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注重心灵滋润内容摘要:
“ 活着,总会面对压力,遇到艰难,经历痛苦,因为人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洒满阳光,铺满鲜花。 同样是鲜活的生命,为什么某些人的生命黯淡得就像不发光的月亮,脆弱得有如秋风中的游丝,消沉得就似一声幽微的叹息。 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却坚强得令人感动,令人震撼,明亮的有如正午的太阳。 是因为后者生命有意义,有价值。 让我们热爱生命,为自己拥有坚强而美丽的生命而自豪。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生命的重托,才能对得起生命的流程,才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创造。 ” 语文教学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和浸润,就 是让学生建立无穷的生命希望,使他们对未来不但充满憧憬,也激发奋斗的潜能,让他们的生命永远生活在希望中。 二、 责任意识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 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 ”这段话极精当地说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 人文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尤为重要。 随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的日益丰富,社会中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发生了一定扭曲。 他们更多关注个人的实惠,强调个人的利益,“金钱、地位、美名声, 样样伸手;他事、国事、天下事,统统靠边”。 面对生活的灰色,我们应该让孩子眼睛明亮一些。 作为 3 语文教师,我们不回避现实的不如意,而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黑暗和邪恶现象,鼓励学生对生活作独立的思考,树立学生对国家、对民生、对人类的热情和责任意 识。 这一切不能靠简单而空洞地说教。 我们要借助文美情真的文学作品 浸润学生的心灵,唤醒他们内在的情愫。 学习屈原的《离骚》(节选),何须从词到句逐一解释。 怎能从章到文解剖分析。 我和学生一起查找有关屈原的资料:关于他的生平,关于司马迁的《屈原列传》。 我们了解了《离骚》是中国古代诗 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它好似 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一朵奇葩;我们明白了《离骚。语文教学应注重心灵滋润
相关推荐
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无法切割,它们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发展,本身无所谓精确或模糊,人类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 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比如像时间,就完全是一个无所谓头尾的连续体,对 “ 早晨 ” 的时间范围,我国东方如北京、上海与我国西部如拉萨、乌鲁木齐,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由于时间的连续性,我们甚至无法彻底把时间界线切割开,每个时间段的末尾
电大老师自定。 ( 10 分) 第三次考核 一、填空( 20 分,每小题 2 分) 1.( )的建立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标志。 2.( )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和美国描写语法学派。 3.人类之所以能学会说话,是因为( )和语言的材料是有限的。 4.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词。 5.语言没有(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6.“我学习英语”
惩罚、比较、一匹马”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A. du239。 . me b253。 ib236。 ch254。 nɡf225。 bǐjiǎo y255。 pǐmǎ B. du239。 . me b253。 ibǐ ch227。 nɡf225。 bǐjiǎo y255。 p255。 mǎ C. duō. me b253。 ibǐ ch227。 nɡf225。 bǐji224。 o
为这些人有着足够的毅力和上进心,能够抗拒逆境给其自身带来的种种磨难,使之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去战胜逆境,来体现人生的价值。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换言之,倘若身处逆境中的人是个懦夫,整日为自己的不公平遭遇而抱怨,却不想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逆境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对他意志的消磨和生命的浪费。 而且逆境可以使一些本阿有着远大目标的人丧失信心
是非黑白等。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 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 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观察、更加坚决、突然发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 ③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 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④动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 如看明白
能不能说三万丈呢。 “白发三万丈”,仄声字太多,读起来很拗口,不行;而且,“万”不一定比“千”多,在“千军万马”这个成语里,“千”和“万”都表示多,并没有谁比谁多的意思。 “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是表示很多很 多的意思,而那些比它“多”的“四、五、六。 „:反倒没有它多,所以这里用“三”最到位。 “白发三千丈”既表现了李白“愁”的情绪,又表现了李白“狂”的性格,借有形的发,突出无形的愁