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硕果(秋阳日记)内容摘要:
,并且发到了几个论坛山。 我想宣传历史也是 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 (二)升旗仪式 今天是周一,学校照例举行升旗仪式。 国旗下讲话的的标题是--回顾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 围绕 事变之后中国形势的变化,谈到我们的现在如何面对现实,展望我们民族的未来。 我第一次这样入神地听国旗下讲话,之后我为这位学生的精彩讲话鼓掌。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的国耻,学校同样起了宣传的重任。 (三)历史课上 今天本来没有课,但是同事有事与我调了课。 我今天的任务是复习五六单元的内容。 其中包括日本的明治维新。 我是这样安排的: 上课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上了 “今天是 日, 事变 75周年 纪念日。 日本 在 日进攻 沈阳 ,进而占领 东三省。 ” 上课之后我让学生们认真地读了两遍。 详细讲述了这段历史。 又联系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提高自己的素质,更要把学习当作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的大事来做。 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小事。 向时间要效率,向自己要成果。 之后问大家日本如何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引出明治维新,依次复习了俄国 1861 年改革以及其他的内容。 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和效率都很高,其实每节课前 都需要老师精心地设计,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情景之中。 我想这对于学生对于老师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如何入门真的要靠老师的引领。 (四)余音回响 中午有些时间,我又搜到一篇文章,发到了论坛和自己的博客里。 “ 9. 18”国耻日留给我们什么。 —— 纪念“ ”事变 75周年 (转贴) 9. 18 这一平凡而又刻骨铭心的日子,是炎黄子孙世代不能忘却的日子; 1931 年 9月 18日,农历辛末年八月初七,是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难忘最悲痛的日子;这天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洗劫中国大地和中国的抗日战争拉开序幕, 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 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国耻日,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是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 是一页永远凝固的历史, 是一页记截一个民族巨大苦难的历史。 „„„„ 10 在纪念 事变 75 周年的今天,所有的中国人都要认真地想一想,日本侵华战争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灾难有多深重;听一听,千百万死于日寇铁蹄下的冤魂在呐喊的声音;看一看,你今天所做的一切象不象是一个中华的子孙。 晚上回家看到博客里刘涛老师的回帖 --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 记。 指柔老师的回帖 ―― 国耻难忘 .应该让中华子孙牢记。 我想两位老师所说的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知耻而后勇。 让这一页悲惨的历史永远成为过去„„ 忙碌+快乐 早晨我到了后勤主任那里拿回了电脑的两条连线,终于接通了我与外面世界的联系。 我的线在暑假学校搬家时找不到了,一直渴望着打开电脑。 今天可以上网了,却没有时间上。 我负责的讲学稿今天要准备出来。 边组织内容,边与同事商量,要找很多的练习题,为此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直到中午放学也没有打完,但是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下午很快就 完成了任务。 下午的两节课开会。 晚上三节课的自习。 一直在给学生解答问题。 其中我把一位很优秀的同学的作业--知识点总结和提出问题(这是我的要求)传给另一个班的学生看,让学生去影响震撼学生。 果然,这个班的学生刘森很快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 贵在老师的引导和要求,贵在老师的督促。 下自习之后,眼睛疲劳过度,有些酸。 今天的快乐 之一: 高质量地完成了讲学稿的内容。 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定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首先做好。 之二: 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一瓶饮料。 我和同事去食 堂吃饭的时候,一位同学在那里买东西,把她买的饮料送给了我,我又送给了与我一起看自习的同事。 我最爱喝的饮料是白开水。 之三: 中午去上班,在门口收到一封厚厚的邮件。 急忙打开来看,原来是《现代教育导报》样报,急忙找自己的文章,终于找到,是那篇两年前的文章--《读书之道》-读《心镜》有感。 前些日子我给《现代教育报》投稿了,觉得好像应该有回音了,没想到这篇文章先发表了,真是一次惊喜。 这是我发表的第五篇文章,到了办公室正好有学生找我,我向学生“炫耀”我的成果。 随之报纸就被借走了,一直到晚自习也没有还我。 希望学生通过 阅读报纸,更多地体会读书的快乐与充实,从中受益。 之四: 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问起明天我去他们学校的一些事情,想请我吃饭。 她是我去读书论坛认识的一位朋友,回来之后一直保持着联系。 明天就可以见到她了,这也是我期待的一件事。 在他们学校,还有我的一位同学,一位鼓励我,点拨我不断前进的知己。 今天下午我去了一个学校与老师们交流--享受与学生沟通的幸福。 我的稿子是从 7 月底开始准备的。 第一次 7月 24 日搜索了 13文章,放在电脑里备用。 了解其他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第二次 7月 30 日把这些 文章进行整理归纳,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如何欣赏自己、会欣赏学生 ,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精彩 11 第三次加工是在 8 月 4 到 5 日,完成了全部的文章,一万四千多字。 