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内容摘要:

定出必要的管理计划与伦理规范,以暂时阻止那些后果尚未得到确切了解的遗传工程实验。 从人类利益出发,选择科研课题的主张,即是一种科技的选择,也是一种科技道德的选择。 即使科学家暂时没有意识到这种选择的存在,但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科学成果的公布所引起的反响,也会使科学家重新认识这些问题。 1993年10月,在加拿大蒙利尔召开的一个以生育为主题的世界学术会议上,美国华盛顿大学遗传工程博士里 豪宣布,他们切割被遗弃的人体胚胎进行发育实验,并在体外培养了一段时间。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翌日,华盛顿大学就接到了250个电话。 法国总统密特朗听到后说: “我感到毛骨悚然。 ”有人还指责杰里 豪的工作将导致买卖复制婴儿的市场出现。 杰里 豪没想到这一结果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最后,他只好无奈地表示: “我尊重人们的感情、态度与观点,但我的实验并没有想对人类生命进行重造或者破坏。 ” 由此可见,科学家的工作不仅是某个人的,也是全社会的。 在社会越来越具有科学性的同时,科学也正越来越具有社会性。 人类对科学技术的驾驭,即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该如何利用即合理利用的探讨。 当代国家无论是以何种国体形式出现,政治权力都 是相当大的,也都非常重视科学和技术,这就使科学和技术不但从活动形态变为理论体系形态,而且成了一种国家建制。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越来越成为一种国家行为,越来越要依靠国家的资助和管理,而国家恰恰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集合体。 因此,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会以种种借口在发挥科学正面作用的同时对科学尤其是对技术的负面作用也加以堂而皇之的利用,制造一些危害另一部分人的技术产品。 当每个现代国家都以特定的理由故意利用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去 “发展 ”科学技术时,科学和技术便发生异化,从造福人类变为危害人类。 只有实现了世界大同,人类不再存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集团,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