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内容摘要:

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能力与责任同时存在 行为人具有这种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即有刑事责任能力,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不具有这种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即没有刑事责任能力,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这种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减弱,即刑事责任能 力减弱,则应负较轻的刑事责任。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般说来,当人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智力发育正常,就自然具备了这种能力。 当然,这种能力可能因年龄原因或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的原因而不具备、丧失或者减弱。 ( 1)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典第 17 条中对责任年龄作了较为集中的规定,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减轻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四个年龄阶段。 ①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 14 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 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 也可视需要对接近 14 周岁,如 12 至 13 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 7 ②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③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 16 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④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第一个问题:刑法第 17 条规定的年龄是指“周岁”。 根据 202001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 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第二个问题: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规定的 8 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 罪名。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 ” ①故意杀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比如,绑架他人致人死亡、故意杀害被绑架的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等等。 ②强奸包括奸淫幼女的,但司法解释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③抢 劫。 轻微抢劫不构成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手段、抢劫数额、伤害结果) 抢劫不包括转化型抢劫。 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 罪定罪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④放火、爆炸、投毒罪,没有包括决水罪和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⑤贩卖毒品罪与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 刑法第 347 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予以刑事处罚。 ”这是选择性罪名。 凡是实施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行为之一的,即以该行为确定罪名。 ( 2)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 人即使达到负刑 事责任的年龄,如果存在精神障碍尤其是存在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就可能影响其责任能力,而使责任能力减弱甚至不具备,从而使其实施危害行为时的刑事责任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案例 —— 为意中人刺杀总统。 约翰 W辛克利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在好莱坞度过一段艰难俭朴的日子,指望在那儿成为一个出名的词作者,但失败了;他在美国前总统卡特于俄亥俄州开展竞选活动时,跟踪过他,但没结果;他拼命盯梢好莱坞年轻美貌的女影星朱 8 迪福斯特,又不成功。 于是, 1981 年 3 月 30 日,他决心完成一件轰动美国与世界的大事,那就是刺杀总统里根。 在刺杀里根前 ,他在客房里留下了一张条子 —— 亲爱的朱迪,我恳求你把我放在心中;至少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通过一个历史性的行动,赢得你的尊敬和爱情。 目的地埋伏起来。 下午 2 点 25 分,当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华盛顿希尔顿饭店发表完演说,正打算迈入自己的轿车时,辛克利用手枪朝他连开 6 枪,一共打伤了 4 个人。 其中一颗子弹打中了距里根心脏仅几英寸的地方;另一颗打中了总统秘书致使他大脑永远瘫痪。 辛克利作案后 15 个月,经过 7星期的审讯,华盛顿的一个陪审团宣布他无罪;理由是,他患有精神病。 我国刑法典第 18 条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我国刑法典第 18 条分三款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 第 1 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王经纬的案例) 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的精神障碍人,只有同时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经法定程序鉴定,才应确认为无责任能力人,不负刑事责任。 第 2 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指犯罪的时候,如果审判的时候是精神病人,可以取保候审) 第 3 款 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案例: 1988 年夏,被告人李典与被害人续某合作发行武侠小说《失魂引》一书。 李典对此次与续某合作获利分配十分不满,并对续某怀恨在心。 1996 年 4 月中旬的一天晚上 9时许,被告人李典拿着尖刀来到续某家欲对续某实施报复,因续某不在家才作罢。 同年 4月 28 日下午 2 时左右,被告人李典再次携带尖刀窜人续某家,向午睡刚起的续某腹部连刺两刀后逃离现场。 续某被送往医院抢救,因腹主动脉被扎断致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 审理 查明,被告人李典先后于 1991 年至 1996 年在河北省精神病防治院、解放军 256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住院治疗。 1996 年 5 月 20日,经过天泽市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对李典进行了司法精神病鉴定,认定李典实施犯罪行为时为精神分裂症不完全缓解状态,有部分责任能力。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典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且情节恶劣,后果严重。 被告人李典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李典不服,以其患有严重精神病,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为由,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要 求重新鉴定。 在二审期间,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北京市精神医学鉴定委员会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司法精神病鉴定小组对被告人李典重新进行了鉴定,认定李典患有精神分裂症,具有限制责任能力。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李典故意杀死被害人续某,犯罪情节和后果均特别严重,罪应处死,但因其作案时精神状态处在精神分裂症不完全缓解状态,控制能力削弱,有部分责任能力,依法应当从轻处罚。 李典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例:黄勇的系列性杀人 —— 黄勇的案件属于典型的“变态系列性杀人案”。 29 岁的 平舆县村民黄勇,将自己家中的面条机改制成杀人的器械,取名所谓的“智能木马”。 之后,他精心策划,自 2020 年 9 月至 2020 年 11 月,先后从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以资助上学、外出旅游和介绍工作为诱饵,将受害人骗到自己家中,然后以“智能木马”测试为由,将受害人捆在木马上或先把受害人用酒灌醉,用布条将受害人勒死。 直至案发后,黄勇共杀害无辜青少年 17 人,轻伤 1 人。 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 12 月 9 日开庭公开审理,判处黄勇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20 年 12 月 26 日,黄勇被执行死刑。 2020 年 11 月, 16岁的张雷 在网吧与黄勇认识,被骗到家中,黄勇指着房间里的一个木马对张雷说:“这个很好玩的,如果你躺上去就会发现好玩在什么地方。 ”听信黄勇的张雷没 9 有多想就躺了上去。 张雷的脖子被锁住了,然后手脚也被绑缚了,一点动弹不得。 黄勇将张雷的衣服剥光后,先用白布条勒住了张雷的脖子,然后用另一白布条勒住了张雷的肚子,接着逼张雷吸气,每吸一次,勒在独子上的布条就紧一次,肚子鼓得老大。 黄勇开始用针对着张雷的肚子和脖子上乱扎,“针就是一般的注射针”。 扎一次就出一次血。 为了不让疼痛的张亮叫出声,黄勇又把一白布条塞进了张雷嘴里。 四天之内, 黄勇杀了张雷 5 次,但都没有杀死张雷。 尽管身处险境,但张雷并没有放弃逃生。 他一直试图用言语打动凶手,并逐渐减轻了黄勇的杀意,后来还不时给他一包方便面吃,就是靠它张雷挨过了四天。 其间他曾两次试图逃出屋子但都没能成功。 后来黄勇还告诉了他自己以前杀人的事情。 11 月 11 日,张雷见黄勇在屋里徘徊,嘴里还念叨着“杀。 不杀。 ”机灵的张雷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