然后发给了几位好朋友帮我进行修改,爱婷和李作朝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之后我又和那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最好确定了细致的修改意见。 第四次修改是在 8 月 27- 28 日。 字数达到 1 万 1 千多字。 因为根据领导的建议,后面又很多补充。 谈了自身的一些变化以及感悟。 第五次修改是在 9 月 3 日。 这是最后一次在电脑上进行修改。 之后就打印 了出来,一直没有时间看。 直到上周接到领导的电话,告诉我今天去他们那里交流,我才从一大堆的文件里找出这份资料,再认真细读。 在去的车上我还在修改,并且加进了最近看的《信心教育法》的一部分内容。 用老师的变带动学生的变,用老师的自信带动学生的自信。 这些话是我在激励老师们,同时也是在激励着我自己。 我把每一次的外出都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从中午与两位教师的交流中,从下午的历史课上,我有了更多的反思,我有些地方做的并不是很到位,时时处处都是学习的机会。 比如:赵小会老师,一个人教初二的物理,兼班主任,还教初三一个班的物理 和化学,一个人三个教案。 这样的劳动量,这样的博学多才,实在令我佩服,还有刘爱新老师,一个人既是班主任,又是年级组长,还是教研组长。 每一个角色做的都 很到位,都很优秀。 领导对他们的表现也是赞不绝口。 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有“泥腿子”精神,一定要把事情干好才罢休。 反思自己,还需要不断地向人家学习,不管是精神还是才能都要学。 下午三点,我走进了会议室,开始了我的发言。 他们学校只有几十名教师,我没有丝毫地紧张,我已经胸有成竹了。 在发言的过程中,我也不时地进行脱稿发挥着自己的所思所想。 之后领导说这些发挥成为了这次发言的一 个亮点。 发言结束之后就是各组的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与我进行了直接的交流。 我也拿出了自己的那份自信和勇气,敞开心扉与大家交流,这个时候自己看的书就开始发挥了作用。 好多他们提的问题我都没有遇到过,只有凭借着看书的功底来提出自己切实可行的建议。 比如有的老师说音体美老师说他们的课不好上,怎么办。 我说我的建议就是增加课堂的魅力,用一些环节来吸引学生,让他们认识到通过思考、通过活动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自信。 课堂上老师的作用是主导学生,把学生带入到一种情景之中。 还有一个老师说到记随笔,只是一些流水帐。 我说 我也是从流水帐开始的,只是我的流水帐还在我的日记本里,没有发网上。 大家看到的我的文章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 写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记流水帐也是提高的过程,至少自己在写,在思考。 这是最主要的。 当然有的问题对我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慢慢思考。 感悟 : 这次历时两个月的活动画上了一个句号。 对我老说既是一次写作上的挑战,也是心里素质的一次挑战。 我也在一次次地回味我与学生们的沟通细节和快乐。 当然我的快乐并没有百分之百地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就像爱婷所说有些东西没有写出来。 我想有些快乐只是属于我和我的学生的,别人是无法分 享的。 还有就是自己的文采和表达能力有限。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教育是可以享受的,师生之间是可以成为朋友的,是师生都可以享受沟通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感是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提高的,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与此同时,它也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 教师和学生彼此享受着彼此的关爱。 彼此的理解和互动达到的是双赢的结果。 沟通让我走出了自卑,走出了孤独,沟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沟通让我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上课 今天有四节课,内容是复习 5 和 6 单元的内容。 我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让大家做了同步训练,进 行了简单的复习。 这是上好复习课必要的准备。 我的课上,先让大家做了一道列举题-- 17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大西洋两岸爆发了哪些革命。 引导大家再次走进课本,熟悉课本的基础上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每个同学 12 都在纸上写着自己的答案。 真正的全民动员。 然后我给大家简单介绍每一件事的一两个知识点,学生翻到相应的课本内容回答问题。 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两道综合性的习题。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也是先让学生找书组织答案,最后讲解,改变了以前课上抄题的方式,听懂之后课下总结,然后公布正确的参考答案。 学以致用。 我和学生一起做了 8 道选 择题,中间几次学生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两派势力不可开交。 这时候老师的作用才显现出来,为他们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让大家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进行修补。 最后是 10 道题的测试题。 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在紧张的忙碌之余有了收获,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我对这节课也很满意。 学生也感觉到充实。 辅导 下午放学后我去食堂吃了饭回来,径直去了 14班找刘双燕同学,因为她下午找我问问题,当时我实在太累,就推到了晚上。 她找了很多问题,用红笔标了出来,我一个个地为她解答,中间还不时有其他同学来问。 其中一个学生说她的母亲很喜欢我写的 那本《享受秋天的阳光》。 很想和我交流一下。 很高兴能有家长喜欢我的书。 她还借我看一本书--跨一步就成功。 我说你看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她说跨一步就成功。 