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罗非鱼制取呈味肽的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202428短肽得率 / %水解率 短肽得率 图 2 温度对碱性蛋白酶酶解作用的影响 温度的优选 在不同温度下,碱性蛋白酶酶解过程中水解率和短肽得率的最大值如图 2所示。 图 2可以看出,温度对碱性蛋白 酶的酶解作用有很大的影响,两个指标均因温度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 碱性蛋白酶在 55℃ 时的水解率和短肽得率均为最高。 虽然水解率和短肽得率的最大值在酶解过程的不同时间出现,但两者毕竟具有一定关联性, 55℃ 的温度条件有利于酶解,从而同时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水解率和短肽得率。 8121620242840 45 50 55 60温度 / ℃水解率 / %81216202428短肽得率 / %水解率 短肽得率 图 2 温度对碱性蛋白酶酶解作用的影响 酶用量与时间的优选 在 55℃ 、 、液固比 3:1的条件下,按投入原料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加酶量,分别加入 600 U/g、 800 U/g、 1000 U/g、 1200 U/g 的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不同加酶量的 短肽得率如图 5所示。 随着碱性蛋白酶用量的增大,酶解作用增强, 4 酶解前期的短肽得率也呈增大趋势。 但是,由于部分短肽继续被水解,酶解后期的短肽得率与加酶量的关系并不是正相关。 加酶量为 600 U/g、 800 U/g、 1000 U/g 和 1200 U/g 的 短肽得率最大值分别是 %、 %、 % 和 %,其中加酶量 800 U/g 在酶解 5 h 的短肽得率最高。 131517192123250 1 2 3 4 5 6 7 8 9 10时间 / h短肽得率 / %6 0 0 U / g 8 0 0 U / g1 0 0 0 U / g 1 2 0 0 U / g 图 5 不同加酶量对短肽得率的影响 本章小结 采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罗非鱼下脚料进行酶解, 碱性蛋白酶的酶解能力最强。 试验结果表明,温度、 pH、液固比及加酶量对碱性蛋白酶的酶解作用均有影响,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呈味肽的最佳条件是:温度 55℃ 、 、液固比 3:加酶量 800 U/g 和酶解时间 5h。 在酶解的最佳条件下,短肽得率达到 %。 本次试验探索了罗非鱼下脚料酶解制备呈味肽的工艺条件,可为罗非鱼下脚料综合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 考。 5 第三章 氨肽酶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试剂 腐乳。 L 一亮氨酸一对硝基苯( AR) , ACROS。 蛋白陈 F403 (BR),,牛肉浸膏((BR),干酪素 (BR),可溶性淀粉 (AR),三(羟甲基)胺基甲烷 (AR),中国医药(集团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培养基配制 富集培养基 (g/L ) 可溶性淀粉 8,酵母膏 2,干酪素 I0, KH2PO4 1, MgSO4 , 平板分离培养基 (g/L ) 可溶性淀粉 5,蛋白胨 2,干酪素 10, KH2PO4 1, MgSO4 7H2O , NaCl 5,琼脂 20,。 保藏培养基 (g/L ) 可溶性淀粉 2,蛋白胨 5,牛肉膏 2,酪蛋白 1,琼脂 20 , 初筛培养基 (g/L ) 麦芽糖 5,蛋白胨 12,牛肉膏 2, KH2PO4 1, MgSO4 7H2O , NaCl 2, 干酪素平板培养基 干酪素 4g, KH2PO4 , Na2HPO4 7H2O , MgSO4 7H2O ,琼脂25g,蒸馏水 1000mL,调节 , 121℃灭菌 20min (干酪素需先用少量的 ,后用于配置培养基。 ) 菌种筛选流程与方法 无菌条件下称取 5g 腐乳,加入盛有 25mL 无菌生理盐水的 250mL 三角瓶内,振荡均匀,悬浮液在 80℃下保持 10min,取 2mL 接入盛有 20mL 富集培养基的三角瓶内, 37℃培养 18h。 将经富集培养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取一定量涂布平板, 37℃培养 18h,将生长较好,透明圈较大的菌落挑至肉汤斜面上保藏,以供 6 初筛用。 初筛方法 将平板分离所得的菌接入装有 5ml 初筛培养基的大试管内, 37℃培养18h,初测酶活。 酶活高的用于进行复筛。 复筛和发酵方法 把初筛的菌株点到复筛培养基上进行复选,并于结束后测酶活,选取酶活最高的作为菌种。 发酵:发酵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 g/L,葡萄糖 20 g/L,蛋白胨10 g/L,牛肉膏 20 g/L,酪蛋白 10 g/L, KH2PO4 1 g/L, Na2HPO47H 2O 2 g/L,MgSO47H 2O g/L。 培养基配制后,调节 pH ,分装至 1000 mL 三角瓶,每瓶装液 200 mL, 121 ℃ 灭菌 20 min,冷却后备用。 将斜面菌种接入发酵培养基,每瓶接 1 环斜面菌种,置于 37 ℃ 、 200 r/min 的条件下振荡培养 36 h;在冰水浴中,采用 200 w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对发酵液进行超声处理 5 min,再经 8000 r/min 离心分离 20 min,取得清液。 菌种鉴定方法 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根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和《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进行形态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并以《伯捷氏细菌鉴定手 册 (第八版 )》作为分类参考。 分析方法 初筛酶活测定方法 100μ L 发酵液 +100μ L (L 一亮氨酸对硝基苯胺LleupNA) ,点样板,上盖玻璃板, 30℃保温 20min,根据黄色深浅粗略判断酶活。 酶活高代表该菌种适用于复筛。 实验结果与讨论 高产菌种筛选 采用逐步递进的方式每层都选择酶活最高的菌株,采用优选策略。 并最后做对照试验测定氨肽酶活最高的组别。 7 测酶活方法 摇床转速 200 转,温度 37℃, 摇床 48 小时,发酵液取出测 OD600, 然后调 PH至 ,放 4℃ 冰箱 20 分钟,然后冰浴超声破碎:( 30秒 超声, 30 秒 间歇,共 5个循环,每次放冰箱 20 分钟)。 超声完毕,离心取上清液。 对照组: 6ml 的 TrisHcl 缓冲液 + 去离子水 测定组: 6ml 的 TrisHcl 缓冲液 + 酶液 测定方法 40℃水浴预热 5min,向 对照组 和 测定组 同时加 26mM LNA 乙醇溶液,准确反应 10min,立即于 405 nm 处比色。 测氨肽酶酶活记录 菌种 摇床前 PH 摇床后 PH 摇床前OD600 摇床后OD600 酶液 原 液OD405 酶液原液 的酶活U/mL 酶液稀释十倍OD405 枯草芽孢杆菌 7 6 3.9563 — 巨大芽孢杆菌 7 4.6996 — L71811 7。毕业论文罗非鱼制取呈味肽的研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