缘的专用加热线。 铺设前,床底添入 10~ 15cm 厚的炉渣,其上覆 5cm 厚的沙,整平,加热线即铺设于沙上。 加热线在沙面上平行曲折,两线相距 5cm,最后填入 5cm的土壤。 控温仪能自动控制电源的通断以达到控制温度的作用,使用控温仪可节省用电约 1/3,可使温度控制在花卉的适温范围,并能满足不同花卉对地温的不同要求。 使用时只需把感温头放在温床的土壤中,把控温仪的温度旋钮旋到需要设定的温度值即可。 控温仪使用时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要反复旋转控温旋钮,以免电位器损坏。 二、荫棚 温室花卉大部分种类属于半阴性植物,夏季既不耐温室内的高温,又不耐强烈的日光照射,一般在夏季均置于荫棚下养护。 夏季的软材扦插和播种育苗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