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冲击内容摘要:
利益,使學生明白清廷邊疆領土與藩屬國陸續喪失的過程。 但就在中國遭到瓜分的前一刻,英國建議美國出面提倡「開放門戶政策」,老師除可說明其主旨內容外,還可強調英國的用意,使學生了解清末各國因利益分享不均產生的矛盾。 42 俄國侵略中國東北的目的 俄國長久苦於沒有優良海港作為出口港,爾後了解到庫頁島不是半島,是海島,而且黑龍江是一條由西伯利亞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所以俄人決定假道黑龍江流域以進入庫頁 島,好方便伺機獲取海港。 43 俄國如何逼迫奕山簽訂「璦琿條約」。 :俄國在 1847 年後積極入侵中國東北一帶,甚至以武裝航行黑龍江,此時的璦琿,在軍事形勢上已不再是中國的內地,而是俄國擅自建立的海蘭泡軍事據點砲口下的一座危城。 :曾在鴉片戰爭中喪師辱國、對「夷」船砲有恐懼的奕山,自 1858年出任黑龍江將軍後,對俄國的入侵一直持軟弱態度,未有實際有力的防範措施。 : 1858 年 5 月開始的清俄會談,瀰漫著城下之盟的氣氛。 奕山雖據尼布楚條約力爭,但在俄軍「鳴槍開砲,勢在有意尋釁」 的威逼下,深恐激起咸豐帝責罵,終於屈服。 44 英、法與俄國對清廷的不同侵略方式 國 家 英國、法國 俄 國 用意、目的 配合本身國內資本與工業的高度發展 發展國家力量 方式、手段 掠取海外殖民地的原料與市場為主 以武力或威嚇來擴張領土範圍 45 二次清俄伊犁交涉 中國交涉者 崇 厚 曾紀澤 時 間 1879 年 1881 年 簽訂條約 「里發的亞條約」 「清俄伊犁條約」 主要內容 有,伊犁成為彈丸孤地 、新疆無稅貿易,自嘉峪關至西安、漢口、張家口至通州、 天津往來販運,另設置領事七處 (約二百八十萬兩) (Tekes)河一帶之地 ,至嘉峪關為止 (約五百萬兩) 46 清末領土喪失的情形 條約簽訂時間 戰 爭 條 約 失 地 割予國 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年) 鴉片戰爭 清英南京條約 香港島 英國 咸豐八年( 1858 年) 英法聯 軍 清俄璦琿條約 黑龍江以北 俄國 咸豐十年( 1860 年) 英法聯軍 清英北京條約 九龍司 英國 咸豐十年( 1860 年) 英法聯軍 清俄北京條約 烏蘇里江以東 俄國 同治三年( 1864 年) 清俄塔城界約 塔城以西 俄國 光緒七年( 1881 年) 清俄伊犁條約 霍爾果斯河以西 俄國 光緒二十一年( 1895 年) 甲午戰爭 清日馬關條約 臺灣、澎湖群島 日本 47 清末藩屬的喪失 藩 屬 國家 情 形 琉 球 日本 琉球從明末到清代,一面向日本稱臣,一面又向中國納貢,成為兩屬之地。 同治十年( 1871 年),以琉球漁船遭臺灣「生番」殺害為理由,於次年冊封琉球王為藩王,在同治十三年( 1874 年),藉口保護藩屬人民,引發牡丹社事件,之後中國等於默認日本對琉球的宗主權。 光緒五年( 1879年)日本將琉球改為沖繩縣 安 南 法國 咸豐、同治年間,法軍盡占南圻(即南越)。 同治十一年( 1872年)法軍進占河內,後來法國與安南簽訂「西貢條約」,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清法戰爭爆發後,光緒十一年( 1885 年)簽訂條約,安南正式為法所有 緬 甸 英國 清初即有十年一貢之例。 道光、咸豐年間,英國就企圖經由緬甸進入雲南通商。 光緒十一年( 1885 年),英國趁清法戰爭,宣布緬甸屬於英國。 次年「中英訂約」,清廷承認英國在緬甸的權利 暹 羅 英國 光緒十九年,廢止與清廷的朝貢關係 朝 鮮 日本 1875 年,日本與朝鮮簽署了「江華條約」,否定中國宗主權。 1894 年甲午戰爭爆發,「馬關係約」約定朝鮮自主,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尼泊爾 英國 康熙時期廓爾喀(尼泊爾)成為清的藩屬。 而英國占領印度後,經常侵略哲孟雄、不丹等小國。 1815 年英國與尼泊爾簽訂條約,強迫尼泊爾把南部大片土地割給印度,並要求尼泊爾在內政和對外貿易方面接受英國的監督 哲孟雄 英國 1861 年迫使錫金(哲孟雄)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下。 