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内容摘要:

程,了解各类工程焊接结构的实际问题,学习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管理系统,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的营销部分熟悉经营管理和营销策划, 以使学生获得更实际。 更全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此外,还请企业的工程师给实习学生作一些专题讲座和典型焊接结构生产的介绍。 讲课内容尽量要符合教学需要着重以工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主,对学生进行工程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接触工程实践的过程中,扩大视野。 培养工程思维能力。 ( 4)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工程师培训相接轨 课程设计是国内高校工程类专业的重要环节。 我们在制定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为了吸收国外在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前,增加两周的专业综合设计或实验,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 以工厂企业的实际产品为对象,训练学生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质量检测与管理方面的工程知识。 这些是焊接工程师在企业中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 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阶段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基础 10 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作为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转换以前的观念,把毕业设计与工程师培训相接轨,切实把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重要的地位。 毕业设计的选题极其重要,鼓励教师选择和纵、横向科研项目相关的题目,鼓励已签订就业合同的同学到即将工作的单位结合该单位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课题,双方共同指 派指导教师。 另外,鼓励教师到和我们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现场,结合工厂实际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近年来,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到浙江凯尔达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泰州宇宙焊接材料有限公司、镇江路面机械总厂等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收获很大,而且企业也十分欢迎。 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米晶英同学的论文“铝基复合材料搅拌摩擦焊( FSW)工艺研究” 2020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 5)发展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我们以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工科高 校来说,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与哈尔滨焊接培训中心联合,在四年级的学生中鼓励学生自主选修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国际焊接工程师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加强焊接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可获得国际焊接学会 (IIW)认可的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 (IWE)。 2020 年有 33 位同学参加了培训,其中 29位同学一次通过获得了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 ( 6)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估体系 根据工程实用型人才培养对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 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提出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依据焊接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制订各项技能特别是核心能力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制度,确保 11 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体现工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我们已尝试在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测评体系方面进行改革。 为了和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相配合,以立专项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测评体系。 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把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为市场接受的程度以及综合性素质发展等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工程实用型人才具有比科学研究型人才更广阔的工程背景知识,即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这是因为,工程实用型人才所从事的工程活动是为人的利益服务的,工程建设总是和人文、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现在理工科学生的教育,过分强调数理基础,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基础。 “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里都不怕”这种思想影响了很多人。 工科院校大学生普通存在文学根基薄弱,艺术欣赏水平不高的情况。 我们应该强调学生无论学什么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都必须强调“人文,艺术,社会科学 ”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课程。 现代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这是高层次工程实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另一方面,各门学科之间是相互沟通的,并非完全独立。 艺术修养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人的创造“灵感”。 文学修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文化层次,还将对人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产生影响。 社会科学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原理,人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时,我们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增加了人文、艺术及相关社会科学的限选及任选课。 另外,我校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并纳入正规的教学范畴,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本专业学生已经连续 12 两年获得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奖。 因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几门课程,而是应该溶于大学四年的生活之中。 目前,国内有些大学在教学改革中,已经将部分课外活动折算成学分,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毫无疑问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的。 课外活动的开展牵涉到一个学校的校风和校园文化。 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有自己特色的学风、校风和校园文化,使之形成“民主、活泼、求实、创新”的 风气,为工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学生成绩测评体系 现在我们绝大多数课程都是通过考试而且是闭卷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这种单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造成了部分学生将学习的目的变成了如何去应付考试,将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死板、被动、教条的方式,一切以获取高分为目标,产生了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 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根据课程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搞统考。 在低年级公共课应以闭卷考试为主。 而对专业基础或专业特色课程为了能综合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采用多样的考核方法,如笔试(开卷、闭卷)、口试、大作业、写阅读报告、写论文等;或采用多项结合的方法,如笔试加口试,笔试加大作业,论文加口试等等。 有些与计算机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实行直接上机考核。 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谈化“考为分数”的概念,达到主动追求知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并且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有一个综合的评价。 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专业课,我们采取的考核方式就是论文加口试。 课程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课程结束以后,要求学生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某一领域的最新发展写一篇综述,然后老师根据学 生的论文当堂提 2~ 3 个问题,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和口试结果,给学生一个总评成绩。 这种考核方式学生的压力较小,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十 13 分欢迎。 为了体现工程实用型人才的 培养特色,我们已尝试在 学生成绩测评体系方面进行改革。 为了和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相配合,已立专项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测评体系。 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把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为市场接受的程度以及综合性素质发展等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方面。 在学生成绩测评体系中,加大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的成绩比例。 总之,教 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测评体系均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用能力为导向,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鲜明的特色。 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 为了确保教育质量,必须定期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 教育质量的评估在国外大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如英国剑桥大学每年都组织专家 (各学院的院长及校内知名教授 )对各系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以求得到不断改善。 评估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教与学的考评情况;学生能力的进步及取得的成果;教学对学生的支持和指导;学习资源 (图书馆、实验室等 )情况;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改善。 从剑桥大 学的六项评估指标来看,几乎涉及有关教育的各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尚缺乏这种全面评估的程序,尤其是在学校内部。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主要的做法: 院领导和焊接系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6 节课。 每学期学 生都要为任课教师打分,督导和学生认为不称职的教师将及时更换工作岗位。 在评定职称和年终考核等中,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 院学术委员会,对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计划的编制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