期间还和一位同学谈到要注意自己的情绪,我看到了两次他耍脾气的时候。 我送给他李开复的那句话--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纳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做一个传递快乐的使者,让周围的人因为自己而快乐。 铃声响了,我快步冲向了另一个班,我是那个班的自习。 整整一个小时我都在回答问题。 没有地方可坐,我又很累,我就席地而坐,坐在讲台的台上。 四节课,我的 腿很累。 这个姿势更舒服一些。 学生给我递过来一本书让我坐上。 我的发言稿 进校要开一次会议让我去发言,我写了一篇发言稿-学习无限,发展无限。 今天得到了进校领导的好评,不过因为时间关系要进行删改,由原来 4000 多字,变成了 2500 多字。 经过加工,我的文章更简洁,但变得更精彩。 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次挑战。 把每次的挑战作为自己的发展的机遇,当作发展自己的契机。 好友鼓励 李作朝老师: 我们写是因为我们心里需要倾诉,我们写是需要我们的需要,我们写是因为教育改革需要我们写。 你的随笔已经成为我日常阅读的一份资料了。 一定要坚 持下去,不要让反对和嘲笑自己的声音赶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朱娟清老师:祝贺彩秀的收获,分享彩秀的喜悦,欣赏彩秀的才华 孙继瑞老师:仲秋将至,祝彩秀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爱上教育:周老师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我认为,阅读周老师的文章,不仅仅要用眼睛去“看”,更要用大脑去“想”,还要用心去“悟”。 这样,才能真的有收获。 在前行的路上,有失败的痛苦,有成功的喜悦。 有大家与我同行,分担我的痛苦,分享我的快乐。 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每天都在享受着秋天的阳光,每天都在享 受着与大家沟通的幸福。 一天没课的日子 上午 抓紧时间写了随笔、工作反思和作业批改记录。 这些是今天必交的材料。 又填写了骨干教师登记表。 今年暑假我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不仅没有太多的兴奋,反而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不仅自己要大踏步地前进,还要去带动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认识到发展自己的重要性。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 我在用自己的努力营造局部的晴空。 我不知道结果如何,我只是告诉自己要尽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用李开复的话就是: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纳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二 者的不同。 既要努力,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环境。 13 中午 今天中午只有我一个人,我去了食堂吃饭。 碰到一个同事,她约我聊天,虽然我有任务但还是和她谈了有半个多小时。 她说了她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困惑和打算。 她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只是缺少自信和方法的点拨。 我承诺我会帮她策划一些班会活动,我也给她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是关于如何欣赏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容。 我和她提到一个从学生那里学来的一个理论--轮子效应。 关键是如何让轮子转动起来。 转动起来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老师要先变得有自信,学生才能有自信;老 师遇事不慌,学生也会镇定自若。 千万不要乱转一气,没有任何的章法。 我向她介绍了我的两篇文章--《靶子在哪里》和《享受与学生沟通的幸福》,让她从中借鉴我的一些做法,树立一种新的学生观,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金秋硕果(秋阳日记)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金管工程耀红盾——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金管工程
实现委办局行政审批和协同办公事项近 40项。 2020年 7月准备启动第三批交互式办公系统,达到全区范围内所有事项网上审批和协同办公。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相关部门间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对堵塞各种税收征收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税源监控水平提供了手段。 2020年北京地税率先在税务行业引入北京数字证书,初步实现了与市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的数据交换。 目前已同市交通管理局达成一致
重读钱穆国学概论——引发对国学的思考
各个不同民族文明之间的互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在《全球通史 1500 年以 后的世界 》 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抛弃传统的国别史汇编的世界史体系结构框架,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以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 1763年七年战争的结束、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支点,依其对世界一体化进程影响程度的依次递增,从宏 观角度,分“新兴西方的世界 (1500 一 1763 年 )”
金字塔广告新产品上市专家
全程营销伙伴 金字塔广告 —— 中国企业全程营销伙伴 12 在消费者质化访谈中,有消费者提出有霉变的馒头作为载体,说明普通冰箱抗菌性与美菱抗菌冰箱在功能层面的直观化表现。 传统的消费者质化访谈往往是有市调公司全程 执行,形成报告交策略部门进行分析利用。 这样操作的缺点是信息传递的真实性把握常常不准确。 我们在应用消费者质化访谈时,访谈员的选择却是必须为主要的策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