1888 年,英國出兵西藏,清廷與之議和。 1890 年簽訂條約,清廷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 哈薩克、浩罕、布哈爾 俄國 清乾隆年後,三地正式臣屬清朝,建立藩屬關係,雙方關係十分密切。 十九世紀中葉,沙俄開始入侵浩罕汗國,並透過各種外交手段逼使清廷承認中亞地區各藩屬的獨立地位。 1876 年,浩罕亡國,整個吉爾吉斯地區都落入沙俄手裡 48 列強租借港灣 :甲午戰爭後,列強見清廷積弱,有機可趁。 德想在遠東建立基地,而俄在西北與英利益衝突。 :光緒二十三年( 1897 年)。 : 德國 膠州灣 藉口德教士在山東遇害,據膠州灣,強行租借。 因俄反對,德承認華北為俄勢力範圍,並贊助俄在黃海取得不凍港口。 次年中德訂約,德租膠州灣九十九年,並獲得山東築路採礦權 俄國 旅順、大連 膠州灣被德所占,俄艦駛入旅順,藉口要助清抗德,但和德妥協,強向清廷租借旅順、大連。 結果清廷亦允俄租借旅大二十五年,建造南滿鐵路 英國 威海衛 清廷允俄租借旅大後,英即占領威海衛,清廷只好同意租借,租期與旅大相同。 英又要求擴展九龍界址(新界),租期九十九年 法國 廣州灣 租期九十九年 :引發瓜分風潮及之後的門戶開放政策。 49 清末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 1898 年 德 國 山東 1898 年 俄 國 東三省、蒙古 1898 年 英 國 長江流域、西南 1898 年 日 本 福建 1899 年 法 國 兩廣、雲南 50 門戶開放政策 時 間 光緒二十五年( 1899 年) 背 景 甲午戰爭後出現瓜分中國狂潮,列強競相在中國租借土地,劃分勢力範圍 倡議者 美國國務卿海約翰 (John Hay) 作 法 邀約俄、英、德、法、日、義各國駐華使節,提出共同 聲明 內 容 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租借地和既得利益,各國所屬口岸和鐵路對一切船隻貨物通用現行中國約定關稅率,並按同一標準收取路費相互擔保各國在華商業利益保持原狀,並在各國的勢力範圍內,不可採取足以毀滅各國商業機會均等原則之任何行動,主張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的完整,維護各國在中國各地平等公正貿易的原則 各國態度 英國是切望借助美國阻止其他國家的競爭,日本企圖獨占中國,只有俄國一度持遲疑態度 51 清末不平等條約的發展歷程 階 段 時 間 內 容 第一階段 「南京條約」( 1842 年)到「天津條約 」( 1858年) 列強以武力敲開中國大門,逼迫中國簽訂有關商務、主權的不平等條約,割占清朝領土者只有英國 第二階段 「北京條約」( 1860 年)到「馬關條約」( 1895年) 俄、英、法陸續奪占清朝的領土及藩屬國 第三階段 「馬關條約」到門戶開放政策( 1899 年) 日本侵占朝鮮,逼迫清朝割讓臺、澎,並開始在中國內地設廠;各國開始租借中國港灣,劃分勢力範圍 第四階段 門戶開放政策以後 列強以各種特權掠奪壓榨中國,其中以日本最兇狠。 直至 1943 年中國才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 六、「上帝的兒子」洪秀全與太平 天國教學引導 在外患侵擾下,中國內部問題愈顯嚴重,人民對清廷的不滿,使得太平天國的爆發持續十餘年,建議老師可先說明太平天國的形成背景與過程,使學生了解其能吸引眾多人民支持的原因。 然後可再依照課本列點說明的方式,解釋太平天國最後失敗的原因,或請學生試著從思想、戰略與作為等要點,分析太平天國興起與衰亡的關鍵,及事變後的深遠影響。 52 從楊秀清、蕭朝貴的「奉天討胡檄」(節錄)看當時背景 概自滿洲肆毒,混亂中國,而中國以六合之大,九州之眾,一任其胡行,而恬不為怪。 中國尚得為有人乎。 ……夫中國首也, 胡虜足也;中國神州也,胡虜妖人也。 ……總料滿洲之眾,不過十數萬,而我中國之眾,不下五千餘萬,以五千餘萬之眾,受制於十萬,亦孔之醜矣。 53 洪秀全的拜上帝會 :洪秀全為廣東花縣人,道光十七年( 1837 年)再次科舉落榜後,生了一場大病。 病癒後便宣稱天使接他昇天,天父上帝命他斬妖除魔,拯救世人,並由天兄基督相助。 