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财政补贴政策的经济学透视内容摘要:

大不应突破 Qo*。 (三)退耕还林财政补贴标准分析。 由图 3分析可知,政府在考虑财政补贴成本前提下确定的退耕还林规模(有限投资规模) Qi*,是在不考虑财政补贴成本前提下确定的退耕还林规模(最佳投资 规模) Qo*左侧附近的一个动点。 按照图1的分析, 该动点上政府给予农民的财政补贴总是会低于 Qo*点上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 因为 Qo*> Qi*,要使农民退耕还林面积扩大,政府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 考虑到农民在国民经济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及其政府应该对于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同时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不妨将政府给予农民参与退耕还林的补贴标准确定在 Qo*点上。 那么,补贴标准应该是多少呢。 图 3是将图1中的 MPBi和图 2中的 MSCi分别去除后叠加的结果。 由图 3可以看出,在政府对于退耕还林社会综合效益最佳投资规模 Qo*点上, Eo*Qo*与 MPC和 MPB分别交于 A、 B 两点, Qo*B、 Qo*A分别代表在退耕还林最佳投资规模 Qo*上的私人边际收益向量和私人边际成本向量, Qo*A> Qo*B。 于是,理论上我们可以得出,国家对于退耕还林的财政补贴的参照标准( I)应是: I=AB = Qo*A- Qo*B = MPC( Qo*)- MPB( Qo*) MSC MSB MPC E*0 MPB A B Q0 Q*0 退耕还林规模(面积) 图 3. 退耕还林政府补贴标准分析示意图 (四)国家对于退耕还林维持长期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图 2分析得出,国家对于退耕还林社会综合效益最佳投资规模为Q o*;根据图 3分析得出,在规模Q o*上国家对于退耕还林的补贴标准( I)应是: I=AB= MPC( Qo*)- MPB( Qo*) 这一标准是指:在退耕还林(草)期间及其以后长期的经营中,只要存在经营者的私人边际成本高于私人边际收益,即 MPC( Qo*)> MPB( Qo*),政府就必须对经营者 —— 农民实施的财政补贴。 MPC边 际 收 益 与 边 际 成 本 曾玉林 王芳琮: 退耕还林财政补贴政策的经济学透视 85 ( Qo*)- MPB( Qo*)是农民在维持合理退耕还林规模前提下的年度经营损失,对于这种损失,政府必须给予常年的财政补贴。 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持续地保持参与退耕还林的经济上的驱动力,才不至于因退耕还林低于其农业上的机会成本而复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退耕还林工程不致于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 二 财政补贴政策的透视分析与相关建议 根据以上的经济学分析,对照国家目前退耕还林的财政补贴政策和措施,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退耕还林的规模和速度究竟应该如何确定。 这个问题,一方面直接关系 到国家财政支出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又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生产,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 2020年 6 月 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决定》提出林业的目标任务是:到 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 19%以上,大江大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到 2020 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