而之前他在廣州得到梁發所著的勸世良言,使他更認為夢境符合基督教。 :道光二十三年( 1843 年),洪秀全開始研究勸世良言的內容,並同時創立拜上帝會,開始傳教。 後來支持的人愈來 愈多,洪秀全在紫荊山的信徒,竟有二千多人。 :後來陸續發生廣西匪黨加入、本地人與客家人之爭,使得拜上帝會牽涉叛亂。 1980 年洪秀全開始逃亡,制定嚴格的軍律,以便組織群眾,並於次年正式反清。 54 太平天國起於廣西的背景 ,湘、粵、桂民變頻仍,此三省的祕密會黨勢力龐大。 道光晚年,廣西天地會起事事件已有數十起。 、文化落後,民族構成複雜,當地住民與客家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十分嚴重,當地客家人強悍進取。 ,駐紮官軍不多。 55「人無私財」的吸引力──聖庫制度的 作用。 ,也鼓舞了他們的鬥志。 戰士們的家屬在天京,有聖庫解決生活問題,因此無後顧之憂。 ,確保太平軍良好的紀律,也使軍民關係融洽。 ,具有軍民同甘共苦、穩固民心的作用。 56 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 ,按人口均分,田分九等,好壞搭配。 ,建立聖庫制度。 規定收獲時除留足每人口糧外,餘歸國庫。 同時凡婚娶、鰥寡孤獨廢疾者由國庫供養。 、政教合一、寓兵於農的政治制度,按 太平軍編制改組農村社會組織。 以「兩」為基層政權單位,由兩司馬統管生產、分配、司法、治安、教育、宗教、禮俗等事務。 ,凡遵守天條的群眾和官吏,可獲保提升。 規定每年一保舉,三年一升貶。 ,每二十五家設一禮拜堂,禮拜堂兼學校。 ,規定每軍設「典刑法」官二人,以師帥、旅帥兼任。 民間有訟事,由兩司馬調理,如不服可逐級上訴,直至天王裁決。 57 太平天國大事年表 1843 年 洪秀全創拜上帝會,之後在廣西傳教 1851 年 拜上帝會於廣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國號太平天國, 之後自稱天王,太平軍攻永安,建立太平天國基本制度 1852 年 太平軍從永安突圍,進圍桂林 1853 年 太平軍攻陷武漢、安慶、南京,南京易名天京,定為首都 曾國藩辦湖南團練──湘軍,清軍建江南、江北大營 1854 年 太平軍二克武昌,但之後清軍收復武昌 1855 年 翼王石達開於鄱陽湖口大敗湘軍,太平軍三克武昌,太平軍北伐全軍覆沒 1856 年 太平軍東征,攻取揚州,破江北大營,石達開破江南大營,天京解圍。 太平天國內訌,諸王互殺 1857 年 石達開出走 1858 年 太平軍李秀成破江北大營 1860 年 太平軍破江南大營、江北大營,進逼上海,美國人華爾建「洋鎗隊」,助清攻太平軍 1861 年 李鴻章辦淮軍。 李秀成占杭州 1862 年 洋鎗隊改為常勝軍,李秀成大敗常勝軍 1863 年 英國人戈登接手常勝軍,石達開遭處死,淮軍、常勝軍攻克蘇州 1864 年 洪秀全病逝,清軍進占南京,李秀成被處死 58 列強對太平軍的態度 態 度 原 因 起 初 觀 望 太平軍信奉基督教 後 來 助清廷對抗太平軍 ,各項措施亦無長遠規劃,認定太平天國注定失敗 4.「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在華利益確定,要保持既得利益,就要協助清廷對抗太平軍 59 曾國藩之「討粵匪檄」 :自唐虞三代以來,歷世聖人,扶持名教,敦敘人倫,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 謂惟天可稱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 凡民之母,皆姊妹也。 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 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 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笑痛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重視的是國家不是種族;重視的是文化而不是宗教。 (1)反對太平軍破壞農村社會的安定。 (2)反對太平天國荒謬的共產制度。 (3)反對太平軍破壞傳統的禮教。 (4)反對太平軍毀壞佛教廟宇。 前兩項迎合農民的心理,後兩項吻合士大夫的觀點。 60 湘軍的建立 編練者 曾國藩 成 員 湖南書生鄉勇 興起契機 太平天國時興起,取代綠營 成功因素 、不怕苦、不怕死的士兵 衰落因素 ,引起清廷的猜疑,故裁汰大部分湘軍 ,而且領袖李鴻章在政治地位上逐漸取得優勢,故取代湘軍的地位 參與戰役 61 太平天國的內訌 太平天國前期,洪秀全退居幕後,大權落在東王。近代的冲击
相关推荐
上方程的作图,就需要研究曲线的性质与分类,这就引出了作为《几何学》第二卷与第三卷前半部分的一个很长的过渡,其中包括了使他成为 近代数学先驱的坐标几何。 然而对笛卡儿本人来说,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为了达到他的最终目标 — 高次方程作图所做的准备。 在这个很长的过度之后,笛卡儿在《几何学》第三卷的后半部分,又回到他的主题 高次方程的标准作图,利用刚得到的坐标几何工具,解决了三
史知识点考查及能力考查统计与分析 第 21 页 共 38 页 一战后革命 高潮 俄国十月革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单选第 33题 2分 单选第 333题 4分 单选第 22题 3 分 单选第 22 题 4 分 13 分 共 31 分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单选第 32题 2分 材料题 37题第三、四问 10 分 16 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选第 33题 2分 2 分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2020 年第 4 期 略论战后初期英国的福利国家建设 《齐鲁学刊》 2020 年第 4 期;《新华文摘》 2020 年第 19 期论点摘编 克莱门特艾德礼论英国社会主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0年第6 期 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的非殖民化政策 《历史教学》 2020 年第 8 期 评艾德礼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论纲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 2020 年第 2 期
和学术思想的背景下,在西方史学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潮。 历史相 对主义认为,一切历史现象都是相对于历史认识者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存在的;历史事实自身不具有独立于人们主观认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性,而只是由历史研究者按照自己的认识把它们描绘出来的。 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 [链接 文本素材库克罗齐( BenedettO Croce, 1866- 1952)意大利人,出生于阿奎拉
15 柴步源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西部钻探公司 16 李雪瑞 资源勘察工程 西部钻探公司 17 庞涛 资源勘察工程 西部钻探公司 二、报到时须携带报到证、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户口迁移证、党组织关系证明材料等相关证件;为方便办理户口转移关系,请提前准备:血型化验单、身份证复印件 1 张 (正反面) ;同时预备 1 寸彩色照片 4 张。 三、 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须提前打电话说明原因; 请提前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